第368章 全是义工,分文不取
手里握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看着什么。
一看见东方新进门,她就忍不住扑过去,撞进他怀里。东方新顺势搂住她,捏了捏小脸,发现她气色比昨晚红润了不少。“醒啦?”
“嗯,你出门关门时我就醒了。”
“粥好了,我准备了早餐,起来吃点吧。”
热芭望着桌上的白粥和虾仁,眉眼间藏不住喜悦。
清晨就有老公做的早餐,这日子太美满了。
“我一会儿要去西虹村,你要不要一块儿?”
热芭嘟起嘴,眼神带着点幽怨:“我浑身酸痛……”
东方新咳了一声,差点被粥呛到:“那好吧,我自己去,你在这儿好好休息。”
“嗯,我歇好了就去银座买点礼物,晚上到你家见。”
“好,如果我早点回来就给你打电话。对了,我还炖了汤,一会儿服务员会送来。”
“嗯,知道了,你快去吧。”
东方新揉了揉她的头,穿上外套离开了房间。
他本可以搭早上七点多的公会班车去西虹村。
但现在都八点多了,班车应该早就到村里了。
于是东方新拿出手机,打算自己叫个车。
但解锁后,他又想起了李周武和赵倩倩夫妇。
哎呀,整天上门蹭饭,不帮把手怎么行?
他立刻给李周武打了电话,让他开车过来接自己去西虹村。
这对夫妻婚后就没上班,一直在家备孕。
要说闲工夫,没人比他们更多了。
挂断电话不到十分钟,两人就开着沃尔沃xc90来了。
停好车,李周武和赵倩倩透过车窗往外望。
蓝海国际。
果然是跑出来住酒店了。“老婆,咱们得加把劲了。”
“嗯?”
“咱们这么早结婚,万一东方新先有孩子,多丢人啊。”
赵倩倩嗤笑一声:“我努力有用吗?这事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李周武顿时语塞。
得空非得让东方新炖猪腰子给他们尝尝。
西虹村的整修工程并不是要重建整个村子。
真那样的话,没个半年想都别想。
实际上,只需重建三栋房屋。
需修缮的有八栋。
还有些需要加固,以及部分需要拆除合并的。
不着急的部分可以留到年后继续。
真正急迫的是那些摇摇欲坠或是已经垮塌的房子。
所以满打满算,一个月的工期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有许多志愿者主动来帮忙。
加上年关将至,工人们效率也在提升。
东方新到达时,西虹村的年前工程已基本完成大半。
但这几天……
怪事频发。
先是挖掘机师傅工作效率下降,说眼睛疼。
平时开两小时才休息,现在一小时就得歇。
接着装载机师傅的车频繁出故障。
然后钳工师傅手变得不灵活,木工师傅的眼睛也突然模糊了。
整个工程效率骤降。
原本腊月二十三差不多能完工的活,现在大年三十怕是也搞不定。
第一次来采访的民生节目记者左顾右盼,觉得西虹村改造工地气氛很诡异。
这是咋回事?
要让这群大爷大妈在工地上过年?
天哪,这不成冰棍了?
更让人不解的是,工人们摸鱼摸到明目张胆,负责管理的领导却还笑眯眯的。
西虹村的大爷大妈们也不着急,还在聊中午吃什么。
我的天,大爷您不知道房子还没盖好吗?
大娘您别高兴了,您现在想吃红烧排骨,到时候大年三十可没饺子吃哦。
“董记者,采访得如何?”
“还……还可以吧。”
胡领导眼前一亮,很想得到表扬:“哦?真不错?具体说说?”
董记者嘴角抽了抽:“那些坐在旁边喊加油鼓掌的,嗓子都喊哑了,手拍红了,但真正干活的一个都不认真。”
“胡局,您这不是故意拖延工期吧?”
胡领导有些心虚地挠头:“哪能呢,这是我们工地传统,一个工人配三个鼓掌的,干起来特有劲儿。你看这天多冷,要不是这几个加油的,真没力气干下去了。”
董记者听了都觉新鲜:“建房子又不是演杂技,开个挖掘机还得配三个夸的,有啥用?”
“人家是义工,不收钱,有点小要求不能满足?只要他愿意帮忙,别说带三个鼓掌的,带个乐队来都行。”
“都是义工?”
“对,全是义工,分文不取。”
“那些鼓掌叫好的呢?”
“都是他们家人自己带来的。”
董记者望着对面坐轮椅的八旬老者:“那是挖掘机师傅的亲戚?”
胡领导点头:“是他亲爸啊!”
“厉害了,跟亲爸多大仇,这么冷的天把他拖来挨冻?”
“董记者,别往坏了想,老爷子也是自愿来的。”
“为啥?”胡领导瞄了一眼对面帐篷里冒炊烟的厨房:“跟你说实话吧,这些工人干活慢,是因为想在我们这儿多蹭几顿饭,那些拍手叫好的其实是他们的家人,专门过来混饭的。”
董记者一脸懵:“啥???”
“真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是拖拖时间,过年前肯定能完工。”
“我觉得你在忽悠我。”
“不信你就留下吃个午饭再走吧。”
董记者瞅了他一眼,满心的不相信。
拖家带口就为了混几顿饭?
为啥呢?
这里有龙肉不成?
开挖掘机的师傅,出去接个活,一天少说也赚个四五百。
四五百,在咱们安门这地儿,顿顿下馆子都行。
谁会拖家带口来做免费劳动力,就图那三顿饭?
“等等,胡局,你们这儿一天管几顿饭?”
“就一顿,我想向上头申请加餐,领导不批,还说我贪吃。那天请他吃包子,少吃一个就跟我急,真是双标。”
董记者一听一顿就乐了,后面的也没细听。
开挖掘机的、铲车的,拧钢筋的,砌墙的。
这些人随便找个工地,啥样的馆子吃不起?
别说什么人舍不得花钱,得存起来。
他们有时间来做志愿者,家里条件肯定不差,哪至于过苦日子。
太假了,一点也不可信。
这工地绝对有猫腻。
董记者主持的是一档民生节目,本人也挺爱钻牛角尖。
不管是因为职业习惯还是心理作用,他总觉得胡局在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