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高考前夕
方茗和柳如梦是西口市高中最漂亮的两位老师,用网络上一句经典的话来说,当初要是有这样漂亮的老师,谁还会逃课。
两大美女老师出现在高三一班的门口,楼上楼下的男同学们都假装跑出教室看风景,其实眼神却偷偷往两位美女老师身上瞄。
最漂亮的两位老师全都在高三一班,他们对高三一班的同学是羡慕嫉妒恨,高三的学生们只恨自己当初学习太懒散,没能争取选进高三一班。
高一和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心里则暗暗较劲,有这么好的老师,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进重点班。
林天还没走到门口,就远远地笑道:“班主任大人和英语老师大人同时驾到,真是让高三一班蓬荜生辉啊。”
方茗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似乎看透了林天的小心思,假装板着脸说道:“林天,你以为拍马屁就可以躲过去了,早读时间把我的学生都拉去操场跑步,你是不是该给我个解释?不然我让你去扫一个星期厕所。”
靠,我最怕扫厕所了,方姨这是看准了我的七寸,一打一个准,林天心里哀嚎一声。
不过他还是笑呵呵道:“方老师,如梦老师,我是怕他们骨头生锈,把他们拉出来练练,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林天正想罗列一大堆专家名言,引经据典解释,好免去扫厕所的惩罚,谁知被方茗挥挥手打断了。
方茗有些无奈地笑道:“好了,知道你博闻强记,口才好,我不罚你了,免得你说到上课都说不完。”
林天嘿嘿一笑,发现自己跟周博通相处久,似乎也变得滔滔不绝了,他大声地喊道:“谢谢方老师,谢谢柳老师,愿两位老师青春永驻,永远美丽。”
“方老师老了,什么青春,别贫了啊。”方茗身为班主任,也有些顶不住林天这样的赞美,哪有大庭广众这样大声喊的,倒是柳如梦一脸笑意,饶有兴趣地看着林天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
林天转身对高三一班的同学说:“你们说,老师美不美?”
“美……”高三一班所有人发自内心地喊道。
“美还不喊老师好,愣着干什么。”林天说道。
“方老师,早上好!”
“柳老师,早上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个个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方茗瞪了林天一眼,但还是回应道:“同学们,早上好,快点回教室吧,不要影响别的班早读。”
她让学生返回教室,其实是怕林天又喊出什么话来,虽然听着心里高兴,但当着全校学生面前,即使身为老师也难为情。所有人返回教室,场面总算平静下来。
方茗环视了一圈教室,朗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提前到教室,主要有几件事要说。”
“第一件事和我手上的东西有关,这是学校上面发下来的高考标语,本来我是找你们拿去张贴的,谁知大早上的居然一个个跑得没影。”方茗扫了林天一眼,说道,林天故意挺直腰背坐着,十足一个三好学生的模样。
方茗也只是点了一下,又说道:“我知道,张贴标语和时间倒计时表,会让你们精神紧张,甚至产生害怕的情绪,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克服这种紧张和恐惧,这也算是一种精神锻炼,这样你们在坐上考场后,才能适应那种紧张的气氛。”
“方老师,我们不怕。”黄胖子举手喊道,说话中气十足。
“对啊,方老师,随便贴吧,我们不怕。”其他人跟着喊道。
“很好,看来你们精力很好,保持这种精神面貌,你们已经赢在上。”方茗满意地说道。
“都是天哥的功劳!”黄胖子又喊道。
“是啊,要不是天哥,我们肯定还是以前那些书呆子。”
“天哥来了之后,我们的高三生活变得更精彩了。”
高三一班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中心意思都是赞扬林天。
方茗看了林天一眼,见他妆模作样地坐直,又好气又好笑,但是她心里非常安慰,也很高兴。
林天插班时,高考正值临近,方茗一直担心林天的功课跟不上,更担心他经过社会的经历后,再也融不入校园这个集体,但是现在,这两个担心都没有了。
林天不但学习名列前茅,人缘还出奇的好,很多同学都崇拜他,但却又能和他打成一片,没有隔阂。
在方茗看来,林天身上有种奇怪的魅力,或者说气质,能让周围的人信服,却又不让人觉得孤傲,这种气质叫领袖气质。
“好了,我说第二件事,一个星期之后,将会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这次考试完全是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要求你们,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实战,我希望你们拿出十二分的态度来对待。”方茗等学生安静下来,又宣布了一件大事。
可是,她说完之后,发现众学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按她的经验,遇到这种考试,即使是重点班的学生,或多或少也会露出紧张的表情,偏偏眼前这帮学生镇定得很。
“你们没有什么要说的吗?比如让我划出考试重点?”方茗试探道。
“方老师,我们没什么说的,时刻准备着。”林天举手喊道。
“时刻准备着!”一帮人跟着喊口号道,搞得林天哭笑不得,这帮家伙,不知说他们什么好。
又是林天,柳如梦在傍边看得都惊讶了,这个林天简直颠覆了她对一个高中生的看法,这样的人,即使在大学,也找不出来吧。
方茗点点头,说道:“非常好,最后一件事,我和柳老师合作研究整合了一些资料,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科目,有相通之处,我们研究出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希望不但对你们高考有用,也对你们以后的大学,甚至上到社会都有用。”
听到这句话,林天有些动容了,对老师这个称呼肃然起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才是终身受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