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冬天来了
随着季节的更迭,炎热的夏天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悄然而至的严冬。
苏宏和苏瑾的生活节奏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告别了在岩洞中悉心呵护植物、与异兽激烈搏斗的日子,重新回归到户外,重拾昔日的采集和拾荒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充足的物资。
然而,踏出岩洞的同时,就像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冬季的荒野,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方,而是一个冷酷无情、严苛至极的战场。
习惯了岩洞内部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有条不紊的农耕生活,当他们突然置身于变幻无常的大自然之中时,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
冬日的清晨,天空一片灰蒙蒙,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
冰冷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让人不禁瑟瑟发抖。
由于身上添了厚厚的冬衣,父女俩的行动变得异常笨拙。
每迈出一步,都是在与沉重的负担抗争,比平日里更加吃力。
寒风如刀割般刺痛着脸颊,让他们不得不时刻咬紧牙关,抵御这严寒的侵袭。
苏瑾的手指在第一次外出时就冻得几乎失去知觉,鼻尖和脸颊被冷风染上了一抹不自然的红晕,就连呼吸都因为空气的干燥而变得艰难,每一次深吸都像在肺部留下了一道冰痕。
苏瑾不由得怀念起岩洞里的那片小小温室,那里虽不宽敞,却像一个温暖的港湾,与外面那片荒凉、死寂的冬日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不得不采取更加谨慎的策略。
雪地和冰面成了他们行进的最大障碍,一步不慎,就可能滑倒受伤。
更甚者,冬季的动物因食物短缺而变得更加饥渴和凶猛,任何微小的动静都可能引来致命的攻击。
因此,苏宏和苏瑾开始更加细致地规划他们的采集路线,选择在阳光较为温暖的时段出发,尽量避免在最冷的时段外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光找回了过去在荒野中生存的感觉,还发展出了一系列冬季生存的智慧。
他们学会了利用自然地形来保护自己,寻找背风的角落或者自行挖掘简陋的洞穴作为临时避难所,这些小小的庇护所成了他们在野外的临时家园,让他们得以在寒风中找到片刻的安宁。
他们开始在衣物内层穿上由拾荒而来的毛织品,以增强保暖效果,外层则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防止辐射的同时也阻挡了寒风。
苏瑾还别出心裁地利用废旧衣物的布料,亲手缝制了耳套和手套,减少热量流失,保护最易受冻的部位。
在食物方面,他们调整了饮食结构,转向储存更多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干果、坚果,以及一些在冬季仍能生长的根茎类蔬菜。
苏宏凭借多年的经验,向苏瑾传授了许多冬季采集的独门技巧。
苏宏指导苏瑾如何在冬季寻找不易被发现的资源点,比如哪些地方可能会有裂缝和陷阱,可以让植物的根部更容易被发现,或是哪些植物即使在冬季也能提供可食用的部分。
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雪地的反光来判断方向,以及怎样在低温下保持体温,比如利用简易的保暖措施和频繁的小憩来防止过度疲劳。
每一次出发前,苏瑾都会认真检查装备,确保每一件物品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她会首先检查防护服,这件厚重的装备是苏家人抵御外界辐射和严寒的关键。
她会用手抚摸每一个接缝,确认没有破损,特别是肘部和膝盖这些容易磨损的部位。
接着,她会拉上拉链,检查密封性,确保没有漏洞让寒风和辐射有机会侵入。
防护服的内置口袋里,她会放上简易的辐射计量仪,确保它运行正常,随时可以监测环境辐射水平。
随后,苏瑾会仔细查看自己特制的保暖内衣,确认毛织品依然完好无损,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暖效果。
她还会试戴亲手缝制的耳套和手套,确保它们紧贴皮肤,能够有效锁住体温。
她会特别检查手套指尖的耐磨层,那是她用来拾荒和处理棘手物品时的保护。
她还会清点拾荒袋中的水壶、保温瓶、简易食物(如干粮、能量棒)等。她会打开保温瓶,确认里面装有足够的热水,既能解渴也能在必要时提供温暖。
完成这一系列的检查后,苏瑾会将拾荒袋再次系紧,确保所有物品稳固地存放,不会在行进中发出不必要的声响。
她会习惯性地拍一拍袋子,确认重量分布均匀,不会影响行动的灵活性。
他们也更加精细地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以应对这个季节特有的挑战。
在燃料方面,他们发现干枯的树枝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每当太阳初升,他们会沿着河岸或是森林边缘行走,那里由于风向和地形的关系,更容易堆积落叶和枯枝。
他们随身携带一把锋利的折叠锯和一根结实的绳索,苏宏负责锯断较大的枯木,而苏瑾则负责收集较小的枝条,并将它们捆绑成束。
这些树枝在寒冷的夜晚,成为了他们温暖的源泉,火堆不仅能够供暖,还能煮食和驱赶可能接近的异兽。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后来的从容应对,他们学会了接受并积极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
苏瑾意识到,无论是耕种还是采集,都是末世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必须具备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末日世界中顽强地活下去。
随着冬季的深入,苏家的地下室里逐渐堆满了采集来的物资,枯木成了他们取暖的宝贵燃料,罐头和旧衣物则是他们在严冬中生存的保障,每一样物资都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