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种植测试
夜幕降临,柔和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苏家小屋的每一个角落里。
屋内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期盼,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笼罩。
苏瑾静静地坐在桌前,她的目光专注而坚定。
她轻轻地将那本泛黄的农科作业手册摊开放在桌面上,旁边放着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这几天来的深入研究和精心规划。
“爸爸,妈妈,我已经根据我们收集的土壤样本和水测试的结果,筛选出了几个最适合在低辐射环境下种植的植物品种。”
苏瑾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兴奋,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笔记本上列出的清单。
清单上清晰地列着几种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它们宛如苏家未来希望的种子,静静地等待着发芽。
其中包括抗辐射豆类、快速生长的根茎蔬菜等
苏瑾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她详细地向父母解释着每一种植物的特点和优势。
她讲述着抗辐射豆类如何在辐射环境中顽强生长,快速生长的根茎蔬菜怎样满足家人的食物需求,以及那些能够吸收重金属的植物如何净化土壤,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苏宏点头赞许,同时提醒道:“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谨慎行事,毕竟我们手头的资源有限,不能有任何浪费。”
他从背包中取出一套简易的土壤改良工具,那是他用废弃金属部件和一些简易材料亲手制作的,虽不精致,但实用性强。
它由三个部分构成:筛分装置、有机质混合器以及简易的灌溉系统。
筛分装置是苏宏使用废旧金属网格和木框制作的。
他先将废弃的窗纱网按照合适的尺寸进行裁剪,接着再使用铁丝将其牢牢地固定在木框之上,如此便形成了一张坚固耐用的筛网。
使用时,只需要轻轻晃动或者用手推动土壤通过筛网,就能轻松去除其中绝大多数的杂质。
这种运用物理筛分原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剔除土壤内较大颗粒的杂质及石块,从而确保土壤具有足够的细腻度和良好的通透性。
这样一来,植物根系能够自由伸展,水分和氧气也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之中。
至于有机质混合器,则是将收集来的枯叶、菜叶等有机废弃物放置于一个巨大的桶内,加入适量的水后让其自然发酵,最终制成优质的堆肥。
为了能够将这些有机质均匀地混入土壤当中,苏宏还特意制作了一把超大号的木质铲子以及一根搅拌棒。
借助手工搅拌的方式,使得有机质可以与土壤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土壤自身的肥力以及保水能力。
这简易灌溉系统也不简单。
苏宏在一些废弃的塑料瓶底部钻出几个小孔,并将它们用软管连接在一起,构成滴灌系统的核心部分。
垃圾场捡来的破旧的水桶则是储水器。
为了掌控水流走向,苏宏还给这套装置安上了阀门。
这套灌溉系统不仅能确保水分供应均衡,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水分蒸发率,使得灌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杨娟一边认真听着苏宏展示自己的杰作,一边细心整理着那些从基地换来的种子。
这些种子都是前期筛选出来的。
“这些种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确保它们能够顺利发芽,长成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苏瑾接过种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配到预先准备好的小盆中,每个盆里装着从湖泊附近带回的土壤样本。
她边操作边解释:“我们要进行小规模的试种,看看哪些作物能在这种土壤中茁壮成长。同时,我打算将一些改良土加入其中,看看是否能进一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接下来,苏家三口人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
苏宏负责调整土壤的细腻程度,以达到最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
杨娟则忙着用苏宏制作的有机质混合器调配肥料,为即将播种的植物提供必需的养分。
苏瑾则利用她在手册上学到的知识,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以模拟最佳的生长环境。
这套系统不仅能够随心所欲地调整温度高低,还可以精准地控制湿度大小。
温度控制的关键部分是一组建立在热源和散热原理之上的温度调节组件。
苏瑾巧妙地使用了可自由调节的加热垫(由废弃不用的电热毯改装而成)以及风扇(取自老旧电脑中的风扇),以此来分别达成升温与降温的目的。
由于条件有限,他们只能手动进行温度调节。
一旦温度低了,他们便会打开加热垫;相反,如果温度高了,那么风扇就会迅速运转起来,从而确保环境始终维持在稳定且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
至于湿度的调节,则要归功于苏瑾亲手打造出来的一款简单实用的加湿器。
她首先找来一只普通的塑料瓶,在其底部钻出一些小孔,然后在内置一块强力吸水海绵,并往瓶子里灌满清水,最后在瓶盖上也钻出几个细小的孔眼。
当瓶中的水被海绵吸收之后,水分会透过瓶盖的细孔缓慢蒸发,这样就能有效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与此同时,她精心构思出了一套简洁实用的通风系统,旨在有效地驱散因湿度居高不下而生成的冗余潮气,保证空气能够自由顺畅地流动循环。
首先,她在种植室的顶端位置装设了可以灵活开启或闭合的通风口。
这样一来,就能让空气源源不断地涌入室内。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出现积水现象,她还特意在种植室的底部区域规划了一套完备的排水系统,确保多余水分能够迅速排出。
当夜幕逐渐深沉之时,他们终于大功告成,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苏瑾站在一排排排列整齐的种植盆前,凝视着那些即将孕育希望的小小种子,心中充满了期待。
“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这里时,就是我们新生活的开始。”她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