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真的是大话王 > 第九十六章 大世将起

第九十六章 大世将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写的普普通通,李鸿羽看向下面那位被推出来的倒霉蛋。

    十分不满地骂道,“写的什么玩意,霸道,霸道懂不懂。”

    “软绵绵的,一点气势都没有,别人看了,还以为我北地儿郎都是娘们。”

    “用词要更犀利一点,要体现出那种,老子就是看他不爽,要打他的那种感觉。”

    齐王李鸿羽在上面骂骂咧咧。

    底下的倒霉蛋,跪伏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一句话都不敢说。

    骂归骂,齐王最终还是没有退回去让他重写的一篇,这次只是一个试探,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太绝。

    下次正式决裂的时候,再写也不迟。

    李鸿羽将缴文递给一旁的侍卫,吩咐道,“刊印发行天下,每一个州都要贴满。”

    侍卫拿着缴文出门的时候,李鸿羽似乎想起了什么。

    叫停了侍卫。

    对着底下的倒霉蛋问道,“好歹辛苦一场,写的不咋地,总归是你的一番心血,要不要署个名,这可是名扬天下的好机会。”

    倒霉蛋听到这话,眼前瞬间一黑,高呼,“微臣不敢。”

    这可是造反的缴文,署名,纯属是活腻歪了。

    名扬天下不一定,瞬间入土倒是有可能。

    见到倒霉蛋这幅软弱的样子,李鸿羽十分不满地骂道,“怂货一个,下去吧。”

    “微臣告退。”

    倒霉蛋迅速起身,逃也似的一路小跑出齐王府。

    齐王以手掩面,要不是实在没人,他才不会用这种软蛋。

    大军开拔,齐王的缴文也迅速传遍天下。

    群雄一片哗然,各方反应不一而足。

    有赞叹齐王勇气可嘉者。

    有鄙视齐王哗众取宠者。

    有人认为齐王是自寻死路,有人认为齐王只是为了争取利益。

    更多的是准备看齐王的笑话。

    整个天下,没有一人认为齐王会赢。

    于鸿卓的强大早已深入人心。

    那个如同天威一般的身影,早已将他们的骄傲踩在脚下。

    没有人敢正面对抗于鸿卓,他们只敢在背地里发牢骚,然后将所有的期望压在下一代。

    说什么超越于鸿卓,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此时摘星阁内,一名星官猛地擦了擦眼睛,他刚刚好像发现紫微星微微动了一下。

    若是以前的王朝,紫微星动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龙子夺嫡,藩王反叛,都会导致紫微星动。

    可大乾不一样,有于鸿卓这根定海神针在,大乾的紫微星,已经数千年没有变化。

    星官拍了拍旁边的年长的同事,“刚刚你有没有看到紫薇星动。”

    中年星官摇摇头,他刚刚走神了一会,啥都没看错。

    听到年轻的星官说紫薇星动,赶紧调用阵法,显化星空。

    抬头望去,和平时一模一样。

    “紫微星动,怎么可能,是不是你昨夜太过操劳,眼花了。”

    “你怎可凭空污人清白,我昨夜一直在家。”

    年轻的星官满脸通红,跳脚反驳道。

    “那我昨日在百花阁看到的是谁,莫不是你的孪生兄弟,我分明记得,你是家里的独子。”

    中年星官一脸的揶揄,目光中充满了调侃。

    年轻星官立马反驳道,“定是你肾虚眼花,认错了人。”

    中年星官怎能受此大辱,大声反驳道,“胡说,我凌旭江湖人称一夜龙,怎会肾虚,分明就是你。”

    “小小年纪,不老实,还学人撒谎。”

    “看打。”

    年轻的星官闪身躲开,不甘示弱地还手道,“你明明就是肾虚,前些日子我还看你偷偷摸摸兑换了一大坛金翅虎骨酒。”

    “正常人怎会喝这个。”

    两人打打闹闹,给空旷的观星台增添了几分热闹。

    玩闹中,两人都忽略了刚刚的事情,没有汇报上去。

    另一边,大乾,皇宫内。

    四十三岁的乾皇手里拿着侍卫递过来的齐王传缴天下文。

    面上寒若冰霜,似乎马上就要大发雷霆。

    心里却是十分的高兴。

    破局的机会来了。

    上一代乾皇因为荒淫无度,一日喝醉酒,不慎跌入湖中,被淹死了。

    一开始朝中上下都怀疑认为导致,就算乾皇在怎么差,那也是三品武者。

    怎么都不至于淹死。

    轰轰烈烈调查了半年,排除了所有的可能,只剩下一个最不可能的结果。

    这是个意外。

    调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所有人都无语了。

    半天时间过去,所有的动静全部都销声匿迹,国丑不可外扬。

    所有人都动员了全部的力量,光速将整件事情给压了下去。

    一年前才刚刚当上太子的李扉,顺理成章的就成为大乾的六十五位皇帝。

    只做了一年太子的他,在大乾历史上可以说是相当幸运。

    大乾历史上最出名的是灵道皇帝,七品巅峰的他,在位了整整七百多年。

    熬死了十二任太子,从那以后,大乾的皇帝,最多只能在位一百年。

    一百年以后离开退位,升入长老阁,进入养老模式。

    刚坐上皇位的时候,李扉也是雄心满满,立志要重整山河,死后可以葬在太祖的虹墓之中。

    虹墓是太祖李天均设立的墓,唯有对大乾有大功的帝王,死后才能葬进去。

    正常情况,前皇帝的命令,哪怕是太祖的,也不会有什么威慑力。

    当朝的皇帝只要自己不要脸,非要将自己葬进去也没办法。

    大乾情况不一样,李天均虽然死了,于鸿卓还活着,而且是从立朝以来一直活到现在。

    想进入虹墓,必须要实打实的功绩。

    因为这件事,于鸿卓亲自罢免过一任皇帝,这也是他唯一一次插手皇家的争斗。

    李扉自然也想在死后入葬虹墓。

    可惜只当了一年太子的他,对于朝中局势的了解的还是太少。

    历经两千多年,大乾的朝廷局势就像一个钢丝球,剪不断,理还乱。

    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利益纠纷,牵一发动全身。

    李扉在位二十多年,也没能掌控局势。

    多少世家都延续了上万年,皇室也各有各的利益。

    经过几轮的毒打,李扉慢慢学会了隐忍。

    左右平衡,清理一笔,打压一波,拉拢一波。

    暗中发展势力,等待机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李扉在朝中也有了充足的话语权。

    他一直等待的机会,也到了。

    一切就像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一样,梦幻一样的展开。

    “来人,通知下去,上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