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那289年 > 第 8 章 安史之乱(4)邺城之战,史思明反叛以及乱事的终结。

第 8 章 安史之乱(4)邺城之战,史思明反叛以及乱事的终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叛军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各路唐军正在开赴剿贼一线……

    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率领残余的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唐军正式收复洛阳城,并派遣兵力攻占河内(今沁阳)等地,逼迫安将严庄投降;陈留(治今开封)军民见形势好转立即杀安将尹子奇归唐;唐将张镐随即率兵收复河南、河东郡县。

    形势一片大好,但此时的肃宗却忙于迎太上皇还都,没有及时派军追击安军残部。安庆绪逃到邺城后重整旗鼓,不久后,他手下的诸多将领从多路赶回,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田承嗣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武令珣自南阳(今邓州),各率自己的部队赶到邺城会合,连同安庆绪在河北诸郡招募的新兵,共计约6万人。安庆绪忌惮史思明势盛,于是十二月遣使至范阳(今北京城西南)调兵,企图削减史思明势力。史思明知道他想干什么,于是二话不说囚禁了安庆绪使者,以其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被唐廷授范阳节度使;不过半年后又复判。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次年三月,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各路唐军围攻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九路兵马被狂风惊散溃败。郭子仪军逃到了河阳桥,李光弼则整军返回太原,其余节度使各回本镇,不久后史思明又重新占领洛阳。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再次命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20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与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今河南卫辉),先是用弓弩手伏击敌军随后追杀敌军,大败安庆绪亲领7万援军,随后攻克卫州,诛杀叛将安庆和;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安庆绪见形势不妙只得退回邺城,结果被唐军包围,只得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史思明率兵13万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先是派遣步骑1万进驻滏阳(今河北磁县),在远处声援。十二月,史思明击败崔光远夺占魏州(今大名北)后,按兵观望。二年正月,李光弼建议分兵逼魏州,各个击破史军,鱼朝恩不纳。二月,唐军围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四月不下,师老势屈。史思明见情况有利于是率部向唐军逼进,并截断唐军粮食运输通道。三月初六,唐军号称60万,布阵于安阳河以北。接着史思明亲领精兵5万与唐军李(光弼)、王、许、鲁等部激战,双方伤亡甚重。郭子仪随后率军赶到,还没摆开阵型,只见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皆大惊而退。唐军南撤却一退不可止,郭子仪部退保河阳桥。其余各节度使兵退归本镇。史思明收集部众驻邺城南,诱杀安庆绪及高尚、崔乾祐等,入城兼并其军,然后留下他的儿子史朝义守卫邺城,自己返回范阳。

    此战,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发兵数十万竟不设元帅,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意识,各打各的;久围城不下,粮秣不继,军心不稳,终于又酿成一次大溃败。

    当时因为契丹、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想要找到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从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就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也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愿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唐肃宗得报大喜,封他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引起唐肃宗警觉。唐朝廷策划消灭他,不料计划外泄,史思明再次叛变,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被唐军副元帅郭子仪等人统兵20余万所围困,后兵力增至60万,但由于肃宗的孱弱和猜忌,诸军不设统帅,导致战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军得到了史思明的帮助,大败唐军九节度使大军,其围遂解。又由于宦官鱼朝恩在后面谗毁,郭子仪便被被召还长安,解除了兵权,封了个闲官。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率兵返回范阳,自称为“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已经没有什么凝聚力了,所以屡屡被唐军所击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

    唐军从正面,唐军骑兵与回纥军从侧面,一起攻击数万叛军。叛军不敌。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列阵于昭觉寺,唐军攻击叛军,杀伤了很多叛军,但是叛军军阵却纹丝不动。唐朝镇西节度使马璘见状奋击,冲入叛军万众中,叛军抵挡不住,唐军乘势杀入,叛军大败,随后两军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唐军再次击败叛军,斩首六万级,俘虏二万人。史朝义率轻骑数百向东逃走。不久唐军攻占洛阳城。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连连取得大胜。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把史朝义母亲及妻子送给了唐军。之后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又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在树林中自缢身亡,剩下部分的叛将见大势已去也都通通的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最终结束。

    战争结束后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