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假知县闯副本 > 第14章 求道解签

第14章 求道解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典史将判词呈给李盏,等候知县大人的最后决断。

    李盏先看了胡升写的,字迹清晰,虽说写得稍显匆忙,但条理得当,例证充足,只是措辞上稍显累赘。

    他再看郑宁清的,这一看便明白了刚才张典史为何那般看了她一眼。她的格式和措辞极为标准,若不是熟悉刑名之事,定是写不出这等判词。

    李盏嘴角微微勾起,将难题抛给张典史:“张典史,您认为谁更胜一筹?”

    张典史犹豫片刻:“下官以为二人各有千秋,若仅论判词,这位小娘子更胜一筹。”

    郑宁清吁出一口气,她一点不敢藏私,若不是她在州府衙门看过无数的案卷,还参与过州府事务,未必会有今日之胜。

    胡升明显一愣,不可思议地看向郑宁清,他未曾想过,居然有位娘子能胜了去。

    他的反应太过明显,李盏便示意寒山将郑宁清的答卷给他看。他既听了刚才郑宁清的阐述,又看了判词,当下也没了意见。

    “今日郑娘子胜出。”李盏当众宣布了结果,又补充道:“县衙正是用人之际,胡升留下补上书吏之缺,观后效重用,可愿意?”

    胡升本是满心失落,却听到知县大人点了自己的名字,并给了自己一份差事,欣喜难耐,跪下叩头:“草民谢知县大人。”

    郑宁清也行礼道谢:“民女定不辜负大人信任。”

    今日这一比试,虽说不过是小小县衙的一个师爷,却是她靠自己的本事获得的第一份公开的认可,若不是碍于人多,她简直要大笑起来。

    既有县衙的经历,她以后讨要一个州府的差事,便容易多了。这么一想,她对凤城这么个地方多出许多感情来,她想要安安心心踏实地在这个地方待着,好好历练一番。

    县衙里多了个女师爷,众人都觉得分外新鲜。

    李盏上任后就只有寒山一个师爷,主要帮他打点县衙的事务。如今又添了一个郑师爷,专门协助他处理县衙的案子,寒山就可以分出些精力去忙别的。

    前些日子李盏看中徐成为人正直仗义,便新收了他为衙役。见胡升小有才干,便也收进了衙门。

    一时间,大家都觉得新来的知县大人是个公正的人物。

    紧接着李盏给县衙立了新的规矩,处罚了三五个人。

    宋常才任这个班头不久,也不想因为二位上官斗法折了自己,对李盏也不敢像之前那般怠慢,只是有魏县丞从中挑拨,还有些犹疑不定。

    李盏最近翻了许多旧年案宗,其中就有这次百姓复告的几项,他寻出几宗案子询问魏县丞,摆出要责难的架势。

    魏晟起初全然不当回事,可当寒山摆出新的证据时,他又都将失职不查的罪责推到了衙役身上。他全然不知道此时宋常就在门外候着。

    李盏本也不打算直接撕破脸,只是想借这个机会,让班头看清楚自己的立场,以后可别站错了队。

    不过十几天时间,县衙的风气便有了大转变。

    众人都见识了新来的知县是个雷厉风行、铁面无私的人,再也没人敢像之前那般怠慢。

    谁说这个新知县是个不谙世事的软柿子,他们之前对知县那般忽视,心里都惴惴的,可好久也没见知县大人跟他们算旧账,平日里更是赏罚分明,对于知县大人都生出几分好感。

    不过是混口饭吃的差事,谁愿意还额外为了知县和县丞的争斗再去花心思,而这位县丞也并不是个太过于大方的人。

    县衙有了规矩,各人都分工明确安心做事,县衙的氛围一时都轻快起来。

    李盏与县衙众人说话也多了起来,寒山在外头等了许久,好不容易等到李盏将人都打发走,递上一封信道:“家中来信了。”

    李盏眉头一跳,立即接过展开,几行字后眉头微皱,他将信递给寒山。

    寒山迅速看完,疑惑道:“大人,家主这是另有安排?”

    “你也看出来了?”李盏本就有些疑惑为何让他来凤城这么个地方,不可能单纯为了让他体验生活做此安排,但若是有其它事情,这便合理多了。只是凤城这么个地方,究竟有何隐情。

    “莫非和邢骏有关?”李盏猜测,若只是凤城的问题,州刺史便能解决,何须要绕这么大个圈子让他来,要么便是邢骏靠不住,要么便是邢骏牵涉其中。

    “赵大人,不好了,有人闯县衙。”徐成的声音老远传来。寒山将信收起,满脸戒备地迎了出去:“出了什么事?”

    徐成:“外头有个女人,带了几个护卫便闯了进来,没人敢拦。”

    李盏换了身便装走了出来,声音凉凉:“没人敢拦?好大的威风。”

    “魏县丞呢?”李盏只略一想,便明白了这女人什么来头。敢闯县衙对知县公然叫板的,那便只有可能是姚家那位刺史小妾了。

    “魏县丞还在家里。这人怕不是姚庆祖的妹妹,邢刺史的那个小妾?”寒山不愧是跟了李盏十多年的人,一猜便中。

    李盏冷笑一声:“还能有谁敢这么大阵仗闯县衙。徐成,你去将魏县丞找来,让他自己去解决,我和寒山出去一趟。”

    李盏收到的家书上的会面地点是一间道观,名为乘风观,在凤城北面的山腰上。

    这个季节的山上,风景宜人,一路鸟鸣伴着花香,任谁路过都得驻足停留片刻。

    而李盏心思不在这上头,一路快步而行,直到了观里,才缓下脚步。道观的香火袅袅上升,大殿内几个信徒虔诚地朝拜。

    他像模像样地跪在老君面前,举起签筒摇了三下,一支签吧嗒落在案上。他直接拿起,本不在意内容,可瞥见字的一瞬不由得眼皮一跳,甲丁,下下签。

    还真是有些背,那么一百只签,下下签也没几个。

    “这位道友,求什么?”一年轻的道士大约见多了抽下签的,不急不缓问。

    李盏盯了道士一眼,没好气道:“家中来信,无所求。”

    那位道长看了李盏一眼,笑道:“足下既然无欲无求,还有何畏惧,不如贫道帮您详细解解这支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