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华夏干大事 > 第33章 模式

第33章 模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众人听完李云飞的分析后。

    张申府面色凝重地向李云飞请教道:“那凌霄兄你认为俄国的那种政体可以维持下去吗?什么时候会崩溃?”

    李云飞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研究过他们革命后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我敢断言: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领导俄国,这个国家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前进。”

    “您为什么会得出这种判断?”张申府情不自禁地使用了敬语。

    李云飞表情严肃地说道:“俄国最新的经济政策显示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即摒弃农业和轻工业,全力以赴地发展重工业。这可是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啊!倘若按照这条路一直走下去,那么它的重工业发展速度将会是其他国家的好几倍,极有可能在短短 20 年内实现相当于漂亮国花费 100 年才能达成的增长规模。”

    听闻此言,邓心夏惊愕不已,脱口而出:“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他们打算完全舍弃农业和轻工业不成?俄国人民难道就不需要吃饭、不需要穿衣了吗?”

    “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理解,”李云飞面无表情,语气冰冷地回应道,“他们只需保障一亿多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可,然后将剩余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工业体系的发展当中。这意味着许多人将会面临饥饿的威胁,甚至有人会因此失去生命,但整个国家却能借此获得飞速的进步。”

    此时此刻,办公室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每个人都在脑海中勾勒着李云飞所描绘的那个社会景象。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们对这种情景深感恐惧与不安。

    张国焘眉头紧皱,沉凝道:“照你这样说,那我们岂不是不应该学习‘俄国的道路’了?”

    李云飞面上毫无波澜,看着张国焘。

    “国焘兄,恰恰相反。”

    “我觉得,华夏可借鉴俄国的十月革命。”

    “且慢,凌霄,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李寿昌质疑道。

    “当然并非如此,所谓“走俄国人的路”,绝非意味着背离本国国情,一味地生搬硬套“俄国人的路”。当列宁开创俄罗斯十月革命的红色主义道路之际,他始终秉持着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思维,清晰地指出了红色主义道路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性,并强调各个国家和民族应以其独特的方式来展现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列宁曾言:“所有民族皆将迈向红色主义,此乃必然趋势,但每个民族的行径却不尽相同。在民主的各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各类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红色主义变革速度上,每个民族都将呈现出自身的特色。”

    “由此可见,红色主义并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或者“标准形态”。每个国家都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李寿昌听到这里立刻兴奋地说道:“对啊对啊,就是这个道理啊!红色主义必须与我们国家的独特之处紧密结合,并借助特定的民族形式方可得以实现。倘若抛开华夏特色去空谈红色主义,那么它就变成了一种抽象且空洞无物的红色主义。”

    李云飞慢慢地站起身来,他的眼神坚定而饱含激情地说道:“我深信不疑,红色主义才是最符合华夏国情的核心理念!”他的嗓音犹如洪钟般响亮,似乎想要把这句话深深地刻印在每个人的心底深处。

    李寿昌同样站起身来说道:“我觉得刚才凌霄有句话真是太棒了,我想借用一下——‘试看未来的全球,必将是赤旗飘扬的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一声呐喊,如同一道惊雷划破天际,震耳欲聋。刹那间,在场的所有人都如被电击般站立起身,异口同声地高呼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翌日,李寿昌创办了第一个红色主义研究社——北大红包主义学问研究社,简称北大红学社。

    从此,华夏大地上的红色主义思想率先在红楼办公室被正式提出,随后将开始犹如星火燎原般迅速蔓延开来。这场思想风暴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席卷着整个华夏大地,激发着人们内心深处的革命激情与斗志。

    1918 年 3 月,由李云飞编撰,陈庆同与李寿昌共同作序的《〈资本论〉解说》一书,由群益书社出版。此书乃华夏近代史上首部系统解说红色主义之著作,彼时影响颇广,诸多人士皆通过此书了解了红色主义。

    1918 年 4 月,李云飞和李寿昌以笔为枪,分别在不同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其中包括《论俄国革命之远近交》、《庶民的胜利》以及《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这些文章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指出其不仅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更标志着世界历史已经迈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崭新时代,这一潮流如汹涌澎湃的巨浪,势不可挡。

    他们在文中强调,十月革命的胜利将引领世界走向新的方向,带来全新的变革与发展。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华夏革命的殷切期望和坚定信心。他们坚信,华夏人民应当紧跟这一世界潮流,为实现自身的解放而不懈奋斗。这种信念成为了推动红色主义在华夏传播的巨大动力,同时也为华夏红色党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文字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驱散了无尽的黑暗,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随着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广泛传播与发表,华夏大地的进步人士受到鼓舞,纷纷效仿并建立起规模不一、形式各异的红色主义研究社。这些研究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红色主义思想迅速传播开来,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云飞因其杰出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赞誉为华夏红色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红色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