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人质
自那日凌萱同舒妃撕破脸后,舒妃又用了不知什么方法让李贤来到了她的宫里。
为了迎接李贤的到来,舒妃一早便嘱咐小厨房做了李贤爱吃的菜品,又特意精心打扮一番,在房中点上能让人安神的熏香。
待所有的一切都准备齐全后,傍晚时分李贤如约而至,舒妃满脸欢喜地给他布菜。
“陛下心中记挂着臣妾,臣妾已然满足,宫中姐妹众多,臣妾不奢求陛下必须来陪。”舒妃贴心说着。
李贤很满意她的识趣,“朕最喜欢的就是你这般的不争不抢。”
她坐在软榻的另一边同李贤聊着天。
“二公主最近怎么样了?”李贤问起。
二公主快三岁了,她的母妃因为难产,在她出生之后不久便撒手人寰。
李贤那时可怜女儿一出生便没了母亲,于是便做主将她放在了未曾孕育子女的舒妃名下由她抚养。
舒妃对二公主也是视如己出,听到李贤说起女儿时,她脸上露出了慈爱笑意。
“二公主整日淘气得很,眼看着就快要到开蒙的时候了,臣妾正想着给她寻个伴读呢。”
李贤了然点了点头,“那可得好生选选了,伴读可是要陪着她许多年的,马虎不得。”
李贤人虽然荒唐,但是对于儿女的教育问题却一向看得很重,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一样的。
话题扯到这里,李贤顺便就多问了一句。
“眼下爱妃可有什么好的人选吗,朕记得应该有好几个大臣家都有年纪与她相差不多的女儿。”
在他看来伴读最好还是选择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一来是同龄的孩子能更好地相处,玩得来,再者就是彼此之间能形成一种竞争关系。
舒妃替他添上一杯茶水,“臣妾倒是有个人选,就看陛下能不能同意了。”
“哦?是谁家的女儿呢?”李贤挑眉问道。
“凌国公家的女儿,她正好也三岁出头,听闻在家中已经跟着夫子学了不少学问。”
“臣妾想着宫中的先生怎么着也是大越各方面的大能,看能不能将她接进宫来作为芩儿的伴读?”
李贤狐疑的盯着舒妃,“怎么想到找她家的孩子?”
他不喜凌萱,自然对凌萱的孩子没什么好感。
眼看李贤不满,舒妃笑盈盈解释着。
“臣妾是想着凌大人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若她女儿来当咱们芩儿的伴读,那她见孩子的机会不就多了吗。”
“再者孩子在宫中学习,陛下也可查看孩子们的学业,要是凌大人有什么情况无法顾到孩子,咱们还能顺便帮个忙不是。”
即使她很隐晦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思,但李贤还是从她话中听出其中的意思。
让凌萱的孩子进宫作为自己女儿的伴读,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作为挟制凌萱的人质。
倘若凌萱想要做些什么,也得考虑考虑她女儿,如此一来她不可能再这般肆无忌惮,反而自己还能借此威胁。
李贤如获至宝地看着舒妃,手抚上她的脸颊。
“爱妃果然是朕的解语花,如此便照你所说让凌萱之女为公主伴读,择日入宫。”
舒妃羞涩一笑,李贤心中高兴,今日便留宿在舒妃宫中。
他原本只是将火力对准凌萱,对她的女儿除了当日册封县主后便不再重视。
现在想来自己竟然平白放着这么好的一颗棋子不用,当真是有些浪费。
不过幸好还不算晚,舒妃的提议让自己眼前的路豁然开朗。
次日一早,圣旨便送到了凌府,凌家父女猝不及防地被李贤摆了一道。
凌萱不可置信地看着手中的圣旨,“全公公,为何这圣旨下得这么突然?”
小全子欲言又止,“凌大人,这是陛下一早从舒妃娘娘那里离开后便让人下的。”
他的意思很明白,自己也是临时得知的,陛下是瞒着所有人下的这个圣旨,为的就是不让凌萱有反应的机会。
小全子看着凌萱的模样开口劝慰,“能入宫为伴读也是县主的造化,将来能结识到更多优秀子弟,于县主而言未必是件坏事。”
即使他自己也知道以凌家这样的身份,就算不去做伴读,凌然想要什么样的男子都不在话下。
可他能做的也只有劝慰,毕竟圣旨已下,已无转圜的余地。
小全子将圣旨宣读后便离开了,留下凌家父女站在原地。
此时凌萱眼眶泛红,她明白这是舒妃报复自己耻笑她是后宫羸弱女子报复。
她想让自己明白,就算只是困在深宫中的女子,她也能让凌萱尝到无能为力的滋味。
让孩子做伴读必定是舒妃出的主意,暗示李贤能用女儿做筹码拿捏自己。
想到这里凌萱怒不可遏,圣旨在她手中被捏成一团。
眼看她要压不住怒火夺门而出,凌谦及时拉住女儿。
“你要做什么。”他呵斥着。
“我要进宫让陛下收回这道旨意。”她不允许任何人将她的女儿作为棋子。
凌谦死死拉住她,“你觉得有用吗,若是有用这道圣旨还会下到咱们家中吗?”
这道圣旨摆明就是李贤对他们凌家的警告。
“没用也得有用,他若不撤回那我就抗旨。”此刻她情绪已经激动得不行。
“公然抗旨?你觉得你做得到吗。”圣旨都已经下了,根本没有别的可能。
“那咱们就看着孩子进宫吗?”凌萱恨恨说着。
舒妃站在李贤那边,孩子又是给她的孩子当伴读,她不敢想后面孩子会遇上什么。
“你先冷静。”凌谦对女儿说着,“然儿没有你想的那般愚笨,她进宫未必就是坏事。”
“况且你也还留在宫中当值,总不能他们有那么大的能力,能在你眼皮子底下对孩子做什么事。”
在父亲的劝慰下凌萱渐渐冷静。
“可我始终不放心然儿。”
“宫中你我父女的人四处都是,然儿不会遇到什么大问题,咱们现在要想的是他们让然儿成为伴读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