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让你管账号,你高燃混剪炸全网 > 第119章 这 也是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

第119章 这 也是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镜头再次切换,这次是江晨采访其他村民的画面。

    一位老人颤抖着双手,从一个破旧的木柜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战士,笑容灿烂,眼神坚定。

    “这是我的大哥,他参军那年才十八岁!”

    老人说着,眼中泛起泪光。

    “他说要保家卫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可是,他自己,都没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伴随着的江晨的歌声,所有人心中的坚强,都被老人哽咽的语言给冲垮。

    ……

    “和平来了

    他们走了

    她等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

    歌声落在。

    视频画面,忽然一转。

    一个脸上带伤,眼中闪烁着炯炯的怒火的战士。

    “第三穿插连,应到 157 人!实到……”

    战士的声音顿了下,没有丝毫的颤抖。

    “一人!”

    背后的营长和政委的步子,忽然一顿。

    “满崽,你一定要跟着你的哥哥回来呀!”

    “哥哥!哥哥……”

    “我跟你们拼了!”

    ……

    最后的几句话外音落下,屏幕黑了。

    视频结束。

    所有坐在电脑前,手机前,看视频的网友都感觉到一阵阵的让人窒息的悲伤和难过向他们袭来。

    泪早就流了一行行。

    那一声声的呼喊,那一句句的英雄的声音,听得让人心疼。

    有的人,甚至是躲在被窝里面,咬着被子,看完了整个视频。

    今晚。

    本应寂静的夜晚,却因为这首歌而沸腾。

    评论区不断涌入新的留言,点赞数飞速上涨。

    阿嬷,江晨的新歌,阿嬷的等待标签在各大社交平台迅速传播。

    夜深了,但网络上关于《阿嬷》的讨论却愈发热烈。

    一条评论引起了他的注意:“听到这首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离家参军时,母亲含泪为我整理行装的场景至今难忘。”

    “而一年多前,我给母亲送行的。她走之前的那一段生活,虽然身体很痛苦,但是走的很安详。”

    “感谢江晨,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这条来自一位自称退伍老兵的网友的评论,获得了大量点赞和回复。

    大家仔细读着这位老兵的文字,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

    年轻的士兵背起行囊,坚定地走向远方。

    村口,母亲的目光中饱含不舍与担忧,却又充满了自豪。

    这是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啊。

    许多网友表示听完歌后忍不住流泪。

    有人说想起了自己的奶奶,还有人感叹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

    “听完这首歌,我给远在老家的奶奶打了个电话,好好聊了聊。”

    “感谢江晨,让我们这一代人也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辛和伟大。”

    “这才是有意义的音乐创作,不是那些无病呻吟的情歌!”

    江晨的歌曲和视频正在发挥着超乎想象的力量。

    它不仅触动了年轻人,也唤起了老一辈人的共鸣。

    这种跨越年龄、跨越时空的感动,才是最强大的文娱力量。

    “江晨,你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歌手!这首歌简直就是神作!”

    “听完这首歌,我决定要去看望我的奶奶了。谢谢你,江晨。”

    “我要把这首歌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江晨,你太棒了!”

    ……

    《阿嬷》mv发布后,各大平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热潮。

    无数网友纷纷表示,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他们心中的阿嬷,更唱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有人甚至激动地分享起了自己家族的类似故事,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出口。

    “我听哭了,想起了我的外婆。她也经历过那个年代,却从未提起。”一条高赞评论这样写道。

    “我家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我的曾祖母到现在还在等待她的儿子回来。”

    “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江晨,你太牛了!”

    “听完这首歌,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很幸福。”

    ……

    江晨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手指快速滑动着鼠标滚轮。

    评论区里,一条条留言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条都让他心头一震。

    《阿嬷》mv的播放量正在持续攀升。

    抖手平台上,视频很快就上了热门。

    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阿嬷》的热度就超过了这段时间其他公司和个人发布的和阿嬷相关的视频和作品。

    各个音乐平台上,这首歌已经冲上了热门榜单的前列。

    就在这时,一位知名音乐博主发布了对《阿嬷》的深度解析视频。

    视频中,博主坐在一间布置温馨的录音室里,神情严肃又坦然。

    “江晨的《阿嬷》让我看到了流行音乐的新可能性。”博主开门见山地说道。

    他接着分析道:“这首歌在旋律结构上融合了传统民歌元素,却又不失现代感。江晨的才华,令人惊叹。”

    “包括,后面那一段类似歌剧类的吟唱,直接突破了他之前唱《万疆》的时候,那种假音的风格。”

    博主的眼神中充满赞叹:“歌词更是字字珠玑,每一句都蕴含深意。江晨的创作功力,远超同龄人。”

    “实际上,这首歌的歌词很简单。主歌部分,基本上就是对于阿嬷以及她的过去的描写。相比于其他的作品,可以明显得看到很真实。为什么,因为这是江晨亲自去体会到的。”

    “在视频里面,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江晨是亲自到了那位阿嬷所在的村落。我想,这一点,其他没有一个作者做到。”

    “这就是作品认真的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江晨会一直火。”

    “总之,这首歌,它不仅是一首动人的歌,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江晨,服气,你太牛了!”

    这段分析视频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

    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首歌,挖掘其中更深层的含义。

    “《阿嬷》这首歌,其实除了等待去参加战争的孩子以外,其实,也可以说是等待着现代社会,离开出去打工的孩子。”

    “山那边是英魂,河那边是战火。也可以写成,山那边是高楼大厦,河那边是孩子甚至是孙子所在的地方。裹着小脚的阿嬷,过不了山,也过不了河,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所以说,这 也是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