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临近
周姝宁的病情在南阳逐渐好转之后,她与九疑便有了频繁的书信往来,而九疑也不忘旧恩,将一百两银票夹在信中归还了当初的相助之情,两人的情谊在这一来一往间更加深厚。
这段时日,周姝宁在张崇仁的指导下,医术与自身治疗并行,她的鼻子经过这些时日的调理,乍看之下已与常人无异,唯独在细致审视下,才能察觉到一丝丝的偏斜。
张崇仁曾言,初期的疗效虽明显,但后续的精细调养与微调则需耐心,或需一二年,或更久,全凭个人体质与恢复状况而定。
对此,周姝宁并不急躁,能有如今这般,于她而言已是一大幸事。更因她习得医术,能更精准地描述治疗过程中的细微感受,助张崇仁根据她的反馈灵活调整疗法,这便是疗效显著的关键所在。
其间,周姝宁曾短暂返回京城探望双亲,那时的她虽已初见成效,却远不如现今,于是周父周母心疼之下,仍旧劝她回南阳专心调养,待周姝宁彻底治愈之日,再回京好好择位良婿。
周姝宁虽年华渐长,但若能除去面庞之瑕,再觅一门良缘亦非难事,但恐怕只能作为续弦了。
饶是如此,周父周母也已欣慰非常,然周姝宁对此却淡然,言道,当下更愿意跟在张崇仁身边,研习岐黄之术,充盈己身,也能帮助更多像她一样遭受病痛的人。
是夜,九疑于灯下,一件一件拆阅这些礼匣。
首开的,是俞修所赠,明明前几日已经送来了好些稀罕物件,今日又送来一个精致的小匣,里面是一枚特制的玉簪,上面雕刻着细腻的图案,清雅脱俗,显然费了一番心思。
九疑忙不迭地举起蜡烛走到镜前试戴,将玉簪轻轻插入鬓间,与她今日的装扮相得益彰,益发显得她温婉动人。
她不禁轻笑出声,心间开始渴望与俞修相见,渴望那日早日来临,早日感知到他的体温。
想到这里,她骨子里便泛起痒痒的酥麻。
九疑连忙收束心神,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旖旎的念头暂且抛诸脑后。
随后,她拆开那份未署名的礼物,竟是十数册装帧精良的书籍,游记、传记,乃至市井话本,皆在其中。
她心中暗自思量,究竟是哪位有心人会赠书给她?
会是郑无么,但观信笺上的笔迹,似又不相符。
此时的郑无,应已挪到俞家外院,不知他是在潜心读书,亦或是在刻苦习武。
待嫁到昆山,成为俞家的少夫人,自是可以庇护郑无,为他寻觅一份足以自给自足的生计,让他不必再寄人篱下。
只是令她不解的是,为何郑无迟迟未有书信送来,难道在流转的岁月长河里,已将她这位姐姐遗忘了么,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当初明明是他再三强调不要忘了他。
或许,是因她已不在成县之故,那些信笺未能抵达她的手中。
不过无妨,再过不久她就要去往昆山。
往后,那里便是她的家。
随着婚期的临近,桑府上下皆沉浸在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氛围中,空气中洋溢着喜庆与一丝按捺不住的紧张。
这些时日,九疑添置了许多新衣,不再像上次赴昆山时那般,预先将衣物放宽尺寸以备体态变化。
如今,作为俞府的少夫人,无需再如昔日那般节衣缩食,加之桑家的境遇早已非同往昔,不仅在阶州拥有两处铺面,还有一处庄子,生活自是宽裕许多。
自有了俞修未婚妻子这个身份,来自昆山的礼物便络绎不绝,就连外祖家未曾谋面的舅娘和姨母也会偶尔捎带些布匹首饰。
然而,这些于如今的九疑而言,远不如家中安宁来得重要,这才置换成了铺面和庄子。
无需亲力亲为,只需委托给可靠的人打理,日常的进账便足以使桑家的生活更加富足,开辟出一条细水长流的财路。这般安排,既让桑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又不会令爹爹觉得沾染了商贾之气。
她心悦俞修,也感激他为她带来的一切。
可随着书看得越来越多,她也愈发不安,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似飘浮在云端,美好却不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