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太师
“陛下,关于代州一事,朝中近来颇有微词,那薛绍晔不过是个才在兵部任职不久的愣头青,代州之中形势复杂,不说他有没有能力处理好枭部之乱,若是折损了陛下遣给他的三千精兵,那才是得不偿失啊!”
接了兵部尚书的眼风,史显瞅准时机起身跪于堂前,忧心忡忡地开口,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心中却忍不住冒酸水,薛绍晔这小子,运道委实太好了些!
生在望族嫡系,自幼被锦衣玉食地供养着,长大了还不用寒窗苦读以换取一个入仕的机会,即便是犯了混,不愿靠家族荫庇做官,到头来还有个宠冠六宫的妹妹哄着陛下给他封了官,本以为代州一事落到他头上总算是叫他栽了个大跟头,却没想到陛下这样多疑的君王竟然肯给他三千精兵保命,实在是……让人嫉妒!
不过他一个小卒子,即便心中不忿,拿这样的人也是没办法的,可谁叫这薛绍晔碍了那些大人物的眼,不惜撺掇着手底下的人在陛下面前上眼药,他也不怕当了这只出头鸟,毕竟看不惯薛绍晔的可不止一个。
果然,史显话音一落,紧跟着就有两三位大人站出来,话里话外俱是不赞同。师彦恒的目光从那几人身上掠过,落到他左手边的宁太师面上,后者老神在在地捋着胡子,好似悠闲自得的方外客,一点不为眼前僵持的局面所影响。
“代州之事并非一日落定的,当初朕要任命代州司马,朝野上下无一人敢应,如今出了个薛绍晔,尔等又对他十分不满,怎么当日不见众卿这般敢为人先呢?”
师彦恒嘴上的功夫不比御史差,史显等人被他挤兑得脸皮臊红,又不能像对待同僚那般骂回去,只能压低了脑袋紧紧贴着地面,是对君主的恭敬,也是表示抗拒的沉默。
“宁太师也觉得朕不该任命薛绍晔么?”师彦恒矛头一转,朝向了一直置身事外的宁文渊。
“薛绍晔此人虽入兵部不久,但做事稳重练达,兵部上下对他也是多有夸赞,此次肯出任代州更见他之忠勇,臣又怎会对他不满?”宁文渊说完略一停顿,侧目瞧了眼身后仍跪着的几人,接着道:
“况且朝中诸臣对他出任代州一事颇有微词,也并非是他本人有何不妥……约莫是怕重现先帝时外戚专权之乱象了。”
此话一出,殿中众人悚然一惊,动作极其一致地扑跪在地,除了宁文渊八风不动地站在原地,其他人恨不得扒个地缝钻进去,这是什么话?这是能说的?
先帝不算个多昏聩的君主,年轻时也是个励精图治的明君,只是活得太长了些,过了不惑之年,反倒贪恋女色,以至于让梅妃为首的外戚氏族在前朝搅弄风云,祸害超纲,便是今上,当年也是深受其苦啊!
这桩并不光彩的往事,也只有宁文渊这种历经两朝的肱股之臣才敢如此直白地提起了。
殿中落针可闻,师彦恒倒没史显等人想象中的怒不可遏,毕竟先帝确实给他撂下了个烂摊子,否则也不会耗费三年的时间收拾,他还要在这儿听臣子的讽刺。
“原来你们是在怪朕呐?怪朕宠爱薛氏,连带着抬举薛绍晔?”师彦恒阒然一笑,目光沉沉。沉湎女色,重用外戚,不过是这些沽名钓誉的臣子替自己找的一匹遮羞布罢了。凡是世家大族,高官权贵,谁不想往皇帝的后宫里塞人?谁不想有一个流淌着自家血脉的皇子继承大统?先帝未必是被梅妃迷惑,才分外倚重她背后的白氏一族,不过是当时的前朝后宫早被世家权臣的爪牙占据,除了这些人还能用谁?
大雍是一艘不断向前行驶的巨船,不仅需要皇帝这个掌舵人,也需要文武百官这些相互配合的船员,比起无能的掌舵人,各自为战或分党而立的船员们或许会使船沉得更早更快。
“陛下恕罪,臣等绝无此意。”
师彦恒这么说,宁文渊也没法再站着说话,只能随大流地跪下请罪,毕竟帝王威严不可侵犯,除了决心死谏的言官,又有谁敢当面指责皇帝?
“哦?绝无此意?朕还指望着你们继续说呢!薛氏不过是个昭仪,薛绍晔也只得了个司马的官职,去的地方还是个你们都不愿意去的棘手地儿,这算什么妖妃祸国,外戚专权?
若要朕认下这名头,怎么也得从孙衔等人论起吧?好歹他的女儿封了妃,哦,对了,宁太师的女儿,也是朕的静妃呢!你和孙衔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是朝中的中流砥柱,这不,瞧你一个眼神,一句话,就有无数人出来为你站台表态,实在是厉害的很呐!”
师彦恒语气不急不缓,宁文渊却听得后槽牙吱吱作响。他从前是太子师,如今更是帝师,天下文人敬他三分,朝中清流奉他为首,便是陛下,以往也从未如此下过他的脸面,如今,如今这一番话实在叫他又惊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