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上古遗迹
“诡辩。”面对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271并不打算与闫枞争辩什么,一句话带过,随后将话题重新引回正轨,“我今天来这里不是跟你讨论哲学的,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好好好,尊敬的少将同志,那我就正面回答你的问题。”闫枞话落扫了一眼左右,接着,几名资格不够的研究人员识趣地从房间退出。
待到房门紧闭,闫枞才慢慢悠悠地打开自己的手环,将几份文件投影到桌面上。
“这是2090年我们向火星发射的天问四号-荧惑载人航天器的成员们在火星的科柏洛斯槽沟和奥林匹斯盾形火山带回来的样本图片,另一份是木卫二探测器-太岁号拍摄的样本资料。
我不知道你们军方的少将有没有这个资格了解这件事,不过看你这咄咄逼人的样子,我要是不给你说明白了,你怕是要就地枪毙我了。”闫枞指着文件半开玩笑地说。
开场白说完,闫枞面色一沉,神情严峻,认真道:
“我们的航天员在火星的探测任务中,发现了两个东西,第一,科柏洛斯槽沟地带发现了一种未知生物的遗骸!
这种通体橘红色生物常年生活在科柏洛斯槽沟的活跃断层附近,我们曾认为火星是一颗已经‘死去’的星球,不过从实际探索中我们发现,它只是行将就木,还远未到‘死亡’的地步。
因此,火山活动仍旧在火星上持续着,每当科柏洛斯槽沟的火山活动时,地底的冰层便会融化,这些橘红色的生物便会从休眠中苏醒,开始繁衍。
根据中科院的研究,这些生物的休眠期可以长达200至800年。可惜的是,当我们发现这些生物的时候,它们已经灭绝了大概上百万年了。”
“所以,这和你在漕湖的事情有什么关联吗?”271不解地问道。
“呵呵,别着急嘛。”闫枞礼貌性地笑了笑,又将另一份文件放大,“这是奥林匹斯盾形火山的地下岩层中发现的唔,它暂时的称呼叫做‘上古遗迹’。
只不过这个‘古’是真的有点古了。”
271看了一眼文件,只见上面一共有5张图片,附带一段文字说明——火星上古生物遗址。
生物、上古、火星、遗址,这四个词组他都认识,可这一组合,271就感觉有些头晕乎乎的。
什么玩意?火星文明?外星人?
看见271一脸疑惑的表情,闫枞适时地解释道:
“不要太过于紧张,这是距今约30亿年前的生物遗址,文明程度差不多约等于地球的鳄鱼。”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投影的内容从文件转换为了一颗蔚蓝与橘红色相间的星球。
“大约在3-40亿年前,火星的表面上还存在着海洋、河流,根据考察,我们发现在这个时期,火星也孕育了大量的生命。
只不过火星并没有诞生像地球这样的高等植物,大多数都是类似地球菌藻类的低等植物。
所以火星一直都没有诞生什么高等智慧生物,它们遗留下来的遗址,也只是一些生活过的痕迹罢了,几十亿年的风霜,若是不仔细看,还会以为这只是一堆平平无奇的砂石。
有意思的是,火星上的生物大多数都采用的‘二硫化亚铁’和‘四硫化三铁’组成外骨骼,并非地球生物这样采用‘钙’元素。
这也是我们探索火星几十年,却未曾发现什么化石的缘故。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星的内核逐渐冷却,磁场、海洋、大气也渐渐消失,宇宙高能粒子流几十亿年的冲击下,火星的生命也就逐渐凋零。
根据计算,如果火星的体积再大一点,或许它的内核将不会冷却,而是像地球一样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皆时,在几十亿年的尺度下,出现智慧生命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少将同志,你现在能明白了吗?一颗距离我们咫尺之遥的星球,竟然差点就孕育了智慧生命!”
闫枞说着说着就涨红了脸,从他慷慨激昂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事是非常的激动的。
一旁的研究人员见闫枞有些失态,连忙从冰柜里递来一瓶冰水,闫枞却是摆摆手拒绝了。
他的双眼有些涨红,扫了一眼271淡如止水的面容,不由得感到有些扫兴,跟这种只会打打杀杀的家伙谈论学术实在是有辱斯文。
不过他也没在意太多,继续点开下一份文件,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
“这是木卫二的资料,与火星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发现了生命活动的痕迹,只不过,木卫二上的生命是活的。
2097年,太岁从木卫二深达上百公里的海洋中拍摄到了一组模糊的影像,根据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反复研究,猜测影像中模糊的浮游颗粒是一种微生物。
它们依靠木卫二海底火山的热量生存、繁衍。
原定计划是2120年再次发射一艘探测器取回样本进行研究,可惜,现在核战爆发,我恐怕有生之年都难以知道那到底是不是生命了。
毕竟那可是活体外星生命,哪怕只是微生物,对于生物科研界也会掀起一次巨大的浪潮。
这位少将同志,现在你能明白了吗?
在一个小小的太阳系就已知有两颗星球孕育了生命,一颗卫星极可能存在生命。
宇宙何其广阔,数百亿光年的尺度下,宇宙中光恒星的数量都有20万亿亿到40万亿亿颗。
地球能孕育智慧,别的星系也会。
你想从道德的层面上指责我,从法律的层面上制裁我,我这里先不说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审判我,也不说现在这个时代法律到底还有多少约束力。
我就这么告诉你,地球上的自然界讲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把尺度放大到整个宇宙,这个道理也是同样的。
杜鹃鸟喜欢把蛋下在别的鸟的窝里,圣诞岛红蟹会食用自己的孩子补充体力,母螳螂在交配后会吃掉雄性螳螂,就算是人见人爱的熊猫也会遗弃多余的幼崽。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人总是喜欢高高在上,将自己与动物划分开来,认为人是高尚的,动物是卑劣的,人和动物不能混为一谈。
但事实上人类只不过是聪明一点的动物罢了,我们都是基因的奴隶。
我们总是用各种约定俗成的,书面的东西约束自我,以让人看起来更像人。但有些时候,看似正确的规矩,实际上或许会是错误的。
就像基因工程这条路,世界各国总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制约这一技术的发展,好似研究基因就像研究潘多拉魔盒一般恐怖。
但如果这是一条康庄大道呢?
这种恐怖可比16世纪错过大航海,19世纪错过工业革命,20世纪错过原子能革命要恐怖的多。
在地球上我们斗来斗去,终究都是地球人,在宇宙的尺度上,慢人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