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魏吴王
曹丕为了维护大夏那广袤无垠的领土,居然厚颜无耻地要求孙权俯首称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孙权竟然应允了下来!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气得火冒三丈、怒发冲冠。
“大魏吴王”?这简直就是对江东子弟莫大的侮辱啊!这会让我们这些东吴臣民们感到心寒呐!
我身为大吴的臣子——徐盛,绝对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我立即进宫觐见孙权,直言进谏道:“大王,曹魏势大,我们不得不暂避其锋芒。但称臣之事,实在有损大王威名!还望大王三思啊!”
孙权眉头紧皱,叹气道:“孤也知晓此事颇有不妥,但如今形势所迫,若不如此,恐怕东吴难保啊。”
我听后,跪地叩首,慷慨激昂地说道:“大王,末将愿率一军,与曹军决一死战!”
孙权感动地扶起我,说道:“徐将军忠勇可嘉,但此时并非良机。待时机成熟,孤必与将军一同雪耻!”
我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孙权的顾虑。于是,我决定暗中操练兵马,等待机会,为大吴报仇雪恨。
曹魏的使者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他昂首挺胸,不可一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他用轻蔑的眼神看着孙权,毫不掩饰自己的傲慢与不屑,然后冷冷地开口说道:“孙权,还不赶快跪下来接旨!”
孙权静静地站着,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但他还是深吸一口气,缓缓跪下。
我不禁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悲愤和屈辱。“盛不能奋身出命,不亦辱乎!”我痛哭流涕,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哀伤。
丁奉紧握双拳,咬着牙关,额头青筋暴起,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看他的样子,似乎随时准备冲上去与使者拼命。
陆逊的脸色阴沉得吓人,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折扇,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一言不发,但从他紧绷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愤怒丝毫不比其他人少。
周泰则直接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他那苍白的脸色让人忧心忡忡,仿佛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整个场面一片死寂,只有我的哭声在空气中回荡。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而曹魏使者的嚣张气焰却越发助长起来。
使者离开后,我们将周泰扶起,由于多年伤病缠身,他已感染风寒。他气息微弱地对孙权说:“主公,万不可向大魏称臣啊!”
孙权流着泪对他说:“孤只是权宜之计,曹丕这厮辱我,若不除,孤誓不为人!斯班人的舰队如此猖狂,如今唯有与曹丕结盟,方可应对。”
“臣也希望如此,主公,臣…已无法…再保护…主公…了,请…主公…务必…保重…自己…”言罢,周泰泪水滑落,往生他界,去寻凌统了。
“幼平!”孙权放声大哭,“幼平啊!你受累了,孤定会善待你的妻儿,如孤的妻儿一般!你与公绩在那边定要一切安好!”
我默默地低下了头,心中满是悲痛和惋惜,为周泰这位英勇无畏的将军默哀。他的离去让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而孙权则努力地收敛着自己的情绪。
孙权深吸一口气,试图恢复冷静,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每一个大臣身上,缓缓开口道:“斯班人如此难缠,他们在海上源源不断地进攻,我们的远征计划已经无法实施。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能够破解眼前的困局?”
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沉默。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立刻站出来回答孙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但又不想轻易发表意见。
终于,张昭迈出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下之计,应当加强海防,增派兵力驻守沿海地区。同时,可以派出使者与周边各国结盟,共同抵御斯班人的侵犯。”
丁奉紧接着发言:“大人所言甚是。不过,仅仅依靠防守恐怕难以长久。我们还需积极谋划反击之策,研究斯班人的战术弱点,寻找突破口。”
这时,诸葛恪拱手道:“陛下,微臣认为可以利用外交手段解决此事。我们可以派遣使节前往斯班人的国度,尝试与其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毕竟战争带来的破坏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
孙权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然而,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丝忧虑。这些办法虽然可行,但要想彻底解决斯班人的威胁,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策略。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陆逊突然开口道:“陛下,臣有一计。我们不妨从内部瓦解斯班人的势力。据我所知,斯班人中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我们可以暗中联络那些对斯班人统治不满的部落或人士,给予他们支持,让他们在斯班国内制造混乱,从而削弱斯班人的实力。”
这个提议让孙权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微微颔首,示意陆逊继续说下去。
陆逊接着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对自身国力的提升。发展经济、整顿内政、培养人才,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对外交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孙权听后,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他满意地点点头,对众大臣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我们当综合各方意见,制定出一套全面的应对之策。明日早朝再详加商议吧!”
随着孙权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的气氛也轻松了一些。大臣们纷纷行礼退下,各自开始准备明日的讨论。而我,则默默地离开了宫殿,心中思绪万千。周泰的死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出谋划策、保家卫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