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的农村
在农村,欺软怕硬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通过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来获取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从而弥补自己内心的不足。这些人通常有着扭曲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欺负弱小是一种展示自己实力的方式,通过压制别人,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控制和支配的快感。
我的丈母娘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但她的这种强势并不是无来由的,而是建立在对方是否愿意听从她的指挥和安排之上。如果有人顺从执行她所赋予的任务,那么她会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和掌控力;但若是有人胆敢违背她的意愿或者对她的指示置若罔闻,那么她也不会过多纠缠或计较,而是采取一种不理不睬、不招惹麻烦的态度应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在隔壁的王婶。她们两人虽然都面临着丈夫长期离家打工的情况,但在村里的地位却截然不同。可以说,村里人都不敢轻易冒犯我的丈母娘,而王婶则成了众人欺负的对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关键在于丈母娘拥有过人的智慧。她深刻洞察到人性的本质,明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软弱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因此,当我的岳父决定外出谋生时,她迅速领悟到必须要用一种坚韧不屈、难以招惹的形象来武装自己,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害。
事实证明,这套策略在农村确实行之有效。
早年,我的妻子曾向我透露过一件事:丈母娘打响的第一仗发生在她父亲外出打工的头一年。那时,她年纪尚小,所能记得的具体情节并不多,但通过她的叙述,可以明显感受到丈母娘的伪装的确非常成功——她已然成为村里人公认为最难缠、最不好惹的人物。
那一年,村里谣言四起,传闻丈母娘与前村的黄叔有染,瞒着岳父破坏别人的家庭,甚至有人目睹他们在夜间的乡间小道上胡作非为。起初,对于这些无稽之谈,丈母娘并未放在心上,觉得无需对这种毫无根据的事情做出解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谣言变得越来越离谱,当再次传入丈母娘耳中的时候,那些流言蜚语已经到了恶意诋毁和难以入耳的地步。
面对如此恶劣的情况,丈母娘毫不犹豫地抄起砍柴用的刀斧,带着年幼的妻子,气势汹汹地朝第一个传播谣言的人家冲去。那个人看到丈母娘如此凶狠疯狂,便惊恐万分地对丈母娘说道:“你别冲动啊,别冲动啊,孩子还在一边呢,你别吓到孩子!”
丈母娘却毫无畏惧地说道:“我才不怕在你们家见血光!你既然敢败坏我的名声,我也不怕跟你一起陪葬,反正孩子她爸要是听到这些流言蜚语肯定不会放过我的。既然如此,我干脆先砍了你,然后我和孩子再一起去死。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但就算是死,我也要拉上一个传话的人垫背,这样不清不楚地死掉可不是我的做事风格!”
那个人吓得脸色苍白,连忙摆手解释道:“哎呀,真的不是我说的呀,是隔壁那个姓仇的上门女婿传出来的,不信你去问问他就知道了,我可是什么都不清楚啊!”
丈母娘却不相信他的话,愤怒地说道:“咱们村里就是你在这里到处乱传话!”
那人神色慌张,连忙弓背哈腰地摆手解释道:“误会啊,误会啊,这事儿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您要是不相信,可以去找王婶问问看,她可以帮我证明清白的!”
丈母娘一听,二话不说,拉起妻子就往王婶家走去。王婶和丈母娘的情况差不多,丈夫都在外省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平时家里也只有她和一双儿女相伴。看到丈母娘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王婶吓得脸色苍白,赶紧关上了家门。
丈母娘可不管这些,对着王家大门就是狠狠一斧子砍下去,同时扯开嗓子大声怒吼道:“王美花,你这个喜欢搬弄是非、乱嚼舌根的坏女人,你到底是想让自己老公死在外头,还是想让你儿子出意外?居然敢在背后胡乱造谣生事!快给我滚出来!”
屋子里的王婶被吓得战战兢兢,声音颤抖地回应道:“这……这真不是我说的呀,我也是听前面的王盛飚讲的!”
丈母娘一听更急了,扯着嗓子喊道:“王盛飚刚才还说是听你说的呢!”
王婶这下也急了眼,扯着嗓子回喊道:“他胡说八道!明明就是他先传出去的谣言!你们要不信,可以去问问仇霄嘛!”
丈母娘又火气撩撩地带着妻子冲向了最前面的一户人家,那户人家是村里最有钱的主,只因生的是女儿,故而招了个上门婿,叫仇霄。仇叔是个外地人,他说的是普通话。
一开始,他见丈母娘拿着斧子带着妻子来,以为是有什么事,笑着迎面而去。只见丈母娘气势汹汹地举起斧子,顺势就要砍过来的模样!吓得他连忙把门关上,他大声地在屋内喊着:“媳妇儿媳妇儿!快来啊!杀人啦!” 半晌后,屋内才发出女声:“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举着个斧子你吓唬谁呢!”
丈母娘毫不畏惧地大喊起来:“你男人败我名誉,你让我以后怎么见人?你们一家做出这么出格的事情,还有理了?既然敢做,就别怕别人找上门,仇霄,你这个挨千刀的,给我滚出来!”
房间里再次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那个女声又开口说话了:“我们家仇霄说了,这事儿是听你们家隔壁王美花讲的!”
丈母娘顿时怒火中烧,扯开嗓子吼道:“简直是一派胡言!我刚刚才从王美花那边过来,她说是你家仇霄先说的!”
里面的女声反驳道:“她王美花说是仇霄就是仇霄啊?她王美花自己心里有鬼,肯定是她传出去的!这个女人整天说话颠三倒四的,还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勾引别人家的男人,我看八成就是她和隔壁黄叔勾搭上了,硬要把你也拖下水,你……你有能耐去找她算账啊!”
那天下午,丈母娘拉着妻子拿着把斧子,几乎走遍了整个村,从那以后,他们对丈母娘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传出什么不堪入耳的闲言碎语。丈母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的地位,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相比之下,隔壁的王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尽管她并没有像丈母娘那样采取激烈的行动,但由于缺乏丈母娘的魄力,关于她与隔壁村黄叔的传闻依然不绝于耳。
从那天起,直到岳父归来的十几年间,丈母娘一直过着平静而安稳的日子。她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庭的尊严。关于丈母娘是否如妻子所言那般出口成章,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因为女儿年龄尚小仰慕母亲的魄力而美化其言语,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