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抗战:从湘江突围开始 > 第45章 想办法打乱敌人计划

第45章 想办法打乱敌人计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所有战士全部冲下了山坡,包括100多民兵,端着枪跟在了老战士身后。

    李福生之所以要带着民兵来,也有这个原因,经历过实战,用鲜血锤炼的战士才是真正的精锐。

    到了战场上,很多民兵竟然毫无畏惧的跟敌人拼杀,这就是平时训练的结果。

    很多老红军虽然到了地方,但是基本素质在,带兵的能力更不用说。

    300多战士围着不到100黔军拼杀,一点机会都没有留。

    李福生已经看到了,只有不到100黔军,跑了出去。

    跑就跑了,追,没有必要,天已经快黑了,山里路况不好,容易出事。

    红军不熟悉环境,民团他们可是本地人,不好抓。

    最后有80多个黔军被俘虏,被政委带到另一边开始审查。

    可靠一点的俘虏可以暂时留下来加入游击队,罪大恶极的直接枪毙,剩下的全部释放。

    最后能加入游击队的不到20人,其他的全部释放了。

    不过释放之前,政委警告了所有黔军士兵,这次已经记录了,如果下次他们再来打游击队,直接枪毙。

    不过,政委也说了,下次如果再遇到游击队,可以抬高枪口,也可以在游击队喊话时投降。

    这次的缴获,大部分隐藏到了村子里,小部分补充了空缺。

    游击队必须撤走,逃走的黔军不用说,肯定会去报告,接下来黔军一定会来搜寻。

    几个队长带着民兵队,拿着东西快速的撤走了,担心黔军俘虏回去告密。

    临走前,民兵队又挑选了20多人参加了游击队,按照李福生的说法,这就是良性循环。

    游击队则是另外一条路,直奔东北方向的小青沟。

    100多里地,不能停歇,必须连夜赶到那里。

    战士们刚刚打了一仗,非常疲惫,李福生很担心,这样的状态,很难完成。

    道路还算好走,又比较熟悉,但是第二天早上,仅仅走了70多里,才到五龙口。

    新参加的50多名战士拖累了进度,也能理解,不能强求。

    这50多人直接编进了一大队,每个中队到了80人左右,总算是有了一点样子。

    没到就没到,部队正好休息一下,晚上再赶路。

    李福生最初的打算是到沿河西的斑竹园,王亚队长就在这一带活动,正好可以讨论一下未来的合作。

    这样看来,想要两天赶到,必须白天行军才行。

    跟郭权、高洋讨论了一下,可以适当显露一下行踪,让黔军知道游击队转移过来了。

    下午,部队开始出发,一路向东,速度不紧不慢。

    就算黔军追上来,距离也有100多里,足够转移了。

    有些事情,看似安排的很好,其实会有很多意外,根本没法预料。

    部队刚到朱家沟边上,前面侦察的战士急匆匆回来报告,前面有敌人。

    后来想想,阴差阳错,白天行军竟然对了,要是晚上,一脚踏进来,真可能有麻烦。

    “大概多少人?”

    “估计一个团,看样子像是川军。”

    李福生想想,还真有可能,这里本来就是两省边界,川军过境巡查,也是正常事。

    现在要么往北,要么往南渡乌江,进入青草坪。

    想着周边的形势,李福生犹豫了片刻,按说南下最好,可是北上呢?

    “川军既然堵在这里,相信后面不会再有拦截,是不是往北更好?”

    几个人直接蹲着围在一起,看着面前的地图。

    “往南,不可避免,一定会有黔军,虽然好打,但是民团很多,万一被围就麻烦了。”

    “往东,是湘军地盘,还不如川军。”

    “川军大部分已经调往川西围堵红军了,兵力不足,这个川军团应该就是做个样子。”

    “副参谋长的意思,是川军内部,应该没有兵了?”

    “也有,但估计就是一些民团。”

    李福生一直没说,他心里有个隐秘的想法。

    从四川边境到黔北,开辟一条道路出来,发展基层政权和武装。

    一个多月后,红18师率先西进,为二六军团长征做开路先锋。

    但,因为这段路敌情复杂,红18师道路不熟,以至于遭受了巨大损失。

    黔北那里,李福生已经在尽力做准备了,就差川南这边。

    “我们从黑水过乌江,大概几十里,到板溪隐蔽。”

    “过去没多远,就是湘西永顺、保靖,川军绝没有这么大胆子在这里埋伏。”

    二六军团的实力,川军很清楚,他们可不敢在边界生事。

    几位领导马上同意了李福生的建议,队伍休整了两小时,快速转向,直奔乌江渡口。

    到了半夜,队伍到了板溪外,开始休整。

    李福生让小马带几个人到板溪查看情况,了解是不是有敌军。

    一般来说,像这种交界地的村子,民团不敢来,川军更不敢长期驻扎。

    这就是机会,只要说是红军,老百姓很欢迎。

    公买公卖,战士们有时还会帮着干活。

    甚至遇到一些恶霸、地主,红军也会出面帮助老百姓讨回公道。

    300多人,只有大一点的村子才能供应上,总不能让百姓饿着。

    跟预料的一样,板溪没有敌人,只有乡公所,那些官员平时还行。

    晚上肯定不合适进村,战士们就在外面将就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进了村子。

    按照总部传来的通报,两河口会议正式决定,北上陕甘建立根据地。

    李福生明白,到这个时候,未来的大方向已经确定,接下来就要想办法跟上总部的思路。

    国府已经把重点放在湘鄂川黔二六军团身上,这个时候,可以先打一下,把敌人的计划打乱。

    不是李福生不安分,确实是游击队想要安稳在一个地方,不可能。

    就像东北抗联,就算是找到了隐蔽的地方,也只能待三五天,长了敌人就来了。

    游击队也是一样,赣南那边留下的部队,几乎损失殆尽。

    面对强大的敌人,只是躲,不但被动,而且躲不掉,

    就像这里,附近的民团三天两头出现,就算是再能躲,能躲几次。

    只能打,以攻代守,才有存活的空间。

    三天后,拿到侦察员探听到的消息,李福生有了决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