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尘埃战火 > 第 33章 马上议势

第 33章 马上议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沈澄和苏硕明骑着马并驾齐驱。

    &34;元帅大人,属下心中有一个疑惑,想要请教元帅大人解答一下。&34; 苏硕明用充满疑问的语气说道。

    &34;有话就直说吧,没关系的。&34; 沈澄语气轻松地回答道。

    &34;为什么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十万大军,但还要到地方上去借兵呢?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有些不妥之处。如果能够节省一些时间,尽快平定叛乱岂不是更好吗?毕竟时间拖延得越久,对于国家的消耗也就越大呀。&34; 苏硕明言辞恳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34;哦,原来你是专门跑来向我进谏的啊,硕明。&34; 沈澄哈哈大笑着,神情显得十分轻松。

    &34;的确如此,我军迅速平定叛乱,自然对国家和人民都更为有利。然而,这次的叛军退守关内,他们据守的地势险要,可谓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啊!&34; 沈澄解释道。

    &34;但是以我们目前的三十万大军之力,就算是硬攻,也应该能够拿下他们吧。&34; 苏硕明坚持自己的观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硕明我要考考你了,我方的真实兵力到底是多少?而对方的真实兵力又究竟是多少呢?”沈澄一脸严肃地问道。

    “我们大军的兵力不就是三十万吗,元帅,敌方叛军的数量我之前看过地区布防图了,应该是八万人,三十万对八万,我们有着绝对的优势,他们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苏硕明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硕明啊,你这个人向来诚实、勇敢,但与云峥相比,还是缺少了一些精明,所以这次我才会选择带你一同前来。”沈澄语重心长地说道。

    “如今我朝的军籍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各地的军户和卫所都出现了严重的逃籍和缺员现象。名义上虽说是有三十万大军,但实际上能够保证有二十五万已经算是上天保佑了。”沈澄的脸色变得有些沉重。

    “可是二十五万对阵敌军也是稳操胜券啊,元帅。”苏硕明依然充满信心。

    “且让我再来仔细剖析一番,自从这军器铸造改成由成国公与那帮阉宦共同监管后,其质量那可是一天比一天差啊!各地军队皆有苦水要吐,但结果呢?无一不是被那些人敷衍塞责罢了。单看咱们自己的大军便能知晓一二,更别提最好的军器都被拿去供给北冥军了。”沈澄一脸凝重地说道。

    “至于谭千山所率领的军队嘛,由于地处边境且靠近上次叛乱的发源地,关乎到国家的存亡安危,那些家伙自然不敢在供应谭千山军队一事上动手脚、搞贪污。如此一来,叛军手中的武器质量远高于我方,咱们的士兵战斗力自然也就相对弱了许多。”沈澄紧接着又道。

    “原来如此!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向同在一个区域且地位同样重要的地方借兵啊!毕竟那里的武器质量与叛军相当,成国公就算想贪也没那个胆子。”苏硕明顿时恍然大悟。

    “没错,再加上咱们的大军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洗礼了,相比起那几支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身经百战的军队而言,咱们的战斗经验确实要逊色不少呢。”沈澄面容上的凝重又加重了几分。

    “如此一来,我们的整体战斗力岂不是又要削弱几分?”苏硕明接口道,语气中明显透露出一丝担忧,信心似乎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为了防止各地势力过于强大,我们的将领和士兵经常需要调换防守区域。一般来说,一位将领在同一个地方的任期往往不会超过一年。这样频繁的调动导致军队的凝聚力不够强,同时对于命令的执行力度也有所欠缺。而那些精锐的士兵则会被选拔进入中央,这无疑又会对我们的战斗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沈澄进一步分析道。

    “而且,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谭千山向我们借兵的这几支军队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属于重要的防御地界,所以那里的将领很少会被替换。不仅如此,精锐士兵也一直驻守在此,保证了军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苏硕明补充道。

    “嗯,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是挺有悟性的嘛,硕明。”沈澄赞赏地拍了拍苏硕明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当然了,对于地势的认识我们也不如他们,毕竟他们长期镇守此地,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山川河流。所以,如果能把当地的军队收入麾下,无疑会极大地增强我们的战斗力。而且,这样的军队自然是多多益善。”沈澄一脸凝重地说道。

    “确实如此啊!元帅您考虑得如此周全,属下实在是佩服至极!相比之下,我还有很多需要向元帅学习的地方啊。”苏硕明感慨道。

    沈澄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这次叛乱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南阳之乱本质上只是一场平民暴动,他们分散各处,能力也相当有限。然而,这谭千山可是久经沙场的一员猛将,他所率领的士兵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训练有素,组织有序,战斗力极强。再加上近年来边境地区一直骚乱不断,而在南阳之乱期间,那些蛮族又趁机夺走了好几块领土。因此,谭千山驻守的地方每年都会增派大量士兵。”

    说到这里,沈澄的语气变得愈发沉重:“而且,南阳之乱中的那些暴动平民,无非是杀掉了几个长期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而已。可这谭千山,他手握重兵,无人敢欺凌于他,但他却依然选择造反,甚至还残忍地屠杀了西山城的百姓。我怀疑……其中恐怕另有隐情。”沈澄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继续分析着。

    “元帅,您难道认为……谭千山有勾结外族、合谋叛乱、共同夺取江山的举动?”苏硕明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声音都有些颤抖地问道。

    “可是,谭千山他位高权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苏硕明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沈澄皱紧眉头,语气坚定地说:“目前来看,只有这样的猜测最为合理。否则,我们和南蛮必定会对他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谭千山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必然会失败。这样浅显的道理,以谭千山的狡猾程度,他不可能不清楚。而且,蛮族骚乱异常,很有可能就是为了配合朝廷增兵,从而壮大谭千山的势力。”

    “毕竟,像屠城这样惨无人道的恶行,蛮族可是最为拿手的。”沈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未来。

    “说句实话,当我最初得知叛乱消息的时候,我心中所想的最佳解决方案其实是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然而,谭千山这个家伙实在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他竟然屠杀了西山城的百姓,而且还与外族人勾结,这种行为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啊!”沈澄义愤填膺地说道。

    “那么,元帅大人,我们接下来……”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个可恶的家伙抓捕归朝,然后让他承受千刀万剐之刑!”沈澄和苏硕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这句话,声音震耳欲聋,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