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红薯大丰收
沈梨种的是干面红薯,这种红薯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噎人。
吃一口捶下胸口,再吃一口抻长脖子嗝嗝嗝,吃三口,白眼珠子翻上天。
在饥荒年代种出这种红薯,可以解决80人的饥饿问题。
干面红薯可以削成红薯片,晒干储存。
也可以磨成粉,做成红薯片子锅饼充饥,再不济,也可以磨碎沉淀出淀粉,做出红薯粉丝,而红薯渣渣,也可以做红糖。
总之好处多多!
沈梨种的红薯个头很大,每颗红薯能接大概4到8个,个头多在2两一斤不等。
细细算了下,每亩地竟然可以产出红薯2000斤。
这是啥概念?啥概念!!
在没有化肥的古代,能有这产量,无异于逆天!
1000亩地,500亩拿来种红薯,另外500亩拿来种土豆。
单说这500亩的红薯,每斤产量2000斤,500亩就是,斤!!
村民们激动的嗝嗝两声,竟齐刷刷晕倒了!
沈梨还以为村民累坏了,吓得喊来牛大头:“快快快,停下歇会,干活虽要紧,身体更重要,叫大夫!!”
村民们掐着人中自己醒来,摆了摆手:“姑奶奶大可不必,我们只是激动晕了,不是累晕。”
他们还得继续干,加油干!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红薯赛母猪,足够吃三年。
从此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美娇娘,就看自己够不够勤快了。
接下来半月,大家都在丰收喜悦中度过。
丰收后的红薯,一部分拿来分给村民充饥。
一部分储存过冬。
村民们开始挖地窖保存红薯,地窖挖好后,先在地窖底下铺了一层沙土,然后再铺上一层红薯,直到地窖填满。
地窖要保持干燥,可以用稻草覆盖,到了冬天,冬天地窖内的温度比较温暖,使红薯保持新鲜。
趁着太阳大,不少妇人开始削红薯片子晒干。
红薯片子需要刨子一片一片刨下来,进行晾晒!
晒干后,可以做成红薯面,红薯馍,可以当做主食充饥,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到集市卖掉换点菜肉之类的。
千亩良田都是沈梨的,她也十分大方,当初说好的只分给村民一成,现在不仅多分了一成,还承诺继续干活的,可以多分些红薯。
地窖里的红薯吃不完,沈梨打算拿出来做成红薯粉丝。
先去打铁铺子做了十台搅碎机,又钻进空间学习红薯粉丝的制作方法。
钻研的差不多了,搅碎机也做好了两台。
沈梨迫不及待的做起了红薯粉丝。
先将洗干净的红薯放进搅碎机里,由于是手动的,需要王氏不停地摇。
王氏摇啊摇,摇啊摇,抡的胳膊快冒烟了,才搅了不到十斤红薯。
果然,福享多了,力气快没了。
无奈之下,沈梨只好喊来大头媳妇帮忙。
大头媳妇力气大,抡起搅拌机跟小马达似的,哒哒哒哒,转个不停。
“人老了,果然不中用了。”王氏揉着发酸的胳膊感慨,她的小胳膊只抱得动孙子,干不起活。
丰收的季节,儿子还不归家帮忙。
他可真放心!
粉碎后的红薯出了许多粉,王氏忙着过滤。
大头媳妇一边摇一边惊奇尖叫:“竟然一个地方出汁,一个地方出渣,姑奶奶,你太有才了,怎么制作出这种农具的。”
沈梨甩了甩脑袋,十分谦虚:“不要迷恋姐,姐就是一废铁,别爱我,没结果,我事多,还很作!,”
大头媳妇……
咋还唱起来了呢?
她明明是姑奶奶,若喊她姐,岂不是差辈了。
大头媳妇缩缩脖子继续摇,姑奶奶疯了,红薯大丰收,不止姑奶奶疯了,整个村村民都疯了。
就连她家大头,上茅房都得嗷嗷两嗓子,不明所以的,还以为大头茅房里跳高呢。
沈梨当然高兴啊,谁家大丰收不开心?
她伴随着大头媳妇摇的节奏,打着拍子唱起了歌。
“姐就那么拽,跟我嗨起来,土豆红薯大丰收,乡亲们干起来。”
“嘿嘿!”大头媳妇伴随着歌声,越摇越快,越摇越快,直到搅碎机抡冒烟了,她才吓得尖叫一声:“姑奶奶,失火了!”
“哗啦!”王氏手忙脚乱地拿起一瓢水,迅速泼向已经开始冒烟的搅拌机。
沈梨听到声音后,立刻停下手中动作,凑上前查看情况。
仔细观察之后,她发现这台搅拌机虽然外表看起来与现代机器相似,但实际上只有刀齿部分是用铁制作并贴合上去的,而其他部位则全部由木质材料构成。
由于大头媳妇摇动搅拌机时速度过快,导致木头与金属之间产生强烈的摩擦,进而引发了发热和冒烟现象。
唉,这也怪不得匠人,谁让古代没有更好的材料代替呢。
在古达生存,一切农具和使用工具的发明,皆需要无数次的实验。
只有发现了问题所在,才能不停地改良。
就像今日制作红薯粉丝,沈梨也只是偷偷实验,等她做成功了,才能开作坊,制作粉丝。
修好搅拌机后,沈梨让大头媳妇悠着点摇,别再抡冒烟了。
接下来,王氏过滤红薯淀粉。
先放在大缸里凝结成块,成块后晒干,再碾碎揉搓搅拌,就可以打芡制作红薯粉丝了。
沉淀淀粉的时间较长,沈梨也没闲着,她出去溜了一圈,看看自家房子盖得如何了。
不得不说,瓦匠们动作迅速,这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房屋已经基本成型了,只余下一些收尾工作需要完成。
沈梨满意的点头,她亲手设计的现代化中式风格房屋,简约大气,尽显古典气派,在古代也毫无违和感。
幻想一下,住在古典又拥有现代简约风的房子,种花养鱼,四周都是青山绿水,映衬着庭院的古朴典雅,在这饥荒战乱之年,他们一家住在这里,生活安宁惬意,不被尘世的喧嚣叨扰。
简直是她梦想中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