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贞观卖纸人 > 第38章 应对蝗灾

第38章 应对蝗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满朝文武,集体面色苍白。

    不是他们扛不住事,实在是蝗灾这事,太难搞。

    而且刚解决完突厥入侵,现在各地还都有小规模叛乱,这要是来一个遍布全国的蝗灾,那大唐直接暴毙都有可能。

    而在场的众人,都是从隋末乱世走出的既得利益者,肯定接受不了大唐暴毙。

    就连和李世民不对付的裴寂此时都难受的不行。

    李世民对付他,顶多就是下台,蝗灾爆发,大唐暴毙,他家很可能被乱军砍死。

    “范围,蝗灾可能爆发的范围有预估吗?”

    以擅长决断为名的杜如晦率先打破沉默,眼神死死盯着杜淹和王珪三人。

    王珪脸色苍白的道:“我已经让人快马加鞭回太原探查。”

    韦挺低声道:“韦氏在关中道各地的商铺来报,关中地区,全是。”

    产业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的新晋贵族,如程知节,尉迟恭,秦琼等人面色更白了。

    他们可真倒霉啊。

    一群愤怒又无奈的大佬们只能愤恨的看向太史令。

    为什么你负责监测天象,却不提前告知。

    当然,大家也只是无能狂怒而已。

    毕竟,现在提前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李世民疲惫的摆摆手,给太史令治了一个监管不严的罪责就让他退下去了。

    “诸君,现在一起想想怎么预防蝗灾吧。”

    蝗灾一起,铺天盖地,庄稼颗粒无收。

    这种场面是会让百姓绝望的。

    李世民都不敢想蝗灾起了,有人再趁机说他上位不正,遭受天谴的场面。

    叛乱四起都是正常的。

    “陛下,臣提议现在优先审查各地情况,确认蝗灾范围。

    其次,从各地调粮进关中,用军队控制粮价。

    最后,蝗灾四起之时,从百姓手里收购蝗虫,再把提前储备好的粮食贱卖给百姓,不能让百姓觉得自己没有活路。”

    房玄龄站出来,率先开口道。

    一套方案下来,让在场众人缓过不少劲。

    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

    李世民点头,表示这个可以。

    随后李世民的目光看向苏闲。

    “监天司侍郎,长安侯苏闲,你有何看法?”

    坐在李孝恭后面,神游天外的苏闲被突如其来的点名弄的有点慌。

    怎么还找上他这个小瘪三了?

    在场的其余人也都看向苏闲。

    对啊,我们这里还有一位秘密武器在呢。

    长安侯苏闲,可是蝗虫克星,他可是发现蝗虫能治疗夜盲的存在。

    苏闲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道:“陛下,臣建议,我们可以大力发展辅食。”

    苏闲此时很想吐槽,蝗灾,你问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安抚百姓救人呗。

    李世民眼中带上一丝失望,也只能是这样吗?

    “那你说一下可以发展什么辅食?”

    苏闲继续硬着头皮道:“如今我们能挑选的辅食就只有鱼干了。”

    “就地捕捞海鱼,制造海盐,腌制咸鱼干,以一体化模式减少中间的成本,然后再顺着渭水运输至长安,关中各地。”

    “同时,咸鱼干也可以作为军队食物供给。”

    “多吃一份辅食,少吃一份粮食,也相当于变相的增加粮食产量。”

    苏闲一口气把所有想法说出。

    李世民眼睛一亮,也确实是一条解决方案。

    不过,李世民更加在意的是一件事。

    “海盐?”

    其余朝臣也都看了过来。

    新的制盐方法?

    苏闲点点头,认真的道:“是的,海盐,用海水制盐,是我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

    “如今已经能做到海水提纯,剩下就是找海边进行实地。”

    李世民闻言大喜,多一种制盐方法,就能多一片盐的产出,就可以把盐价打下去一些,百姓的生活就能逐渐变好,对朝廷也会越来越信任,故而沉声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长安侯来办。”

    苏闲退下。

    接下来朝会上,各个朝臣纷纷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大家都在拼命补救大唐的性命。

    终究是谁都不想天下大乱。

    下朝后,李孝恭找到苏闲,疑惑的道:“你什么时候研究的海盐。”

    苏闲翻个白眼,随意的道:“一直在研究,这玩意我是想自己研究出来,和朝廷合作的。”

    李孝恭的神色不太好,不过也不好多说什么。

    “做好实地考察的准备吧。”

    李孝恭意味深长的看苏闲一眼。

    这让苏闲心里一突。

    但紧张的苏闲回去后,还是是把海盐技术弄出来,和石盐提纯技术一起交给李孝恭。

    并借机从朝廷手中弄了一张进入盐市的证明。

    然后苏闲和九江,李承乾合作的商会搞了一个盐矿和在河北道营州搞了一片海盐晾晒场。

    至此苏闲贪财的名声也随之一起传出。

    苏闲倒是不怎么不在意。

    李承乾和九江则很不满,海盐提纯和石盐提纯本来就是他们商会研究的,怎么苏闲还贪财了,这不对啊。

    二人愤怒的去找李世民,然后被长孙皇后镇压。

    随后苏闲开始帮孟浪搞火药。

    不过,不是直接告诉配方,是一遍一遍试验丹炉爆炸的原因。

    成果一出,苏闲就给出孟浪下一步研究,土制炸药。

    苏闲的目标是在柴绍灭梁师都前搞出来,赶上这场大战,混一些军功。

    研究土制炸药时,苏闲忍不住感谢自己当年支教的地方是某抗战老区。

    正是因为在那里支教,才能听到老人讲过去的故事,才能学会这一手手搓土制炸药的技术。

    不过这段时间让苏闲疑惑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半个月遇见李孝恭几十次,但每次看对方都没有好脸色,还会对他冷哼一声。

    在又一次次李孝恭看他没有好脸色后,苏闲忍不住找上王珪。

    王珪听后,笑呵呵的道:“原因很简单呀,你们在营州的海盐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有产出,他在营州建造的海盐场还没成功。”

    苏闲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但这关我什么事。”

    苏闲忍不住吐槽道,觉得自己是无缘无故受到牵连的。

    王珪笑眯眯的道:“你和九江公主好事将近,和他也算一家人,你却不帮他,害的他被陛下骂,他当然生气了。”

    好家伙,苏闲更无语,这也能怪他啊。

    更何况,他还没进门,呸,还没娶九江呢。

    而且谁知道未来李家会不会像智障言情小说一样,榨干他的价值,把他踢出去。

    腹诽吐槽一阵后,苏闲还是无奈的找上李孝恭。

    “郡王,可否有需要帮忙的。”

    话说出口苏闲就后悔了。

    这好像成了他施舍一样。

    就在苏闲想着怎么解释,圆话时,李孝恭狂喜道:“有。”

    激动的模样让苏闲一阵疑惑,怎么这么干脆,你不得拿捏一下,嘲讽我一下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