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章 舅舅,舅母
转眼已过去两日有余。此时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风声鹤唳,人人皆如惊弓之鸟般,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因一时疏忽而犯下哪怕一丝一毫的差错。
相比之下,温黎禾却是显得格外闲适自在。自从回到京城后,她一直静心调养身体。
然而,主院里送来的饮食却越发敷衍了事。温黎禾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温父暗中操纵所致,但她并未当面揭穿。
于是,她索性让人在自家院子里开了小厨房,叫人下厨烹饪美食。
芜荑厨艺精湛,尤其擅长烹制苏杭菜肴,味道鲜美至极,正合温黎禾心意。
当初她初到京城,正值用人之时,芜荑也无暇顾及烹饪之事。如今终于得空,她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番。
那些奉命送餐送菜之人,自恃得到上方主君指令,态度傲慢无礼。然而,他们却遭到守候在门口的家丁毫不客气地驱赶。
温黎禾则关上院门,过着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
闲暇之余,她会外出巡视店铺,查看账目;更多时候,则沉浸于调香和研习书法绘画之中。
若感到无聊,她还会找来两位丫鬟陪自己下棋解闷。
温行澈做梦也想不到对方竟然如此沉得住气,派人去打探后得知,对方屋子里自己架起了小厨房,根本无需他为难。
他顿时气得热血沸腾,火冒三丈,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发怒而已。
昨天宫中已经下达了赐婚的圣旨,他不仅要恭恭敬敬地奉着对方,一直到她出嫁时还要亲自为她准备嫁妆,一想到这些,他的心就在滴血。
温家本来就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家里的孩子又多,全家上下都指望着他那点微薄的俸禄,再加上李氏偶尔会拿出自己的嫁妆贴补家用。
可他却不知天高地厚地纳了个妾室,之前还盘算着私吞温黎禾母亲的嫁妆钱,不过自从经历了那件事以后,大部分的嫁妆都被退了回去。
现在他又被贬了官,俸禄自然比以前少了很多,温府也因此变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女儿倒好,屋子里燃着的熏香,用着的物件儿,比他这父亲用的还要金贵。
他仍在苦苦思索如何让对方陷入困境时,又一条消息传来。远在岐山书院求学的两位少爷,以及返乡探亲的老夫人和温行澈的小妾,再过两天就都会回来了。
这个消息让李氏喜出望外,她的儿子们终于要回来给她撑腰了!这段时间她可谓度日如年,温行澈最近频频以朝堂事务为由向她要钱。
为了凑够他与同僚喝酒听曲所需的钱款,她不得不变卖了好几件自己的首饰。照此下去,她为女儿积攒的嫁妆钱恐怕会被尽数拿走。
多年来,温家一直依赖着她的嫁妆维持生计。温行澈的俸禄微薄,家中处处需要用钱。
老太太虽有自己的嫁妆,但却紧握不放,偶尔只会赏赐一些给姨娘,对她这位家中主母则完全不放在心上。
温黎禾自然也是听说了消息的,不过不在意罢了。回来又如何?没回来又如何呢?总归是与她无关的,最后连日子都不一起过。
这日,天气渐渐回温变热,树叶子也是绿了个彻底。婚期定在了明年的春日,陛下亲自叫人算的良辰吉日。
温黎禾本来打算在京城为自己买个宅子,直接搬出去住,但又想若是别的闲话传出来,她也没得个防备。
干脆就此住下了,江南那边捎过来了回信,外祖母在得知她受了皇帝的赐婚还是新科的探花郎之后,也是在信中连连称赞,表示非常满意。
过两日家里的二舅舅和二舅母会来京城探望她,不过名为探望实为瞧瞧自家外甥女儿的情况。
毕竟温家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温黎禾心里很清楚他们打的算盘。她知道这次二舅舅和二舅母来京城肯定不会只是简单地看望,更多的是来瞧瞧她有没有被那家子人算计。
然而,温黎禾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她依旧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每天除了看书、写字之外,就是偶尔出门逛逛,欣赏一下京城的美景。
宫宴里的事情没有流传出去,但大户人家中也是有所谈论的,温黎禾把自己被这群人算计的消息尽量挑的柔和些,写了信。
宋霁约过两天她去京郊看开了的桃花,京郊的山上有极为灵验的寺庙,京城中的姑娘们也喜欢去寺庙上为自己求姻缘。
温黎禾倒是不免得想起了江南山上的那位,对方的底线深不可测,这些年也在暗自培养她。
她虽不知道对方到底想要怎么利用自己,但那些主动上门来的老师,宫里头出来的嬷嬷,也不是一个富贵人家就能请得起的。
道观的观主在背后做了推手,但她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有利的,干脆就装傻充愣。
这天,温黎禾正在书房作画,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吵闹声。
原来是二舅舅和二舅母到了,仆人们正在忙着迎接。温黎禾放下画笔,走出书房,微笑着向二舅舅和二舅母行礼。
二舅舅和二舅母看到温黎禾容光焕发,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们关心地询问了温黎禾在京城的生活状况,温黎禾则淡淡地回答一切都好。
“瞧着你一切都好,我也就放心了,老太太见了你的回信,担心的睡不着觉,正巧我也来京城探查一下产业。”
二舅舅曲栩坐在旁边一侧的圈椅上面喝着茶,一边不动声色的用眼神打量着这小院子。
这么多年来,温家还是这么一副穷酸的样子,温行澈还是那个没本事的东西。
曲家人自然是人人厌恶温家的,自小捧在手心里的妹妹被这么一个男人骗走,想逃跑还被关了。
若不是最后他父亲,怕是连妹妹那点儿的嫁妆都要被这没良心的温家全部吞并。
甚至为此还牺牲了一双腿。
曲家的两位舅舅最开始是不同意温黎禾回京城的,宫里面传的口谕又如何,再怎么大还能大过皇后。
况且对方远在宫中,就算有心想要派人责罚,对方到了江南,他们的地盘,自然有的是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