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子转学参加高考
1963年9月学校秋季学期开学了,a市某重点学校高二1班来了一位新同学。
老师告诉大家她叫七子,从b市转学来的体育艺术生。
七子微笑着走进教室,她的脖子特别细长,瓜子脸,微翘的下巴。
微卷的黑发梳成两个短短的马尾巴在脑后晃悠。
浓眉下黑白分明似乎会说话的眼睛。
上身穿着蓝白圆点无袖短衣,露着圆润的双臂和修长的手指。
笔直的双腿使156m个子显高。浑身上下凹凸有致的s形曲线散发出青春动感。
同学们目视着她似乎欲言又止:七子何时成为体育艺术生?为什么转学读高中呢?
七子在二种角色转变中荡起过什么波浪涟漪?
那是1960年3月,七子在这所父母工作的学校就读初中二年级。
14岁的少女被选送a市体育学院七年制本科艺术体操专业。
七子与艺术体操美丽邂逅,她和47名普通中学生华丽转身为我国第一代艺术体操学生。
从师于我国艺术体操专家蒋美珍教授,艺术体操班的班长是七子。
从苏联引进的艺木体操以严格的芭蕾基训,艺术体操团体操训练表演的艺术形式,培养和滋养着她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1961年秋风云突变,苏联单方撕毁中苏友好协议,苏联引进的艺术体操陷入困境。
艺术体操班48人的命运瞬间发生裂变:19名同学中断艺术体操学业,分配a市工作,身份14一16岁的工人。
七子与28名同学从a市七年制本科艺术体操专业降级并入b市体育学院附中。
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饭桌上一盆飘着几根藤菜叶的汤和一碗炒熟的盐,还有少量的杂粮饭,无法满足生长期内姑娘们的生理需求。
高强度的柔韧、协调、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训练,二年后七子的肌体受伤了。
胫骨骨膜炎和腰椎骨质增生。
七子每天接受针灸、火罐、按摩、推拿、膏药,红外灯的治疗。
她与伤病抗争了三个多月后,想知道自己康复的希望。
医生告诉七子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休息。
希望渺茫与万般无奈的七子把自己的身体状态告诉了父母。
学校同意了父亲提出的转学申请。
七子带着对艺术体操的热爱,带着对恩师蒋美珍教授难以割舍的情愫,珍藏着艺术体操班1277个日日夜夜的同学友爱情谊。
这些宝贵财富尤如储存在大脑和身体细胞里的al,让她在不舍中果敢地踏上回家之路。
七子成为了重点中学高中二年级一名学生,进入成绩最好的重点班。
体育艺术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之间差距有多大?
物理,化学,数学,便是守在她前面的三个拦路虎。
七子面临的更大的挑战是两年后她必须参加高考。据统计那些年高考录取率称为“百里挑一”,意味着七子只有1/100的录取机会。
她的逆向而行,让自己走在了一根独木桥上。
七子全身心投入到一段全新的文化学习中,不敢有一丝一毫倦怠。
课堂专注听老师讲解,书上仔细做笔记,课间休息问老师,中午休息请教同学。
课后抓紧时间认真完成作业,频频参与小考中考大考。
酷暑晚上夜卧书桌,开窗纳凉半醒半睡手握书卷,寒冬卷曲被窝微灯夜读至凌晨。
二年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七子终于突破数理化瓶颈。
在难度最高的一次摸底考试中,七子挤进了所有学科考试,仅10人全科及格的名单上。
七子最大的优势是俄语,弹音自如,朗读背诵课文发音标准,课堂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
七子自学了高等俄语教材,俄语单科领先并超过高三年级水平。
此时七子立下了从事外交事业报效祖国的第一志向。
1965年7月七子报名参加文科高考。
她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了最心仪的学校,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高考结束后,母親患重病住院手术。
七子每天在医院床前照顾母親,满怀希望期待着来自北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