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穿手拿强国系统康熙秒变恋爱脑 > 第25章 杂交水稻初现

第25章 杂交水稻初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与此同时,祝星遥在屋内围绕玻璃技术书籍打转,她点头轻语自言自语:“如果能推动技术革命,我就是真正对这个时代有所贡献了。”

    她将手中的草稿紧紧抚平,那是她根据现现代知识所写的关于玻璃制造的改良方案。

    虽然经历了一番周折,星遥还是收下了康熙送的玻璃。这个过程只有梁九功清楚,他们那万人敬仰的万岁爷,亲自请教工匠,在不损坏玻璃的情况下进行装饰。

    而且…这块和万岁爷自己的那一块隐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万岁爷之心,他可清楚了!

    在祝星遥的指导下,康熙皇帝决定兴建一座玻璃厂。这一决策迅速在整个紫禁城引发了轰动,朝野上下都对这一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在选定的厂址上,工人们日夜不停地进行基础建设。星遥和康熙并肩而立,望着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厂房,他们都感受到了时代的脉动。

    “星遥,朕对这个玻璃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康熙的目光中闪烁着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皇上,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奇的技术和产品出现。”星遥微笑着回应,眼中也满是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嗯,朕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更多新奇的发明了。”康熙的语气中带着孩童般的兴奋。

    星遥忍不住调侃道:“皇上,您是不是也想在后世留名,被人们铭记为‘玻璃皇帝’?”

    康熙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哈哈,星遥,朕若只是为了留名千古,那也太过狭隘了。朕所愿者,乃是我大清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的心中都怀抱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这新时代的曙光下,他们共同期待着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华夏。

    工部的动作很快,不久之后就找到了纯度很高的石英砂,工业的发展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既然教育和工业都崭露头角了,那农业也不能落下啊。

    自清军入关以来,农业在历史上也曾有过高光时刻,一些特殊的水稻和小麦甚至能亩产四五百斤。

    如今的亩产其实也就只有一两百斤。而且因为技术落后,真正的高产作物其实是土豆和红薯之类,但是光靠这些东西又不能保证营养均衡。

    因此,系统升级后,星遥就马不停蹄的拿出袁老爷子多年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想想华夏那些挨饿的历史吧,那个食不果腹的岁月里,有多少的哀愁和离别,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

    她要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再忍受饥饿之苦,但她也不能冒充人家『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号。

    康熙皇帝在御书房里盯着窗外的风景发呆,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沉思。祝星遥带着几分兴奋,几分紧张的气息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

    “皇上,这里有一件非同寻常的事物,我想您一定很感兴趣。”她的声音里满是对未来满满的希望。

    康熙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转向她,眼里闪过一丝好奇。

    “哦?星遥,你总是能给朕带来惊喜。快,让朕看看你这次又带来了什么新奇的东西。”

    星遥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露出一些普通的籽粒,还有一束鲜活的麦穗。

    她仔细地将种子展示给康熙看:“皇上,此乃杂交水稻,能大幅度提高我们大清的粮食产量。”

    康熙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哦?增产?具体来说,能增加多少?”

    他虽然对这种小籽粒有些疑惑,却也知道星遥从来不会轻易拿无用之物来糊弄他。

    “最少每亩一千斤,如果收成好的话,可能有一千五百斤左右。”

    这么高的产量,连康熙的呼吸都不由得加重了几分。

    他道:“既有此等神物,岂有不快点推广开来的道理。”

    如果真能如星遥所言,那这岂不是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这让康熙如何不激动?

    杂交水稻对种植环境和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即便是在大清现有的农具和农药化肥都有缺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现出色。

    “真的能做到…亩产一千斤以上吗?”康熙看着手中的稻穗,心跳不禁加快,眼中露出难以言喻的光芒。

    星遥点了点头。

    她心中还在各种假设:

    “假如能控制温度及浇灌,让特定区域实现水稻一年三熟,而不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

    “假如明确各地的最佳播种日期,确保粮食的稳定产出。”

    “假如提高作物产量,使其满足百姓需求,让天下再无挨饿之民。”

    “假如大力推广耐旱、耐盐碱作物,为生态环境带来进一步改善。”

    “假如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倡导生态农业,维护百姓健康。”

    “假如这些都能实现,那便是农业的春天,大清的百姓将不再为温饱而担忧。”

    “星遥,若真的能有此产量,你便是天下百姓和大清的恩人呐!”

    星遥沉默片刻低声道:“皇上,这杂交水稻的研制者其实另有他人,我不敢居功。”

    “哦?”

    “此水稻的研究者乃袁老爷子。”

    皇上问:“袁老爷子何许人也?”

    “一个在下十分敬佩的农学家,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水稻研究,他毕生的愿望就是让天下人都能吃饱,星遥不敢居功。”

    这么说的话,那袁老再生,星遥可能要空空地来,空空地走了。

    大清不存在那挨饿的近百年的岁月。

    不存在几亿人食不果腹的贫穷和落后。

    虽然这只是个平行世界,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此刻只有星遥记得。

    但那又怎么样呢?至少她为此努力过。

    剩下的交给时间,等后续的治世能臣,在清朝最鼎盛的时候开始捋清那沉积百余年的行政体系,达到顶峰,最终走向衰败。

    最终历史轮回,开始新的华夏纪元。

    他在历史课上听过一句话:历史都是由人民推动的,而非统治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