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牛市奇葩,和外资银行的对赌协议(下)
“贵方的老板真的答应了我们保金翻三倍的要求?”
汇丰银行保险业务的主管斯密斯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
龙华控股的人是白痴吗,没听出我是故意讹诈他们吗。
那可是每个月三百万港元的保费,完全可以养活一个大的分行。
“是的,不过相对应赔付也要翻上三倍!”
斯密斯毫无心理负担地应声道:
“当然没有问题。”
“我们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汇丰的大班亲自签字。”
“可以!”
将何明亮送出办公室后,斯密斯和他的助理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是专业的,除非实在忍不住。
“真的是太傻缺了,竟然有人买股指大跌30的保险。”
“今年港股大热,保守估计股指超过4500点大关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他们竟然看跌!”
斯密斯和其他洋人可不是自以为是。
股市并不是说盈利上涨股价就跟着上涨。
盈利上涨但股价下跌的股比比皆是。
一些股一直负盈利,但也阻止不了股价连连上涨,再创新高。
和股价有直接关系的其实是人们对这只股票的心理预期。
看好这家公司的未来,股价就会上涨,不看好,自然会因此下跌。
如今港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富豪机构,全都看好港城股市的未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怎么可能会下跌呢。
“这龙华控股好像还有点耳熟。”
“哦,我记起来了,不就是前阵子那个刚开业的小金融公司吗?”
“果然像是一个外行人干出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傻瓜多一点才好呢,要是再多几个,我们今年的业务指标就可以超额完成,奖金都可以拿到手软。”
想到这,几个洋人高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何明亮又相继去了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
在听到来意后,这些大行都格外的热情。
他们都将龙华控股当成了给他们送钱的冤大头。
当即按照何明亮的意思,定制了一份新型保险业务,生怕龙华控股反悔。
很快龙华控股冤大头的名声就在港城金融行业之间传开了。
以至于何明亮到了恒生银行时,立马引来了围观。
“我们想要和贵方……”
“股指风险保险业务嘛,我懂!”
恒生银行也学着母公司提出了三百万每月的保费,何明亮在无语的时候,欣然在对方拿出的保险合同上签上了大名。
至此,龙华控股每个月要向各大公司缴纳的保费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二百万港元!
这让何明亮也不由地一阵后怕。
如果全球股市没有发生预想中的震荡,那龙华控股在一年会出现上亿港元的亏损!
那还是龙华控股能坚持一年的情况下,即使如今账上有龙国银行打来的三千万港元,那对于龙华控股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老板,账上的这些钱顶多够我们支撑三个月,如果我们断了保金,那些银行机构会第一时间状告我们违约,保险合同也会跟着作废,我们之前的投入全部都会打水漂!”
“别急嘛,你要对我有信心。”
其实宋子龙心中的压力不比何明亮小,现如今已经临近四月末,离十月股灾爆发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这意味着他起码还需要至少三千万港元,才能让龙华控股有条不紊地运营下去。
和李兆吉的谈判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第二天宋子龙来上班时,有不少人对着龙华控股所在办公室指指点点。
宋子龙细问下才知道,龙华控股因为买股指保险的事情彻底在中环出了名。
只不过这不是什么好名声,业内人士都用戏谑的眼光在看热闹。
在这都看涨股市的时期,龙华控股无疑成了一个奇葩的异类。
从众的人们都没意识到股市在将来的不久会迎来大跌。
各个都觉得自己是聪明人,更何况这帮所谓的金融精英人士。
宋子龙咳了咳,示意他们让一让,在一片诧异的眼神中走入了龙华控股公司。
“老板,您来了!”
前台的小姐姐从柜台下站起身来迎接。
她还兼职着宋子龙秘书的工作。
“老板,这是今早的最新新闻。”
宋子龙作为老板,自然不用亲力亲为,他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看报纸。
他很快就知道为啥龙华控股会突然有这么大的名气了。
《港城钞报》是港城最早发行的报刊之一,是鹰国人最主要的喉舌之一。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这份金融报纸成了港城金融业内最权威的报刊。
在今早发行的一期报纸内,对方的记者披露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股指危机保险交易。
其中的主角自然是龙华控股,不过在对方的文章中,何明亮和龙华控股完全是丑角一般的存在。
“据我报记者得知,这位何总经理在前司就有过股市崩溃的言论,没想到对方到了新公司又旧病复发。”
“一家刚成立的小金融公司有何底气沽空股市?”
“原来其背后资金来源于港城龙国银行!”
“作为新晋大行,不为港股繁荣添把火,反而……”
宋子龙知道自己最希望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开心的为港城钞报拍手叫好。
通过他们的宣扬,所有人都会将龙华控股和龙国银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是宋子龙乐意看到的事情。
而且他们这么一宣扬,整个港城人都会知道龙华控股和几大外资银行签订了保险合同。
现在那些人笑的有多欢,到时候哭的就有多难看。
到时候几大外资银行要是不认账,不仅是打龙国银行的脸,在港城金融界的信誉也会跟着完蛋。
他倒是希望几大银行不认账,银行的信誉一旦完蛋,就跟退出市场差不多。
到时候华资银行会迎来真正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