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子守国门
迁都事宜?
众人有些懵,要说迁都也是要迁回开封啊?官家留在这燕山府做什么?
“陛下,真的要迁都这燕山府吗?”岳飞之前和秦始皇逛街的时候,秦始皇提到过,所以他立马想到了这件事。
“嗯,这燕山府位置重要,定都这里,就是天子守国门,有利于我大宋的统治,也方便开疆拓土。”秦始皇开口道。
天子守国门!
众人都被这句话惊呆了,这是怎样的魄力?
自古以来,天子都是最尊贵的,都是众人保护的对象,而眼前的官家竟然说天子守国门,这是怎样的胸怀?
有这样的陛下,国家怎能不强大?
此刻,这里都是武将,都是一腔热血之人,因此众人对秦始皇愈发敬重了。
“陛下放心,我等定会将金朝尽灭,为大宋开疆拓土。”岳飞拱手道。
“不灭金国,誓不为人!”韩世忠也拱手道。
“好,那就拜托诸位了!”秦始皇也对众人拱手。
三天后,一道诏令传遍大江南北,大宋决定迁都,将燕山府改为帝都,作为大宋首都。
大宋一共设定四个都城,北京帝都,南京杭州,东京开封、西京长安,帝都作为首都,是大宋的行政中心。
此诏令一出,大宋子民都不淡定了。
临安改成了杭州,成为了南京也就罢了,你那个西京长安什么意思?
长安不就是现在的安州吗?现在是在西夏的地盘上吧?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攻取西安州,更名为南威州,又名安州。
官家这是直接将西京定在了西夏的地盘上了?
这也太霸气了吧?
还有,为什么要把都城设在那个鸟不拉屎的燕山府?
就算是改名叫做帝都,也还是偏远之地吧?
开封作为都城不是很好吗?杭州也不错啊!
总之,众人十分不解。
但当秦始皇那句“天子守国门”的理由流传开的时候,众人又频频点头,官家不愧是官家啊!
好吧,就冲这句话,帝都再偏远也认了!
不仅大宋子民不淡定,西夏那边更是不淡定,尤其是西夏皇帝李孝仁,直接一口血喷了出来。
赵构这是什么意思?
这简直是在逼他啊!
是在逼他让出地盘啊!
至少要把安州让出去才行吧?
自己刚刚从大宋手中夺了十几年,就要眼睁睁的还回去吗?
可要是不还的话?
想想金国皇室的下场,李元昊只觉得脊背一阵发凉。
当即李元昊便在别苑召集了群臣商议此事,最终商议的结果是将安州还给大宋。
毕竟大宋最弱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将大宋灭掉,现在大宋兵强马壮,他们只能避其光芒。
一纸国书,西夏将安州归还了大宋,秦始皇当即派人接管并改名为长安。
那里有自己的陵墓,可得保护好了。
就算挖也得自己亲自挖!
长安回归,大宋百姓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国家的强大。
居然没有动一兵一卒,长安城就这么回来了?
这可是长安城啊!
这可是汉唐的都城所在,今天将名字改回长安,并且作为大宋的西京,真乃国之幸事。
秦始皇之所以将南京定在杭州,东京还在开封,自然是因为这两个做过大宋都城,老百姓感情上一时难以割舍,这样处理也比较合适。
毕竟有些世家大族不愿意再举族搬迁,可以依旧留在杭州或者开封。
其实这样也好,有利于自己在帝都和长安培养自己的势力。
不过那些朝廷重臣是要过来的,但也有的会把家族留在当地,在帝都重置田产。
迁都这事儿,自古以来都是大事,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太多了。
很多大臣不舍江南的繁华,不想去北方苦寒之地,但又舍不得高官厚禄,只能唉声叹气的跟着搬迁。
他们很多人上书,希望秦始皇可以将帝都定在杭州或者开封,但都被一一驳回。
不过也有很多大臣对于迁都一事非常赞同,比如陆家和辛家,他们本就是希望国家越强大越好。
张浚和赵鼎以及刘光世几人本就是主战派,虽然他们也不舍江南繁华,但是想到迁都帝都有利于开疆拓土,也就欣然前往。
有了这些重臣的鼎力支持,其他反对的朝臣也只能跟着迁都,毕竟你不想去可以辞官。
没有人真的舍得下高官厚禄,对男人来说,这世界上最迷人的就是权力。
在那个年代,有了权力,金钱美女自然少不了。
一旦失去了权力,随时可能一无所有。
杭州到帝都路途遥远,历经数月才完成了迁都事宜,而这几个月中,岳飞等人在战场上则是捷报频传,直接打到了金国上京会宁府,将金国势力彻底剿灭。
与此同时,岳飞等人还救出了被囚于五国城的宋钦宗赵桓,此时的宋钦宗,已经被折磨的不成样子。
当看到岳飞的那一刻,宋钦宗是涕泪横流,本以为此生再也回不到大宋了,没想到还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秦始皇没有阻止岳飞等人营救宋钦宗,毕竟在大宋百姓心中,救回被金国掳走的皇室成员,才算是真正的一雪前耻。
同时被救出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皇室成员和大臣,但数量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死去。
秦始皇直接封宋钦宗为贤王,给了王爷的头衔和待遇,但并没有给任何的实权。
其他活着回来的皇室成员和朝臣也一一册封,给了众人很好的安排。
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拥护,当初皇室成员和大臣被金国掳走,真是太屈辱了,现在终于大仇得报,听说不但金国皇室都被杀死了,就连女真人也被灭族了!
真是大快人心啊!
这一切都归功于官家的雄才大略和岳飞等人的英勇杀敌,此刻的秦始皇在大宋子民心中的威望无人能及。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提什么将皇位还给宋钦宗的话,因为他们了解,宋钦宗没有宋高宗有本事,也掌控不了现在的局面。
很明显,现在满朝大臣只听现在的官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