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签到千年,秦始皇重生赵构 > 第16章 靖康耻,终得雪;臣子恨,今日灭。

第16章 靖康耻,终得雪;臣子恨,今日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东京城的大街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三千金军的头颅被砍落,散乱地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让人窒息。

    金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街道和城墙。

    一些金兵的首级被高高挂起,示众于城墙上,以儆效尤。

    面对如此残酷血腥的场面,百姓们却没有丝毫害怕,不但不害怕,反而是万众欢腾。

    百姓们敲锣打鼓,纷纷庆祝东京城的收复。

    还有很多店铺推出打折商品,庆祝杀俘仪式的成功。

    众多的文人墨客更是诗兴大发,无论有没有在东京城的,都纷纷写诗词以表示自己的激动心情。

    李清照写了一首清平乐:

    《清平乐·东京收复》

    旌旗飘舞,宋军方破虏。东京城中欢如鼓,百姓笑颜处处。

    街头巷尾高呼,佳肴美酒盈厨。稚子追逐嬉笑,老人泪目高呼。

    陆游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了一首沁园春:

    《沁园春·东京复归》

    烽火初收,东京重光,万民激昂。看长街欢涌,笑颜绽放;高楼歌舞,喜气洋洋。锣鼓惊天,烟花璀璨,共庆河山归故邦。颂英勇,赞宋军威武,壮志无双。

    佳肴美酒飘香,贺胜利、人人皆举觞。念往昔烽火,生灵涂炭;今朝安乐,岁月安康。盛世重来,繁华再现,锦绣家园映艳阳。同携手,创千秋伟业,再谱华章。

    此时,秦始皇带着岳飞和霍去病一起漫步在街头,几人都是身着便装,感受着百姓的欢愉。

    “岳将军,可还记得你当初写的那首满江红?”秦始皇看向岳飞问道。

    岳飞那首满江红满怀豪情又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不少后世的华夏儿女,秦始皇也很喜欢。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当然记得。”岳飞点点头,说道:“感谢陛下,如今靖康耻,终得雪;臣子恨,今日灭。微臣高兴啊!”

    秦始皇笑了笑,说道:“既然高兴,何不再用满江红词牌写一首收复东京的词?毕竟李清照和陆游可是都写词了。”

    “好,那微臣就献丑了。”岳飞沉吟片刻,作了一首满江红。

    《满江红·宋军收复东京》

    烽火硝烟,终消散、东京城阙。战鼓息、军旗猎猎,凯歌声彻。壮士横刀驱敌寇,将军跃马平胡羯。看今朝、收复旧山河,雄姿烈。

    街头沸,人欢悦。孩童笑,耆翁惬。举酒同欢庆,九州同热。歌舞升平灯火灿,繁华再现笙箫彻。愿千秋、华夏永安宁,祥光烨。

    秦始皇听罢不由得频频点头,岳飞真是文武双全啊!

    “好,好一个‘愿千秋、华夏永安宁,祥光烨。’岳将军好文采!”秦始皇不由得称赞道。

    “我倒是更喜欢岳将军原来那首满江红里面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霍去病笑道。

    “哈哈,霍将军你当初就是这么干的吧?毕竟你打仗不怎么带粮草部队。”秦始皇不由得笑道。

    “哈哈,我那是抢敌军的粮草做自己的后盾。”霍去病也笑道。

    几人有说有笑地来到了一处茶楼,看到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便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宋代茶文化盛行,开封的茶肆更是鳞次栉比,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品茗聊天,品尝茶点。

    秦始皇几人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坐了下来,点了这里最贵的茶和茶点,还点了很多。

    “岳大哥,你们大宋的茶点真是美味可口啊!比我们那个时候的好吃多了。”霍去病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赞不绝口地说道。

    他们几人现在都是便装,为了不引人注意,所以在人多的场合,称呼上并没有再用什么将军陛下之类的。

    “喜欢就多吃点。”岳飞微微一笑。

    大宋和历朝历代相比,别的方面不敢夸口,但在吃喝方面,绝对是独领风骚的。

    几人边吃边聊,偶尔也听别人聊天,大家聊得多半都是宋军收复开封的事情,众人讨论着,什么时候能收回所有的疆土。

    还有人讨论着什么时候将都城再迁回来。

    可以看出,众人还是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的,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生活。

    “赵公子,您说陛下会定都哪里啊?”岳飞开口问秦始皇。

    此时岳飞并不知道赵构是秦始皇重生的,但他知道,眼前之人似乎不再是原来的官家。

    但他并不打算深究,因为他更喜欢现在的官家。

    “应该会定都在燕山府。”秦始皇想了想说道。

    当时燕山府就是现在的北京,北宋初年的北京叫幽州,后来被辽国改为燕京。

    宋宣和五年(1123年),入宋改为燕山府。

    至于改为金中都,是1153年的事情,历史上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

    所以,此刻的北京城叫做燕山府。

    北宋时期一共设有四座都城,首都是东京开封府,另外的是三座陪都,即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所以北宋时期提到的北京和今天的北京不是一个概念。

    “燕山府?为什么会定都燕山府?”岳飞有些诧异,不应该是开封府或者临安吗?

    毕竟这两个都是大宋的首都。

    怎么也轮不到燕山府吧?

    “以后再详细跟你们说。”秦始皇笑笑。

    燕山府,这可是后世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更是华夏后来的都城,是刘伯温亲自选的都城。

    事实证明,选南京的王朝都短命,选长安攻打北方不方便,还是选在燕山府比较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王道。

    选择燕山府,进可攻退可守,对于想要开疆拓土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