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北上的列车(四)
第392章北上的列车(四)
“师傅,这隧道真这么长啊?”
听到广播里的介绍,方桐似乎有点不敢相信。
在他对火车隧道的认识里,最长的新关角隧道才32公里,这条晚亭山隧道的长度至少也能排进前五名了。
盛菜的师傅听到方桐的提问,表示非常确定,还问他是不是东北人。
“嗯。佳龙市人。”
“诶呀,纯纯的老乡。”他左右看了看,然后舀了一大勺的红烧肉扣进了饭盒里,“多给你盛点,今天的肉味儿可不错。”
“谢谢谢谢”方桐一边道谢,一边继续询问隧道的事情。
本来餐车里就有那么点死气沉沉的,好不容易碰到的说话的人,盛菜师傅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而且还邀请他进里面坐,边吃边聊。
方桐想着也好,反正现在董琳可能睡得正香,过道有那么多人,少端一盒是一盒。
于是便付了钱,走进吧台后面坐在马扎上边吃边听师傅说话。
“要说吧,这晚亭山隧道挖的还真挺坎坷的,主要还是因为山体结构比较特殊。具体是啥玩意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传啥的都有。有说是山处于两个维度的交界处,里面的岩石密度大乱七八糟的。还有说是挖一半挖出了墓的,但我觉得都不咋靠谱。”
他的口音很重,并不太像佳龙市的人。
方桐不禁打断他,问他是不是在辽宁待过。
“嗯呢呗,在沈阳干了好几年厨子。这不,餐车对外承包,我就给盘下来了。”
“生意不错吧。”
“诶呀,对付呗。有高铁飞机,谁还愿意坐这个遭罪啊。”
说完这句话,他便抬眼看向了窗外。
外面一片漆黑,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盛菜的师傅姓刘,五十五岁,性格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喜欢说话。
看方桐好像胃口不太好,他偷偷摸摸地拿出一碟小咸菜递给了他,说是从老家带来的油咸菜,没等方桐拒绝,就继续讲着故事。
晚亭山,是一座位于罗县和南郑市的交界处,海拔为1200米左右的小型山。
山上拥有多种野生珍贵树木,所以这里也成了自然保护区,无人居住。
四周都是一些相对海拔较高的大山脉,还有两个中型湖泊。由于此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这里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珍惜野生动物。
为了保护生态,所以一直都没有开发这边。
不过经济又要发展,所以在九二年的时候,铁路局决定打穿晚亭山,修建一条铁路隧道以保证交通的完整性。
“这里只有铁路?”
“可不咋地。”他端起保温杯灌了一口茶水,“而且飞机都不从这过!”
方桐呵呵一笑,心说他这是从哪听来的,飞机咋飞的都摸得这么清楚。
刘师傅看他笑了,满不在乎地说,等听完他说的话就笑不出来了。
他说晚亭山的名字似乎出自一首诗,而这首诗,又是因为山顶上的一个亭子而作的。
据说是在南宋末年的时候,有一个胸怀大志的朝廷大官叫夏隶,因不满重税进谏,惹怒了皇上后被下贬于罗县周边。
当时他一时想不开,就打算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寻短见。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如今的晚亭山,接着就被山中的美景所感染,不知不觉就爬到了山顶。
忽然发现这连条路都没有的山,竟然在山顶上有个凉亭,又恰逢夕阳落下,环境美不胜收,一时诗兴大发便提笔作下了两句诗。
“昔系阳关无路去,独叹晚亭尤客来。”
他还想多写两句的时候,一阵晴天霹雳差点吓飞了他的魂。
正当夏隶疑惑之时,眼前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个男人。这人身上穿着白袍,背上别着青钢宝剑。
高挽牛心发纂,剑眉虎目,肤白唇红,俨然一副道士的模样。
夏隶就问他是人是鬼,怎么会凭空出现,而男人却没有回答他的话。
只是瞅了瞅题在亭子柱子上的诗,便要转身下山去。
走了没多远便停了下来,头也不回地说他大限未到,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说完,便消失在了葱郁的树林之中。
听闻此话,夏隶顿时放声大哭,想着自己不过是被贬而已就要死要活,怎么对得起尚在人间的妻儿老小?
于是他连夜下山,并且在当晚写下万字血书托家丁连夜启程送上朝廷。
也许是他的态度感动了皇帝,收到血书的一个月之后圣旨下来来。
不仅免除三年赋税,还让夏隶官复原职。虽然是件大喜之事,可夏隶知道自己的目的达成了,也必定会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再次书下一封血书,请求圣上让他在罗县继续任职。
明面上他说是走近百姓的生活,实际上就是怕被那些奸臣陷害。
皇上可能也是感动到了,心说这一大把岁数了动不动就拿血写信谁受得了,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一切尘埃落定,夏隶再次回想在山上的情景,忽然觉得那神秘男人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啊。
于是天天都要在夕阳落下前去一次山顶,希望能当面道谢。
一等就是十年。
直到他去世前,都没能再见到那人。
在夏隶死后,县里的百姓就好奇他为何每日都要去山顶。于是有人便按照他的行进路线去到了山顶,并且把那两句诗给抄写了下来。
从此,无名山正是更名为晚亭山。
而且,这个发现诗的人,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神奇的东西。
就是在凉亭中间的石桌子下面,看到了一口类似井一样的深坑。里面漆黑一片,扔块石头进去等上个把时辰都听不到回声。
于是便有人猜测那里会不会是通往地府的通道,而且明令禁止自家的孩子去山上玩。
后上任的官吏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也是深信不疑,还特别制定了一条戒律,凡是私自上山者,一旦被发现,轻则丈百,重则杀头。
方桐听到这里的时候,刘师傅自己都开始打哈欠了,似乎觉得关于晚亭山的历史背景,实在让人犯困。
相反的,方桐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白袍、宝剑总能让他想起某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