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穿越一九五一 > 第224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第224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你打算怎么报仇?”

    “靠洪星?还是b哥会替你出头?”

    十三妹嗤笑一声,随即又没落的说道。

    “社团是不会管我爸的死活的。”

    “b哥,他应该也不会和东升开战的吧。”

    张汉想了想,说道。

    “十三妹,我可以帮你。”

    十三妹看向张汉,眼中有着七分不解,两分期待还有一份羞涩。

    张汉继续说道。

    “那五个人的战斗力你也看到了,我可以借给你。”

    十三妹问道。

    “你是怎么找到他们的?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啊。”

    “这你就别问了,就当他们是雇佣军好了,我给钱,他们就听我的。”

    “当然,我同样也可以提供给你钱,让你去收小弟。”

    “张汉,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我?”

    张汉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作为朋友,我不想你再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既然你选择混社团,那就只能往上爬,小混混永远只是最底层的炮灰而已。”

    “另外,如果你接受我的帮助,那以后你必须永远保持和我一条战线。”

    “说明白点,就是如果有一天我和洪星有冲突,你也必须和我一队,哪怕是灭了洪星。”

    张汉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十三妹的眼睛。

    当他说到和洪星打的时候,十三妹的眼神闪躲了一下。

    张汉知道,十三妹从小就混在社团里面,脑子里面都是被灌输的讲义气之类的思想。

    不过,他并不在乎,张伟曾经和他讲过。

    他们要争的不是一时,做事情想问题,格局要大,眼光要放长远。

    况且,十三妹现在这种认知,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张汉能确定,十三妹不会轻易的背叛自己。

    至于以后,就需要慢慢地,潜移默化的调教了。

    张汉继续说道。

    “放心吧,我不混社团,和洪星全面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了不起就是一些不长眼的小混混惹到我罢了。”

    十三妹这时候轻松了不少,但却不太自信的问道。

    “张汉,你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做大做强,创造辉煌呗。”

    “社团的玩法你比我清楚,我不是买的那些铺子嘛,就交给你看了,也算是你的地盘。”

    “十三妹,地盘,钱,还有人你现在都有,他们五人每个人都不比你洪星的红棍差。”

    “如果还混不出来,你干脆找个男人嫁了吧。”

    “切,都是臭男人,我才不嫁呢。”

    说话间,手术室的门打开了。

    十三妹追了过去。

    “我爸怎么样了。”

    “没有生命危险,不过以后很可能站不起来了。”

    听到自己老爸没有生命危险,十三妹松了一口气。

    至于以后能不能站起来,只能再说了。

    就在十三妹去看口水达的时候,张汉将郑乾几人叫过去告诉了他们有关十三妹的事情。

    “你们先跟着十三妹。”

    “十三妹要上位,肯定少不了斗争,这也是各位扬名的机会。”

    “我的想法是,先扬名,然后拉拢大圈帮的人壮大自己的势力,之后灭东升,你们趁机上位。”

    “将来尖沙咀,铜锣湾,九龙,屯门,葵青五个地方由你们话事。”

    “张汉,大圈帮的人我们也了解一些,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利用他们可以,但是让他们加入就没有必要了。”

    “如果你觉得人手是问题的话,大可以放心。”

    “我们五人只是过来打前哨的,后面会源源不断的有同志过来。”

    “上级说了,要搞就搞大点,要弄就弄他个天翻地覆。”

    张汉点了点头。

    “社团这边,你们可以自己做主,需要我做什么告诉我就可以了。”

    “对了,在这之前,你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情。”

    “这里说到底还是那些鹰国佬说了算,所以为了多一些底牌,我觉得我们需要掌握鹰国佬在手中。”

    “根据我目前的了解,有一位亨特警司很嚣张。”

    “一般来说,这种外表嚣张跋扈的人,都很惜命,爱财。”

    “我想,我们可以先从他入手,撕开一道口子。”

    “张汉,用钱是喂不饱一个贪婪的人的。”

    张汉环顾了一下四周,才说道。

    “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只是给钱了。”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亨特违法的证据。”

    “然后。。。。。。”

    等到张汉说完,郑乾几人都怔怔地看着张汉。

    张汉发觉到异样,连忙解释道。

    “喂,你们这么看我干嘛,这都是我爸教我的。”

    郑乾五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对张伟了新的评价。

    是个狠人呐。

    远在帝都的张伟,突然背后一阵凉风吹过,凉飕飕的。

    张伟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虽然风停了,但是上山下山的思路并没有改变。

    但是,区别在于,张伟在这段时间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提议。

    进而又将上山下乡和义务教育结合了起来。

    下乡干活,干什么活?盖学校呗。

    不是说只有在学校才能学习,学习在哪儿都可以。

    但是,学校是一面旗帜,只有旗帜立起来了,才能改变一些家长的价值观。

    毕竟就在这个时期,还有是很多人看重的孩子的劳动价值而非接受教育。

    当然九年义务教育不是一蹴而成的。

    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等都需要花时间去解决。

    张伟也并没有着急,而是提出了五年教育普及计划。

    总之,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众多的标语口号中,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标语随处可见。

    除此之外,张伟在本职工作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甚至是一意孤行的改革。

    他从各个单位抽调了很多骨干精英,成立了国家工业科技技术研究院。

    一方面全力提供最新的生产设备用于研究,一方面研究开发精度更高,适用性更专业的设备。

    另外,研究院还配备了附属基础技术学院,用于培养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而现在的四合院有些死气沉沉的。

    张涵响应号召下乡建设学校了。

    秦淮茹自然不可能再住在这里。

    而且,这里对她而言挺吓人的。

    聋老太瘦骨嶙峋,成天哼哼唧唧的,有时候在前院都能听到老太太的哀嚎声。

    这聋老太少了一大妈的照顾,日子过的很不得劲。

    而且,易忠海似乎也得了病,成日里自言自语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所以聋老太只能哼哼唧唧的求得关注。

    效果自然是有的,大家为了不让别的院子的人说他们的闲话,等聋老太哼唧声响了,也会出面关心一下。

    不过,最苦的还是刘海中家,和聋老太住一个院子,想躲都躲不了。

    许大茂经常不在家,就算在家也不会管。

    不过许大茂的命运终究还是没有改变,依旧没有孩子,也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当初何雨柱的那一下子造成的。

    还有那张艳家,张壮壮名字虽然寄托了美好的愿望,但是先天受损,人长得跟竹竿一样,还隔三差五的生病。

    也不知道这孩子哪里来的怨气,不光是对别人,对自己母亲,还有外公外婆也是经常发火,责骂。

    总之呢,现在四合院压抑的很,张伟其实早就感受到了,要不是之前这里离张涵学校近,他压根就不会踏进这个院子一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