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往事重现
夜幕降临,月光洒满了整个庄子。
顾元承找来大夫为萧逸细致地包扎了伤口,确保他的伤势得到妥善处理。
随后将昏迷的萧逸放在床上,月光照亮他那挑不出一丝瑕疵的脸庞。
在一旁的赵安然,她抱着膝盖,静静地坐在床边,目光紧紧锁定着这个既属于她又似乎并不完全属于她的丈夫。
她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萧逸的关心,也有对自己前路的迷茫。
突然,一阵轻微的响动打破了夜的宁静。
赵安然警觉地抬起头,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这个院子里只有萧逸、她和落笙三个人居住,如今已是夜深人静,落笙那丫头一向睡得沉,晚上也从没有起夜的习惯。
赵安然小心翼翼地吹灭了床边的烛火,生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她蹑手蹑脚地走向门口,心中却不禁紧张起来。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的心跳也越来越快,仿佛要跳出胸膛一般。
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手突然拉住了她,将她一同拉入了床底。
赵安然惊呼一声,但很快便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生怕发出声音。
她抬头一看,发现拉住她的正是萧逸。
这一幕让赵安然感到如此熟悉,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儿时。
那时,她的皇帝舅舅刚刚继位,皇位来路并不光明正大。
原本应该继位的嫡出太子在丧期突然暴毙,她的舅舅才得以捡漏登上皇位。
太后本想彻查此事,查明真相。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太子妃与萧逸的姑姑萧良娣的儿子顾元洲也在一场大火中突然死去,只留下当时的太子妃之子太孙顾元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场阴谋,她的太后姥姥以顾元承的安全不再追究当年的事情,开始与她的皇帝舅舅表演起母子情深。
后来,赵安然入宫与安王顾元承一同长大。
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其中不乏针对顾元承的阴谋与算计。
有一次,顾元承的嬷嬷试吃了当天顾元承的饭菜后,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自此以后,顾元承的饭菜在吃之前都会用银针试毒,以确保安全。
还有一次,他们在顾元承的秋千上动了手脚,企图制造意外。
然而,不巧的是那次坐在秋千上的却是赵安然。
她从秋千上摔下来后,头部重重磕在地上,昏迷不醒。
经过救治,虽然赵安然保住了性命,但却忘记了儿时的许多事情。
此外,内务府曾故意给顾元承送去引蜂衣,企图让有毒的马蜂攻击他。
幸运的是,顾元承机智地跳入水中,才躲过一劫。
这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那些年针对顾元承的所作所为都是皇帝授意的。
太后的母家为商贾之家本没什么权势,可惜,那些年愿意挺身而出,帮助太后老人家查案的效忠大臣们,那些年也被皇帝连根拔起,下场最好的是暴毙家中,不好的便是凌迟而死,如今已所剩无几。
太后虽然心知肚明,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在行事中多加小心。
皇帝最过分的一次是在太后与皇帝皇后夫妇出宫主持祭祀大典之时,居然公然派刺客在睡梦中刺杀顾元承。
那日,赵安然非要闹着和顾元承挤在一起睡。
她和顾元承说了许多悄悄话,享受着这份难得的亲密时光。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响起脚步声,
顾元承见状,立即熄灭了灯火,将床上多余的枕头摆成人的模样以迷惑刺客,他立马带着赵安然迅速躲到了床底。
就在此时,两个刺客突然开门而入,手持利刃直奔床榻而来。
刺客们在黑暗中挥舞着刀剑,床上的枕头被劈得粉碎,飞絮满天飞舞。
赵安然吓得浑身颤抖,紧紧地捂住嘴巴不敢发出声音。
一旁的顾元承则紧紧地抱住她,一只手捂住她的眼睛,另一只手则轻轻地在她耳边说道:
“安然不怕,哥哥在!”
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那时身体健康的顾元承在她的心中,就像一座坚实的山岳,无论何时都能为她遮风挡雨。
思绪被拉回到现实,赵安然再次感受到了那种可怕的剑影反射出的光。
她的心跳加速,恐惧感再次涌上心头。
这时,一旁的萧逸轻轻地捂住了她的眼睛,将她颤抖的身躯搂在怀中说道:
“豆芽菜不怕,夫君在!”
赵安然有些恍惚地看着身边缠着纱布的萧逸,内心流过一丝暖流,也涌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