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在和辛河确认合同的过程中,何叙向公司申请成立了专门为江氏合作服务的核心业务小组,除了他本人和赵元初之外,又加入了三位成员。
这三位成员都是何叙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赵元初都是垫底的,说的好听她是参与,其实还是打杂学习为主。
小组成立的很快,进入状态也很快,上午刚进行了自我介绍,没一会儿就组织了第一次会议,让大家各抒己见,为项目添砖加瓦。
大家都是专业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何叙坐在上首连连点头,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同样点头不止的赵元初身上,温声说:“小初呢?也来发表一下意见吧。”
于是其他三双眼睛也齐刷刷看向她,直把她看得压力山大。
“其实这个项目不管怎么做,目的还是盈利,对吧?”赵元初试探着开口,看向何叙。
何叙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含笑和她对视。
赵元初抿抿嘴唇,继续说:“江氏愿意注资,先不提影响力方面,肯定也不希望钱是打水漂的。线上的刚才三位同事也都发表了意见,时逢风起九天正式上线一周年,再加上中秋国庆,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周期,也是一个很好的宣发时期。”
这也是刚才讨论的重点所在。
“风起九天这款游戏,其实不管是受众还是玩家,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式,不断有人退游,也不断有新的玩家加入,这也是一个循环。我们的月度报表显示,虽然从游戏上线到现在,每个月的玩家活跃指数仍是上升趋势,但其实已经逐渐呈现出疲软,也就是缓增长。”
赵元初进入公司也有一段时间,别的不说,对于自己也在玩的这款游戏多少有些了解,而和江氏洽谈的四个项目,风起九天无疑是主推。
见各位没有嘲笑自己的意思,赵元初就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了下去,“现在的游戏市场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样,各大游戏厂商也都在努力,也有更多的人进来想分一杯羹。就拿风起九天来说,现在相当于是挽鱼的门头,但是古风武侠、仙侠类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大游戏商竞争的主力,九天能够独占鳌头,必然有它的优势,但后面不断有追赶者,在保证优势的同时,我们还要寻找其他能够吸引新玩家,同时也要留住老玩家的方法。”
说了半天,她终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刚才针对线上,各位已经提供了一个大致完整的框架,那针对线下,大家都没什么建议吗?”
“线下?”何叙首先发言:“你是说线下竞技?”
赵元初摇摇头:“是,但不止是。江氏是个大型企业,有很完整的产业链,大到地产、电子科技,小到食品、日用百货,也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有个同事听懂了她的意思,反问道:“你是说和江氏出联名?”
“对呀。”赵元初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游戏里可以加工的元素太多了,而且按照我们的经营理念,挽鱼是拥有所有版权和创作权的,别的公司要联名还要特意去找品牌,而江氏什么都有,我们既然要走深度合作关系,那就不用白不用嘛。”
她掰着手指头盘算:“服装、手办、盲盒、各种周边,不仅能让玩家线下活跃起来,比起游戏里的道具更有真实感,还能吸引到不玩游戏的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玩家呀。”
盘算完,又觉得好奇,问何叙:“其实这些都是正常流程吧,以前我不怎么关注游戏的时候,偶尔也能接触到别的游戏搞出的活动,为什么九天一直没有呢,是觉得上线时间太短了吗?但是我们的玩家成熟度很高,也并不排斥这种活动。”
何止不排斥,赵元初有时候逛论坛,经常能刷到玩家吐槽,说九天线下活动少得可怜,对版权保护又很严谨,连个盗版周边都搞不到。
听了她的疑问,何叙微微一笑,有些无奈道:“其实这是你……是赵总做的决定。现在玩家主动性很强,但一般是三分钟热度,活动方案一旦定下来,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但是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地方,稍微有些意外,就会给玩家带来不好的体验,今天支持,明天反对,都是很正常的。”
一个同事补充道:“即便是经过市场调研,九天这款游戏的玩家满意度是最高的,高出同期别的游戏十几个百分点。但是元初你可以去我们官博和论坛看看,其实还是有很多玩家吐槽抗议,我们永远做不到让所有玩家满意,更别提别的方面了。”
“九天是公司全体人员好多年的心血,上线时间还太短,虽然反馈已经超出预期,但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擅自拿这个项目去冒险,稍不注意,就会削减游戏寿命。”何叙微微皱起眉,和赵元初解释道。
他们的意思赵元初听懂了,虽然还是想辩解一下,但是显然,无论是对游戏还是对公司来说,她的观察和了解都远远不足,并不能和小组成员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看问题。
于是她点点头,决定闭嘴。
会议结束后,何叙把赵元初单独喊到办公室。
“你在会上提的内容,虽然不够成熟,但其实也不是完全行不通。”
何叙倒了两杯水,一杯推到赵元初面前,笑吟吟地看着她,说:“你爸爸这个人,很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他是一个有匠心的人,也想把挽鱼做成一个,有工匠精神的游戏公司。”
赵元初握着水杯,没有要接话的意思,何叙就继续说:“我当初押上全部身家跟随你爸爸创业,就是看中了他的原则,也看中了他的精神。随着公司发展,铜臭味越来越浓,你爸爸的权威和原则都在受到挑战。”
“其实如果把你在会上的言论拿出来,估计全高层,只有你爸爸会反对。”
何叙摇摇头,还是笑着说:“但这件事并非行不通,咱们是专业做游戏的,不懂别的弯弯绕绕,但是现在和江氏合作,只要方案出来,那边可以通过,相当于有了很大一个保障,毕竟江氏的名声,可比挽鱼大多了。”
赵元初毕竟年轻,到现在对很多东西也都是一知半解,何叙没跟她讲风险转移,只是说:“你把你的想法,自己去跟江总提一下,她如果同意,这件事就能成,我负责和你爸谈。她如果不同意,你就问她原因,她要能和你说清楚,也算不亏。”
一听又要和江凛交流,赵元初就拉出苦瓜脸,“我和她真的没有共同语言。”
“现在不是有了?”何叙觉得好笑,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年轻人,不要怕碰钉子,不管有没有共同语言,她只要愿意搭理你,你就抱着她大腿不放,反正吃亏的不会是你。”
赵元初说:“您这话听起来怪怪的。”
何叙笑,没再说什么,直接把她赶出了办公室。
回到工位,赵元初发了几分钟呆,才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翻到了和江凛的聊天界面。
聊天记录还停留在那天的尬聊,赵元初往上翻了翻,后知后觉的感到了窒息感。她果断退出界面,但是想起何叙说的话,犹犹豫豫,又点了回去。
她发:在吗?
觉得江凛可能不想回复,就装不在,于是点了撤回。
又发:江总您好,有件事想请教您一下。
发完觉得冷冰冰硬邦邦,好像是不太礼貌,江凛万一对她观感变差连累合作就不太好了。
于是又点了撤回。
一边措辞,一边撤回,等满屏都是撤回提示,赵元初才反应过来对方是可以看到提醒的,顿时眼前一黑,觉得小命休矣。
她正抓耳挠腮,想着要怎么挽回不良影响,就见江凛给她回复了消息。
江凛:?
多么意味深长的一个问号。
赵元初硬着头皮打字:就是关于合作方面,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想请教一下您。
江凛:可以和辛助理谈。
赵元初撇撇嘴,心道,辛助理的大腿明显不如你的粗。
她正想着怎么才能和江凛正常交流下去,就见对面又发来了消息,看清楚内容之后,赵元初眉头一挑,深觉这是个好机会。
江凛:我先请教一下赵小姐吧,你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喜欢什么礼物?
赵元初想,这江总其实也大不了她几岁,刚从她这个年纪过去不久,居然就用这种老气横秋的语气提出这种问题,多少带点奇奇怪怪。
她问了一句:生日礼物吗?
江凛:嗯。
赵元初想了一下,回复:日常一点的就是口红化妆品,衣服鞋子之类,贵重一点就珠宝首饰,童心重的就是各种公仔玩偶,喜欢二次元的就手办周边,其实主要还是看她喜欢什么,有的人对于礼物也不是特别讲究啦。
江凛:我知道了,多谢。
赵元初趁机卖乖:不用谢,不过如果您非要谢的话,不如就让我请教一下?
江凛沉默了一会儿,才发过来一个好字。
赵元初顿时喜上眉梢,把会上谈论的一些要点还有自己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组织好语言,一股脑给江凛发了过去。
江凛也没想到自己会收到一篇作文,她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忍不住想扶额,突然就觉得有点晕字了。
但是既然答应了,她也不会再有推辞,便又回复:你的问题比较多,我眼下还有别的事情,等有时间再斟酌回复,好吗?
赵元初:好的gif
她发了个动态表情包,一个疯狂点头的卡通小熊,脑袋上写着“好的”两个字。
然后下一秒就撤回了。
赵元初:好的江总,麻烦您了。
赵元初:[微笑]
江凛有些无语,很想问一下赵元初,是不是以为她不懂现在微笑表情的特殊含义。
但是想归想,她又不能针对这点斤斤计较,太过幼稚。
打内线叫来了常钰,吩咐她去买生日礼物,不过赵元初虽然给了她一串思路,具体买什么,江凛还是没什么主意。
她把顾婉的地址给了常秘书,又把赵元初说的那一堆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她,然后让常秘书自由发挥,很干脆的做个甩手掌柜。
常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