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路向东
从县城到火车站,海鸥乘坐了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长途大巴。这辆原本核载四十人左右的大巴车,此刻却硬生生地塞进了七十多人,拥挤程度简直超乎想象!然而,即便身处如此狭小局促的空间之中,众人愉悦的心情依然丝毫不受影响。
车厢内笑语连连,有人甚至说起了幽默诙谐的黄段子,引得全车人前俯后仰、捧腹大笑。这一路上,大家无论是否相识相知,总能找到共同话题畅谈不休,仿佛一群相识已久的老友正在回忆往昔美好时光。毕竟,大家都是各显神通才得以实现从军梦想,如今这般兴奋激动也是人之常情,海鸥对此深感理解。
此时此刻的海鸥,心情既算不上特别高兴,亦非极度难过,更多的则是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困惑。面对前方那片未知的领域,他不禁心生忐忑,但同时又怀揣着几分期待。
经过漫长的三个小时车程后,原本应该感到疲惫不堪,但实际上却仿佛只过了十几分钟而已。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让人意犹未尽。终于抵达了火车站,眼前的景象让海鸥惊愕不已。
哇塞!只见车站外密密麻麻地坐着一大群新兵蛋子,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估计得有数千人之众。放眼望去,整个火车站广场几乎被他们填满,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些年轻士兵们或坐或躺,一个个紧挨着彼此,形成了无数个绿色的方阵。每个方阵前方都竖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各种不同的地名:乌兰乌德、波利亚特、叶尔库司克……粗略一数,竟多达二十几个!
这样壮观的场面令海鸥不禁为之震撼,他从未想过会在这里见到如此众多的新兵聚集一堂。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和使命,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这一刻,火车站广场仿佛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兵营,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与希望。海鸥的方队前面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乌兰乌德”。对于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海鸥仅仅是在初中地理课上偶尔听闻过而已,至于更多的信息,则完全一无所知。
由于接应他们的火车尚未抵达,加之人数众多,领队担心大家走失,因此严令禁止他们随意走动。无奈之下,众人只能乖乖待在原地,要么去上个厕所,要么干坐着打发时间。按常理来说,眼下已进入冬季,阳光本应不再炽热难耐,但偏偏那天却出奇地炎热,炙热的阳光仿佛要将他们烤熟一般。俗话说得好:“贵人出门雨淋淋”,如此看来,像他们这样的大兵,将来恐怕难以出人头地喽!
一辆辆列车陆续进站,一批批乘客相继离开。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工夫,人群几乎散尽,只剩下他们这一伙人孤零零地守候在此。先前领队分发的那点儿可怜巴巴的零食早已被消耗殆尽,如果火车再不赶紧到来,估计领队又得自掏腰包给大家买吃的了。当时的情景让人明显感受到他们的领队十分焦急,只见他不断地拨打着电话,语气急促地向上级请示和汇报情况。眼看着就快到午餐时间了,但问题尚未解决,众人不禁忧心忡忡:总不能饿着肚子吧?而且这么多人要如何解决用餐问题呢?
就在这时,领队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迅速找到几位家在当地的新兵,并与他们简短地交流了一番后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没过多久,那几名新兵便提着好几个沉甸甸的大袋子回来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食物,有面包、火腿、鸡蛋以及饮用水等等。接着,领队将这些物资依次分发到每个人手中,这便是他们今日的午餐了。尽管这份午餐算不上丰盛,但在当时那种特殊情况下,已经足以让人们感到满足和欣慰了。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那列迎接他们的火车终于缓缓驶入站台。整齐的队伍逐渐分成了两路,大家都非常有序地登上了列车。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守秩序,有些人迫不及待地向前冲去,仿佛害怕被落下一般。海鸥对这些不讲规矩的行为感到十分厌恶,但同时他也能感受到周围人们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毕竟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军人!那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让每个人都沉浸其中。
看着眼前这一幕,海鸥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和努力,心中涌起一股感慨。尽管无法像其他人那般激动得热泪盈眶,但他同样理解这种心情,并为此而感到欣慰。至少,如今这个愿望得以实现,可以说是了结了一桩心事。
然而,当真正踏上火车之后,情况却完全不同了。车内外哭声此起彼伏,无论是男男女女还是老老少少,整个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哭声震天。这壮观而又感人至深的场景令海鸥为之动容,泪水也情不自禁地在眼眶里打转。海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尽管没有人来送别,但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离别的氛围,让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这种感觉很复杂,既非纯粹的悲伤,亦非满心欢喜,更非惶恐不安。或许只是那一刹那间被周围的气氛所触动,又或许是脑海中闪现出过去在家乡度过的十几个春秋岁月,以及母亲那饱含深情的目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鸥试图回忆起当时落泪的具体缘由,却发现记忆变得模糊不清。然而,他清晰地记得自己最终哭得十分伤心,原本只是假装哭泣以应景,结果却变成了真情流露。
在那一刻,海鸥仿佛与无数陌生人共同分享着那份离愁别绪,而他的眼泪也成为了这个特殊时刻的见证。它们顺着脸颊滑落,诉说着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情感。就这样,海鸥带着那份莫名的感伤,踏上了新的旅程。
上了火车后,海鸥环顾四周,发现周围并没有熟悉的面孔。他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毕竟海鸥是直接向州政府报名参军的,而其他人则是通过乡镇渠道报名入伍。
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开了家乡,海鸥心中难免有些难以适应。此刻的他思绪纷乱如麻,根本无心主动与他人攀谈交流。于是,海鸥静静地坐在车窗旁,凝视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着种种心事。
随着回忆涌上心头,那些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或快乐、或悲伤的往事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模糊了双眼。可怜的海鸥不禁感叹:谁让自己生在这个偏远的农村呢!但他很快便止住了泪水,暗暗告诉自己,哭泣无济于事,想要改变命运,唯有奋起抗争。只有勇敢地拿起属于自己的武器,鼓足勇气去拼搏奋斗,才能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紧接着,海鸥的思绪飘向远方,开始想象军队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在此之前,他从未听闻有人详细描述过部队的生活,身边更是没有当过兵的朋友可以分享经验。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涯,海鸥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勾勒。
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忽然感觉到后背被轻轻地拍了一下。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对方居然准确地喊出了他的名字。海鸥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心想:“这里怎么会有人认识我呢?”带着疑惑,他缓缓转过身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站在面前的竟然是他初中时期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名叫亚中斯基,虽然两人初中并非同班,但由于都热爱篮球,彼此间便有了交集。此外,还有许多共同经历使得他们在初中毕业时已经相当熟识。不过,那时他们的关系只能说是普通朋友,既不算亲密无间,也没有什么矛盾冲突。
后来,命运的轨迹让亚中斯基和海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亚中斯基决定就读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而海鸥则顺利升入了高中继续深造。自那以后,他们就像两颗流星般在各自的天际划过,彼此间的联系也渐渐消逝,再未有过重逢。
然而,岁月如梭,世事难料。如今,当他们再度邂逅时,海鸥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慨。眼前的亚中斯基已经变得成熟许多,但那份熟悉感依然萦绕心头。
更令人惊讶的是,亚中斯基此次从军竟然使用的并非自己真实姓名,而是借用了海鸥的一个高中同学之名。对于这一举动,海鸥始终困惑不解。按常理推断,也许亚中斯基起初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比如考取军事院校。但奇怪的是,到了报名参加考试的时候,他却又改变主意,不愿报考军校。至于为何要冒用他人名义参军,海鸥实在摸不着头脑。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海鸥心想,有些事情还是点到为止、不必追根究底为妙。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考量。只是,每次称呼亚中斯基现在这个陌生的名字时,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不太自然。
就在这个时候,亚中斯基看着海鸥独自一人,显得有些落寞,亚中斯基心生怜悯之情。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同乡里的另外十一个人全部召集过来,并逐个向大家介绍彼此,让他们互相认识一下。
在介绍的过程中,亚中斯基对海鸥赞不绝口,不断夸奖他学习优秀、勤奋刻苦等优点。面对这样的夸赞,海鸥感到十分难为情。毕竟,在这十二人中只有海鸥一个人念过高中,其他人都对他充满了钦佩和羡慕之情。因此,他们纷纷簇拥在海鸥身旁,七嘴八舌地向他提问:“你学习这么好为什么不报考大学呢?”“你为什么会选择参军入伍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此刻的海鸥内心无比惭愧,其实他在初中阶段的学业表现还算不错,但进入高中后成绩却变得平平无奇。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失利,未能如愿考上大学,他又怎会选择投身军旅生涯呢?想到这里,海鸥不禁低下了头,心中满是懊悔与自责。于是海鸥便向他们说道:“其实在上学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成功或者失败之分。我不过就是比你们多读了几年书罢了,也只是多耗费了几年的笔墨而已。”正当他们聊得热火朝天、兴致勃勃的时候,突然间听到他们的领队在走廊里大声呼喊道:“谁是格拉萨森·海鸥?”
海鸥闻声立刻站起身来,心中暗自思忖着,听这语气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啊!一时间,内心不由得紧张起来。紧接着,海鸥迅速飞奔而去,询问领队究竟有何指示。
然而,领队却一言不发,径直将他拖进了一间厕所内,那动作快如闪电,仿佛要打劫一般。此时此刻,海鸥已然心知肚明,此事绝非善茬儿。可无奈之下,在那样的情形之下,他根本无法拒绝进入厕所,除非选择逃跑,但尚未知晓具体发生何事之前,又怎敢轻易逃离呢?领队将厕所门锁紧后,猛地转身盯着他,语气严肃地问道:“钱带来了吗?”海鸥一脸茫然,疑惑地反问:“什么钱啊?”领队皱起眉头,再次追问:“难道你们武装部长没有告诉你要带给我的钱吗?”海鸥摇了摇头,坚定地回答道:“他真的没跟我提过啊,我完全不清楚。”
实际上,此时此刻海鸥心里已然明白对方所指何意。所谓的“钱”,说白了就是变相的保护费。只要把钱交给领队,到了部队就能得到一些关照;反之,如果拒绝交钱,可能会遭到刁难甚至报复。事实上,海鸥身上确实带着一些现金,但他并不打算屈服于这种潜规则。毕竟,当兵本应是为了磨炼自己,怎能在此刻向恶势力低头呢?
抱着试探和挑战的心态,海鸥决定坚守原则,绝不交出那笔所谓的保护费。他倒想看看,部队究竟会如何对待一个不肯妥协的人?反正他选择参军入伍,初衷便是想要好好锻炼提升自我。
紧接着,领队似乎并未死心,继续追问:“那么,让你给我带的烟呢?”海鸥依然故作不知情状,坦然回应道:“也没人跟我说呀,而且我本身就不吸烟,怎么可能随身携带香烟呢?”就这样,领队在海鸥身上一无所获,既没有抢到钱财,也没有搜到香烟,只能悻悻然地离开。从领队脸上的表情来看,海鸥能够明显感觉到他非常生气。这个小小的插曲就这么过去了,但海鸥心里清楚,这位领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一定会想办法整治自己。因此,海鸥回到座位后便默默思考着应对之策。
海鸥的几位小老乡看到他回来了,又注意到他神色异常,于是压低声音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海鸥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众人纷纷安慰海鸥不要害怕,表示他们在家乡的时候已经每人缴纳了四千块钱。其中一个叫亚中斯基的人说道:“可能因为你是直接向州政府报名的,所以这家伙还来不及找你要钱。没关系,没给他就算了,他总不至于把大家遣送回去吧,毕竟招募不到足够的士兵,他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虽然事情暂时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但海鸥始终放心不下,担心那个家伙会暗中对自己下手。这一路走来,海鸥始终与那个小子保持着距离,避免与其面对面相遇,甚至连一句招呼也没有打过。他刻意地远离领队,仿佛想要划清界限一般。
这漫长的路途让海鸥深深感受到,山峰简直多得令人咋舌,而山洞更是数不胜数。生长至今,他还是头一次亲眼目睹如此众多的山峦。此时此刻,他不禁暗自思忖:倘若将来退役之时需要独自返回,仅凭一己之力是否能够顺利归来呢?毕竟眼前这些连绵起伏的群山实在太过庞大,稍有不慎便可能迷失方向。这种感觉犹如被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一般,令他心生悲凉。
那时所乘坐的火车堪称绝世罕见,恐怕除了俄罗斯之外,全球范围内再难寻觅到如此破旧不堪、缓慢至极的列车了。这样的交通工具即便用于运输牲畜,恐怕也无人问津。他们本应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但此刻却感觉如同身陷囹圄,正在承受牢狱之苦。国家为何要这般对待军人呢?若长此以往,当众人了解到真实状况后,还有谁会心甘情愿投身军旅呢?当时海鸥就在思考着这些问题,但直到如今他仍然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为何自己国家的军人地位与别国相差如此之大呢?然而,更为令人气恼的事情还在后头哩!
就这样,一路晃晃悠悠地前行着,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期间列车也曾多次停歇,而停靠的站点都只是一些小型车站罢了。每次停留不过是给火车稍加些水和煤炭,稍作休整几分钟后便又继续朝着前方疾驰而去。终于,他们抵达了一座较大规模的站点——喀山站。这群初出茅庐的新兵们如同牲畜一般,被领队统统驱赶下车,并告知需要换乘其他车辆。哎哟喂!这儿怎会这般寒冷呀。气温竟然低至摄氏零下二十度之多。他们何曾领教过如此严寒之地啊!毕竟在家乡时,哪怕是最为酷寒之时,顶多也就只有摄氏零下七八度而已。一下车,领队便立刻开始整顿队伍,无奈许多人的背包尚未整理妥当,再加上杂七杂八的物品一堆,忙活了半晌功夫仍旧未能收拾整齐。再加上天冷,整理好东西的,在原地也站不住,出门时谁会想到能这么冷啊,身上穿的都不是很多,于是都被冻得浑身发抖,两脚就不停的在地上跳来跳去,以防把脚冻坏了。这下事情可坏了,可给领队抓到把柄了,一路上就想收拾他们,就是没找到理由,机会终于来了。于是领队装出很生气的样子,骂他们是一群婆娘、一群怂蛋,就这点温度就把他们给打趴下去了!站也没个站像了。另外还骂了很多,后来海鸥估计领队可能是骂累了,或者是把自己骂暖和了。又一次开始给他们整队,紧接着便是查人并逐一点名。这么做首先是为了查看是否有人缺席或半途逃跑;其次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分组安排。这群来自同一车厢的新兵们即将面临两种不同命运:一部分将抵达喀山后便原地服役,而另一部分则需要继续搭乘火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此时此刻,点名的场景仿佛让他们置身于家乡的牲口市场之中——成群结队地站成一排,随后被某个人带走,而那位领队活脱脱就是个贩卖牲口的贩子。当别人将他们这些&34;牲口&34;领走时,甚至还会礼貌地道谢一声。领队则漫不经心地回应一句道别之词。就这样,他们毫无反抗之力地被&34;卖掉&34;了。
值得庆幸的是,海鸥并未被留在当地。实际上,他内心深处更期望能够留下来,毕竟这里有位相对熟识且为人和善的领队。然而事与愿违,现实总是充满变数。海鸥本以为到部队以后,多少能够得到一些关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当他们的部队抵达目的地时,他被留了下来,而海鸥则不得不跟随那位心怀叵测的领队继续前行。此时此刻,海鸥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明显感受到那个坏领队已经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让他原本就低落的情绪愈发糟糕透顶。
经过漫长的车程,众人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疲惫不堪。再加上刚刚目睹的那一幕,更是令每个人都提不起精神来开玩笑逗乐。海鸥心想,此刻大家的心境恐怕都与他相差无几吧,毕竟没有人会好受些,除非这个人真的有些怪异。车厢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没过多久,大家便纷纷沉沉睡去。然而,海鸥仍然毫无睡意,心情如此恶劣,又怎能安然入眠呢?
要知道,其他人大都是在家人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前来从军的,而海鸥却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自我意愿毅然决然地选择入伍这条道路。倘若进入部队后的生活并不如他所预期的那样美好,甚至遭受种种委屈,那么他又能找谁诉说衷肠呢?告诉家人吗?恐怕他们只会说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抉择,又能怨得了谁呢?想到这里,海鸥的心情越发沉重起来。越想越是伤心欲绝,心中不禁哀叹连连:难道这就是我的命吗?为何如此悲惨!紧接着脑海中又浮现出刚刚下车那一幕,未来的路似乎一片迷茫,根本无从想象。本想着进入部队后能够通过努力考取军校,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别说是考学了,能否顺利服完两年兵役而不沦为逃兵都是个未知数。倘若无法实现考学的愿望,那么只能如父亲所言,退伍回家继续念书。然而,这样的生活实在令他痛苦不堪,甚至宁愿一死了之。
思绪愈发混乱,恐惧也不断涌上心头,以至于惊出一身冷汗,背部和双腿更是湿漉漉的一片。在浑然不觉间,夜幕已然彻底降临。此刻,昏暗的车厢内偶尔会有几位列车员匆匆走过狭长的走廊。
当海鸥实在难以入眠的时候,他便会轻轻地走到一扇窗前,静静地斜倚在那里,眼神空洞地望向窗外,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此刻,夜幕如墨,漆黑一片,放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景象,让人不禁心生压抑和恐惧之感。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一座接着一座,宛如沉睡中的巨兽。而在这些群山之中,散落着许多小小的村落。这些村庄规模都不大,有些只有十几户人家聚居,有些则仅有两三户而已。它们大多依山而建,藏匿于半山腰之间。
目光所及之处,既不见宽阔的公路,亦未见高耸的楼房。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小平房,甚至还有简陋的茅草屋。从这一幕幕场景中可以看出,此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似乎颇为艰苦,说不定还比不上海鸥远在他乡的故乡呢!更令人诧异的是,众多村庄里竟然连一盏亮着的电灯都找寻不到,着实叫人摸不着头脑:究竟是尚未通电,还是村民们为了节省开支有意为之?更令海鸥心生怜悯的是,此地居民出行之艰难实在超乎想象。山峦连绵起伏无尽头,即便乘坐火车也要历经漫长时光方能抵达一座城镇。然而此地既无公路通行,亦无车辆可用,那么他们究竟如何前往城中呢?即便存在公路,驱车前往最近的城镇恐怕也需耗费相当长一段时间吧!这般景象着实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地方甚至比他故乡更为贫瘠苦寒。相较之下,海鸥不禁感慨往昔岁月原来竟也算是幸福美满。
如此这般,一行人茫然前行,数百公里路途转瞬即逝,终于抵达下一个大站——乌兰乌德站。此刻应已过午夜时分,时至凌晨十二点之后。紧接着,他们再次遭受如对待牲畜般粗暴待遇,被驱逐下车。这里简直太冷了!仿佛空气都已凝结成冰,寒风吹拂着身体,如刀割般刺痛。他们瑟瑟发抖地将所有能够穿上的衣物紧紧裹在身上,但依然无法抵御那刺骨的严寒。然而,此刻他们却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在地上蹦跶了,因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必须尽力展现出最好的一面,绝不能给这些领队留下任何不良印象,否则将来可能会遭到报复!
谁也说不准,如果表现不佳,进入部队后是否会遭受惩罚,甚至可能面临“秋后算账”的风险。一路走来,对于这些领导的素质,大家心里都有数。没办法,对方是大爷,而自己只是小喽啰。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是谨慎行事、以求自保更为明智。
尽管已是夜深人静的半夜时分,而且气候异常严寒,可此时的车站却并不显得冷清。前来迎接她们的领导人数竟然比他们还要多。放眼望去,整个车站满满当当都是身着军装的士兵。他们的领队情绪异常亢奋,当车门甫一开启时,领队便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下。看着他那令人作呕的模样,海鸥暗自思忖道:“看来他们总算是抵达目的地了。”
只见那位领队满脸喜色地与每一个人紧紧相拥,仿佛一个长久离家的游子终于寻得了归宿一般,但却显得虚伪做作且略带几分娘们儿气。毕竟只是短短接兵一两个月而已,用得着如此小题大做、故作姿态吗?况且接兵并非外出受苦受难,不过是当了一两个月的大爷罢了,如今归来反倒变得这般矫情!
这群“畜生”倒是颇为识趣,赶忙鱼贯而出并迅速列好队伍。有了之前在喀山站的经历,这一次情况明显好转许多,既未遭受责骂亦不曾受到批评。或许此次他们的确表现出色,又或者是由于时辰已晚,那些个领导们已然精疲力竭,再无余力对他们严加呵斥了。
此番流程甚是简明扼要,无非就是例行公事地点名、分组罢了。而他们,则再度被划分成了诸多小组。随后,众人再次踏上行程,但此次交通工具不再是火车,而是换成了卡车。在夜色的掩护下,这些卡车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
然而,这次乘坐卡车的经历却令人倍感崩溃。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他们本应得到更好的待遇,比如坐上一辆宽敞舒适的大巴车。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卡车上不仅没有座位,甚至连一点干草都没有。车厢内充斥着冰冷坚硬的铁块,只要稍微碰触一下车筐,那股寒意仿佛能瞬间穿透骨髓。再加上车顶仅有一块破旧不堪、四处漏风的篷布,使得车内温度愈发寒冷。
十几个人就这样挤在这个破烂不堪的车厢里。由于天色漆黑如墨,彼此之间根本无法看清对方的面容。为了抵御严寒,大家顾不得是否相识,纷纷紧紧相拥在一起,默默无语。此时此刻,没有人开口说话,或许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无奈和苦涩。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流下了泪水,反正海鸥确实哭了。若是换作今日,海鸥定会将那些虐待他们的家伙告上法庭。
这一路上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放眼望去满是尘土飞扬的土路,仿佛刚刚遭受过炮火猛烈袭击一般。卡车艰难地行驶着,伴随着剧烈的颠簸,似乎永远也看不到尽头。经过漫长的车程后,卡车最终缓缓停下,停在了一个宽敞的大院子里。
如此偏僻荒凉之地,远离尘世喧嚣,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接下来将过上与世隔绝般的生活。海鸥跳下卡车,目光立刻被一面鲜艳的红旗吸引住。抬头望去,发现楼房屋顶上方还高悬着一枚庄严的国徽。他暗自思忖:“这里想必就是我们前来报到的部队所在地了。”
此时此刻,所有的楼房都已熄灭灯光,显然大家早已进入梦乡,并未有人出来迎接这群初来乍到之人。按照惯例,众人纷纷下车整队集合,开始接受查人点名和分组安排。紧接着,几位老练的班长现身,各自带领几名新兵离去。
然而,这一次海鸥却一反常态,并没有如之前那般顺从乖巧。原因无他,就在刚才,领队竟然单独点了海鸥的名字,要求他跟随自己离开。但海鸥果断拒绝了领队的要求,并未跟随其一同前行。尽管领队特别叮嘱强调,甚至态度异常坚决,但海鸥心中清楚,这绝非什么好事情。毕竟在火车上时,这位领队曾向他索要钱财和香烟,而海鸥并未应允给予。到部队之后,这家伙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好好地收拾自己。海鸥心里暗自揣测着:“领队让我跟他一起走,难道是想找机会跟我算旧账?不行,我可不能就这么傻乎乎地往火坑里跳啊!”
于是乎,就在领队专心带路的时候,海鸥抓住时机,与身旁的一名老乡迅速交换了位置。由于天黑漆漆的一片,领队自然没能察觉到这一变故。就这样,他们一路朝着东边行进,最终抵达了宿舍楼。
值得庆幸的是,和海鸥一同被分配到同一个连队里的竟然还有一位老乡。这位老乡名叫苏超斯基,被安排进了一班,而海鸥则身处二班,两人恰好住在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