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缘尽半生 > 第6章 人间烟火最是暖

第6章 人间烟火最是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离寒假还有一个多月呢,但感觉一年又要过去了啊!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让人不禁感叹岁月匆匆。这个周末,兰芸决定回一趟爷爷奶奶家。自从上了高中以后,爸爸妈妈都是将她的生活费直接寄到爷爷奶奶家里。所以每个周末,她基本都会前往爷爷奶奶家领取生活费,而回老家探望外婆和妹妹的次数则相对较少。

    现在想来那时少回去看外婆和妹妹真的很不应该,可是那时的兰芸还没有那么的懂事。留守的她感觉自己太需要温暖和关怀,特别是这样多愁善感的雨季。

    奶奶家住在铁道边的一个老小区,小区左边不远是铁道。站在阳台就能看到铁道。

    “呜……呜……哐当,哐当”伴随着一阵刺耳的鸣笛声和金属撞击声,兰芸像只敏捷的猎豹一样,两步就从客厅跨到了阳台上。

    她静静地伫立在阳台边缘,目光紧盯着那列缓缓驶过的火车。每一节车厢都在她眼前掠过,仿佛是一部无声电影中的画面。火车的声音如雷贯耳,充斥着整个空间,让人不禁想起那些遥远的岁月。

    兰芸的目光被这列古老而富有年代感的绿皮车所吸引。它们似乎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从过去驶向未来。这些绿皮车曾经见证过多少人的离别与重逢,又承载过多少梦想和希望呢?

    望着渐行渐远的火车,兰芸的思绪也开始飘荡起来。她想象自己置身于其中,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赏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或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人,听他们讲述各自的人生经历;或许会有一段浪漫的邂逅,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火车依旧按照既定的轨道行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期待而改变方向。兰芸深知这一点,但她的内心却无法抑制地渴望着一种逃离,一种对现有生活的突破。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她的脸颊,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兰芸回过神来,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这份短暂的宁静与自由。她知道,无论多么美好的幻想,最终都要回归现实。但至少此刻,她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遐思。

    她看着快要闪过的车尾,那条一直延伸向远方的铁轨,她的心也跟着去了。她在想她长大会去哪?坐火车时不时也会从奶奶家路过。那些车上的旅客,他们是去打工?是回家?去旅游?还是去往某个实现理想的地方……

    奶奶家出门右转走一条铺满石子的路,大概就两百多米的距离就是甜城著名的沱江河

    沱江,长江上游支流。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甜城)、自贡市、富顺县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公里,称绵远河。从赵镇起至河口称沱江,长522公里。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其中岷江补给约占334。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867万千瓦。干流长年可通木船、机动船,中下游支流多已渠化。沱江流域森林覆被率仅61,为四川各河中最低者,沱江流域内有成都、重庆、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绵阳、遂宁、泸州等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人口密度之高冠于其他各河。沱江流域又是四川最大棉、蔗产地。

    这条河从甜城市里穿过把甜城市分为了两大区,兰芸在的高中在河的那一边。

    周末的午后兰芸都会陪爷爷奶奶去河边散步。那时附近的河边有几辆沙船在这里淘沙,有做沙子买卖的生意。也有一两条打鱼的小船,在这她看到了渔夫的鸬鹚抓鱼,忙碌的挖沙工人。

    走在河边的沙滩,像寻宝一样在沙子里挖找漂亮的鹅卵石。还记得以前存了几颗漂亮的鹅卵石,有的像小脚丫,有的像玉石那样半透明,颜色是淡淡的青绿,有些细稳。兰芸会当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不知道后来是什么时候它们都没有了。

    她还幻想着自己在沙子里挖出宝藏,捡到金沙,把自己埋在沙子里能不能长出另一个自己。她有好多的奇思妙想,一个小东西都能让她驻足赏玩很久。这时的她可不像一个高中生,看她还在沙子里玩。奶奶会宠溺的说“走了,我们再去前面看看,这么大了还玩小孩玩的。”

    她兴高采烈地把挖到的所谓宝石捧到奶奶面前,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就像是一个刚刚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一般。这种天真无邪、毫无保留的分享,仿佛让时光倒流回了那个纯真的童年时代。

    然而,在这看似幼稚的举动背后,却隐藏着她内心深处无法言喻的忧愁和烦恼。这些所谓的宝石,或许只是她用来逃避现实、掩盖痛苦的一种方式。它们成为了她心灵的寄托,给予了她片刻的慰藉,让她能够暂且忘却那些挥之不去的忧虑。

    每一次将宝石展示给奶奶时,她都能感受到一股短暂的轻松和愉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深知这种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可即便如此,她还是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让自己沉浸在那短暂而美好的幻象之中。

    每次回奶奶家她都会提前告诉奶奶,会把省下来的生活费给爷爷奶奶买些吃的,还会给奶奶买那种看起来暖暖的又不贵的毛毛鞋。而奶奶都会准备兰芸爱吃的土豆烧排骨。

    周末的早上奶奶也起得很早,奶奶说到兰芸去菜市场买点好菜给她做好吃的。

    乡镇的菜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正好赶上周末又恰逢集市日,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川流不息。有些人背着空空如也的背篓前往菜市场,准备购买各种新鲜的食材;而另一些人则手提肩扛着满满当当的蔬菜和其他物品返程回家。道路两旁传来阵阵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整个街道都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无处不是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

    前往集市的道路并不平坦,需穿越一条长长的铁轨,横跨两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再走下一段陡峭的斜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个热闹非凡的大菜市场坐落在众多房屋环绕而成的凹陷处,宛如一个巨大的盆子。这独特的地形使得集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交汇点。

    在这段路途上,奶奶有时会邂逅相识之人,彼此微笑着寒暄几句。每当这时,旁人总会满脸笑容地说道:“你孙女回来啦,快去买点好菜吧!”奶奶听闻后亦会乐呵呵地回应道:“好嘞,这就去买些孙女爱吃的。”这样简单而温馨的对话,仿佛成为了这条路上最美的风景。

    兰芸一路上一边挽着奶奶的胳膊,一边东看看西看看,走走停停。本来十分钟的路程走了半小时。看着街边琳琅满目的商品,或是背着背篓,或大包小包提着,或肩上扛着,挑着逛街的人和小贩。叫卖声,汽车喇叭声,音乐或是播放广告的声音。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此刻在兰芸心里这一切特别美好,人间烟火气十足。她的心里那些许落寞都被这份热闹填满。

    虽然每次赶集都是这样的场景,但兰芸并没觉得厌烦,觉得每次赶集都有新鲜感。看到好玩的会拉着奶奶一起去看看。反正时间还早。

    一路跟着人群停停走走,像是被推搡着一样,被那些可能出现的新鲜事物所吸引。

    “哇!今天赶集的人可真多呀,奶奶。”奶奶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一头黑银相间的发丝被梳理的很整齐,齐耳垂的利落发型。虽然衣服穿的有些厚,但也明显看得出来这是个很爱体面的老太太。

    在我的记忆当中,奶奶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善于交际、热爱热闹的人。她与邻里之间的关系相处得极为融洽,仿佛亲如一家。每当她去逛那个人声鼎沸、拥挤不堪的菜市场时,若是偶然间碰到了相熟的邻居或者友人,奶奶总是会停下脚步,热情地与对方打个招呼,聊上几句家长里短。有时候,这个简短的交流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但却能让奶奶的脸上洋溢出满足的笑容。那种笑容,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亲切;又好似夏日里的清风,凉爽而宜人。

    这里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活禽摊位,鸡、鸭、鹅、兔等各种家禽;还有贩卖海鲜水产的小贩们大声叫卖着新鲜的鱼虾鳝蛙;此外,色彩斑斓的时令水果和鲜嫩欲滴的蔬菜也摆满了货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除此之外,各类干活、日用杂货也是一应俱全,让人眼花缭乱。

    与城市的喧嚣繁华相比,这个小镇虽然显得朴素平凡一些,但却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来这里赶集的大多数都是周边乡村的居民,他们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热情地互相打着招呼,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最真实、最纯粹的生活气息,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而宁静。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日常必需品,还是那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都透露着一种质朴的美好。这里没有都市的浮躁和虚伪,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让人心生向往。

    奶奶和兰芸来到肉铺上挑了一块上好的排骨,卖肉的大叔笑着说“哟,大娘,这是您孙女呀?又来给孙女买排骨吃呀,今天这排骨您看好着呢,都是早上才杀的猪,保证好吃……”大叔呵呵一边笑说着一边切排骨,刀在他手里熟练的游动着。兰芸想到一个词“庖丁解牛”。

    买完排骨兰芸和奶奶又去买了土豆,青菜,水果等。买完东西这逛一下那瞅一眼,集市上的人都已陆续回家。奶奶一看时间,都快十一点了。兰芸拎着菜走在奶奶前面,偶尔转过头驻足等一下奶奶。

    回家的路上也是偶尔和熟人打着招呼,“今天买这么多好吃的呀,今天的菜好新鲜呀……”一路热闹的家。

    然后奶奶做饭,爷爷看电视喝茶嗑瓜子,兰芸帮奶奶洗洗菜,奶奶一边教她一些简单的菜的做法,只是口传还没实操呢呵呵。

    兰芸直勾勾地盯着奶奶从锅里盛出来的那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土豆烧排骨,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喉咙里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

    还没等她坐上桌,奶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色泽诱人、泛着油光的上好排骨,送到了她的嘴边。奶奶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轻声说道:“乖孙女,来尝尝看这味道怎么样?在学校里别太节俭了,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一点哦。”兰芸满心欢喜地接过奶奶递过来的排骨,一边小心翼翼地对着排骨吹气,让它稍微冷却一些,一边美滋滋地啃了起来。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土豆烧排骨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那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又或许是因为她就像一只小狗一样,天生就喜欢啃骨头吧。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感受到肉质的鲜嫩多汁,以及土豆的绵软香甜,这种美妙的滋味让她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一顿饭下来,兰芸和爷爷奶奶都吃得非常愉快。奶奶一直不停地给兰芸夹着排骨,嘴里还念叨着:“周末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奶奶做给你吃啊。”兰芸看着碗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排骨,心里暖暖的,但同时又感觉到一股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

    奶奶已经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那么硬朗。她不知道自己还能给孙女做多少次好吃的饭菜,所以每次兰芸回家,奶奶总是会想尽办法做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奶奶对兰芸深深的爱意和关怀。

    听到奶奶的话,兰芸突然觉得嘴里的排骨味道变得有些酸涩。她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情绪,强颜欢笑地说道:“爷爷奶奶一定会长命百岁的!”然而,在这句话说出口之后,她的心里又涌起了一丝无法言说的焦虑。

    她开始思考起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生命如此脆弱,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她希望爷爷奶奶能够健康长寿,但是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原本就多虑的兰芸感到更加不安和彷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兰芸决定要好好珍惜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她要多陪陪他们,听他们讲述那些过去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同时,她也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让爷爷奶奶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毕竟,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活着,更在于我们如何去度过每一天,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并留下美好的回忆。

    多年过去了,岁月如梭,世事变迁,然而她心中那份对土豆烧排骨的喜爱却始终未曾改变。那不仅仅是一道菜品,更是她与奶奶之间深深的情感纽带。

    奶奶擅长烹饪各种美食,而土豆烧排骨不过是其中之一。然而,正是这道平凡无奇的家常菜,承载着她无尽的思念与眷恋。每当闻到那熟悉的香气、品尝到那浓郁的味道时,奶奶的身影便会浮现在眼前,温暖的笑容仿佛从未离去。

    每一口土豆烧排骨都带着奶奶的爱与关怀,成为了她心灵深处最珍贵的回忆。无论是在忙碌的日子里还是闲暇时光中,只要一想起这道菜,她就会陷入对奶奶的深深怀念之中。那种亲切的感觉如同一股清泉涌上心头,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即使如今奶奶已经不在身边,但这份记忆将永远铭刻在她心底。土豆烧排骨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她能够时刻回味那些温馨美好的瞬间,并将这份思念延续下去。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份永恒的情感寄托,见证了她与奶奶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