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张角之女,乱世女贼 > 第76章 赚钱的门路不止一条

第76章 赚钱的门路不止一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黄炳额头冒出冷汗,顺着话回了一句,可话音刚落,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又吓得连忙改口。

    “不不不不是!您怎么可能是妖女呢。

    谁要敢这么诽谤您,在下第一个不答应!”

    黄炳躬着身,脸上挤出一副谄媚的笑容。

    “黄主簿,这上面的条令,若是有不对的,你可以尽管提意见。

    只是山寨若想要延续下去,就必须施行,才不会为外人所欺。

    宁虽不才,却也知道,如今大汉的制度,已经是烂透了,并不适合当今的天下。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制度,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天下。”

    张宁虽然知道对方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在说,不过黄炳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主簿。

    他对于政务,以及治政之术比她更符合这个时代,经验也更加充足一些。

    因此,在这些问题上,张宁并没与乾坤独断,而是想要听取他的意见。

    黄炳沉默了,这些话在他听来,也能感受到张宁对他的重视。

    想他一个小小的主簿,现在竟然有权力插手制定政令。

    虽然不过是在这小小的黑风寨,却也是管理着数万百姓。

    认真思考了许久后,黄炳恢复了文人的神采,躬身抱拳。

    “圣女,在下以为,若是要将山寨目前的制度改变,绝非一朝一夕。

    若依此法行事,流民会大量涌入,短时间内我山寨粮草势必亏空。

    圣女虽早就失去士人之心,可此举会让他们更加的憎恨您。

    不如采取一个折中的法子,凡入山寨者。

    耕种三年以上,山寨将依照家中人口分地,一人五亩,行三十税一制。

    此举,不仅可以激励百姓耕种,也不使山寨粮草大量流失,影响圣女的黄天大计。”

    听完黄炳所说的话,张宁默默思考了一会儿。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因为她的方案,已经算是严重动了士人阶级的利益。

    明朝学士朱升,曾经对明太祖朱元璋提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

    意思就是要朱元璋首先巩固自己的统治,保存实力,发展经济,低调行事,不要出头,避开锋芒,暗中扩大势力。

    其中低调二字最为关键,如果施行这条政令,无疑是高调行事,公然对大汉宣战。

    以张宁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撼动汉庭。

    士人与朝廷若是被她激的同仇敌忾,这股力量还是很可怕的。

    黄炳的法子或有取巧,因为他可能不相信自己日后能够对抗汉庭,所以说了三年之期。

    可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想到这里,张宁不由面色正了正,躬身抱拳朝着对方一揖。

    “宁多谢先生赐教,此事是宁过于心急了。”

    先生?

    乍一听到‘先生’一词,黄炳也不由得愣住了。

    眼前这个被他在心底里骂过无数次妖女的少女,竟然也会听他的话,还叫自己为先生。

    这样礼遇对于黄炳来说还算是第一次,一时之间,心中竟然还有一丝小感动。

    “圣女言重了,这不过是在下的职责罢了。”黄炳谦虚的回了一礼。

    “不,先生说的很对。”张宁嫣然一笑,“日后宁若有不当之处,也还望黄主簿能多多提醒。”

    “在下遵命。”黄炳此时吃不准张宁是什么心态,只是如平日般顺从的应下。

    恰逢此时,议事厅外缓缓走进一人。

    只见其头戴玉冠,一身锦衣华服,腰间挂着一个粉色小香包,脸上傅粉,连带着空气中都带着刺鼻的香气。

    “参见圣女。”

    陈平脸上带着笑容,施礼间,还能看见他右手上戴着的两只翠绿色的大扳指。

    此刻的他没有了以往怯懦的样子,反倒充满着一副成功商人的气息。

    这样的打扮当然也是张宁授意,而刻意为之。

    既然是做生意,那就不能露了马脚。

    所幸陈平学得很快,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对于商贾之道的理解,有了极大的长进。

    “陈兄不必多礼。”张宁也微微欠身作揖,对于陈平父子,她还是心怀感激的。

    因此平日称呼,也是以兄尊称。

    “圣女,此乃是近日与甄家通商的账本,还请圣女过目。”

    陈平说着,从胸口掏出一本由牛皮纸包着的账本。

    他现在已经全掌商事,不过依旧是将每个月的账册交由张宁查看。

    “最近的盐价比上个月低了一成?”看着上面的账目,张宁微微皱起了眉头,不由发问。

    “是,盐价确实低了,不过这算是正常的浮动而已。”陈平抿了抿嘴,解释道:“这些时日,来渤海通商的商贾越来越多。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甄太守便将盐价下调了些许。”

    “哦?”张宁闻言好奇心不由得被勾起来了,笑着问道:“不知来渤海通商的,是那些人?”

    陈平掰着手指头,“有徐州的糜家,河东的卫家,荆州的蔡家……”

    之前在渤海与甄逸交谈的时候,张宁曾经有意无意的诈了对方几句。

    听了陈平的话,她觉得眼下是该兑现自己先前的“承诺”了。

    由于人手的扩张,张宁除了纺织坊与炼铁坊之外,必须思考推广新的商品了。

    不过,该卖什么好呢?

    张宁并没有指望赚百姓的钱,既然不能赚百姓的钱,那就只能卖奢侈品了。

    这个时代的奢侈品……

    有了!

    张宁脑中灵光一闪,她可以就地取材,制造玻璃啊!

    因为玻璃的熔炼,最需要的是燃料,太行山的矿脉,就是燃料,可以就近取材。

    虽然玻璃在现代随处可见,不值什么钱。

    可是在古代,玻璃是比金玉都值钱的宝贝,比珠玉的地位更高。

    虽然西周时期,便已然有了制造玻璃的技术,而且也很成熟。

    不过那些铅钡玻璃,这跟西方的“钠钙玻璃”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绚丽多彩,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质量轻、不耐高温,骤然遇到高温很容易破裂。

    所以那时的铅钡玻璃只有小型装饰品,以珠子、挂件为主。

    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剑”,其剑格两面其实有镶嵌着含有较多小气泡的浅蓝色玻璃。

    这上面的玻璃块不含铅,只算是钾玻璃。

    战国最有名的玻璃器就是蜻蜓眼了,真正意义上的铅钡玻璃就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

    还有玻璃璧,玻璃剑饰,玻璃印章等。

    等真正玻璃器物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候,还得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到了清朝,玻璃的制作技术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制造玻璃这条路子,是可行的。

    想到这里,张宁又看向了黄炳,“黄主簿,最近招募的流民里面,工匠有多少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