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逆流而上:祁同伟的正义重生 > 第21章 从蜕变到璀璨

第21章 从蜕变到璀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郭天书记出院了,阳光洒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带来了一丝暖意。他迈着有些蹒跚的步伐,来到了杨河沟新建桥上。这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在河面上,将两岸的村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桥上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郭书记站在桥头,远望着忙碌的村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这时,他听到了一旁村民们的议论声。

    “新建的桥太方便了,大大降低了以往的路程和过河的风险,我要给镇上送块‘光荣匾’,”一个村民兴奋地说道。

    “是啊,这可是咱们镇的骄傲啊!”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郭书记心中一动,不禁回想起这些年杨河镇的变化。他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杨河镇更加美好的未来。

    乔裕来到杨山镇作实地考察,巧遇几十年没见的好朋友曾经的老师,心情格外的激动。乔总表示:“我来实地考察一下铁矿的情况。听说这里有铁矿,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开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我一定支持到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乔裕对杨河镇的铁矿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带领着一群勘探工程师……每一处都留下了他认真细致的身影。经过考察,乔裕对杨河镇的铁矿储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初步估计这座铁矿可以采掘30年之久,而且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乔裕回到镇上后,祁同伟立刻召集了镇政府的干部们开会。让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考察结果以及铁矿开发的计划。他表示开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到底。他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将镇政府的债务转换成对铁矿的投资,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债务问题,又可以促进铁矿的开发。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祁同伟和郭书记也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学校的教室倒塌了!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愤怒。郭天更是怒发冲冠,他大声怒斥道:“这是学校!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这是豆腐渣工程!把这个人查出来,我一定要亲自把他送进监狱!”

    经过调查得知原来是其中的两个镇干部和包工头吃了回扣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镇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将这两个人绳之以法,并重新修建了学校。

    在乔裕的支持下,杨山镇的铁矿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他们采用了最新的勘测技术重新评估了铁矿的储量,并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经过2年的努力,杨河镇的铁矿已经成为了杨田县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郭天为了镇里的工作积劳成疾,终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当他离世的消息传来时,祁同伟止不住的泪水淌了下来,声音哽咽地说道:“郭书记,您帮我写的材料还没完成,您就走了……”

    然而悲痛并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在祁同伟和镇政府干部的努力下,大桥建成加深了镇政府与村民的联系;铁矿也继续发展成为了杨田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杨山镇也开始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他们植树造林、修建公园、整治河道……使得整个镇子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最终杨河镇初步建成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社会主义新乡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成为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祁同伟,作为这个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满足。同年,他也被任命为中共杨田县委常委、副县长,继续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杨华,则接任了杨山镇的工作,成为了新的镇长。他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祁同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杨山镇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阳光斜斜地洒在杨河镇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也在为祁同伟的离去而感伤。他站在镇口,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感慨。回望这片他深爱的土地,那些熟悉的面孔、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些欢声笑语,都仿佛在这一刻凝聚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

    村民们得知祁同伟要离开的消息后,纷纷自发地走出家门,来到镇口为他送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舍和感激,手中提着自家种的水果、蔬菜,还有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充满了对他深深的祝福和感激。

    “镇长,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李大妈紧紧地握着祁同伟的手,眼眶泛红。

    “是啊,我会的。”祁同伟微笑着回应,心中却充满了酸楚。这些年,他和村民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共同见证了杨河镇的蜕变。如今,他要离开了,心中的感慨无法用言语表达。

    “镇长,您放心,我们会继续努力,把杨河镇建设得更好!”杨华坚定地说道。

    “对,我相信你们。”祁同伟拍了拍杨华的肩膀,眼中闪烁着信任的光芒。这些年轻的村民们,是杨山镇的未来和希望。他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杨河镇一定会更加美好。

    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有的拉着祁同伟的手,有的拥抱他,还有的默默地站在一旁,用眼神表达着他们的不舍和感激。这一刻,祁同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他知道,这些村民不仅是他的朋友和伙伴,更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好了,大家别送了。”祁同伟挥了挥手,试图平复心中的情绪,“我会想念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希望我们未来还能有机会再相见。”

    他转过身,踏上了离去的路。身后,是村民们深情的目光和不舍的呼喊声。他知道,这些声音将永远伴随着他,杨山镇这3年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