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开禁(20)
刘汉章从大地主李润身家一出来,心中就像被一块巨石压着一样沉重无比,好不懊丧。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堂堂的地主,表面上斯斯文文,道貌岸然,和蔼可亲,内心里竟然如此阴险狡诈、卑鄙无耻。
回想起刚才和李润身的会面,刘汉章感到一阵后怕。这个地主平日里欺压百姓,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而当自己前来商讨事情的时候,李润身却表面上装出一副和善的模样,背地里却暗耍手段,巧使圈套,妄图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
刘汉章越想越气,不禁感叹:“没想到地主就是地主啊,算计穷困百姓时,那是能算到骨子里去,真是本性难移,德行卑鄙。”这样的人,怎么配拥有那么多的财富和权力呢?自打后龙风水禁地开禁以来,他们得到了多少好处,享受了多少恩惠,剥削和压榨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无计无数,还不满足。看来,他们的存在,简直就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
刘汉章决定,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绝不能再让这些卑鄙小人得逞。同时,他也要努力改变这种不公的现状,为穷苦百姓谋福祉,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便是迅速让众多租地的佃户们擦亮双眼,看清那些地主们的丑恶真面目。若想要通过与地主们协商来解决减租的难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别看那地主李润身口头上已经答应将租子减半收取,但他却执意要从明年才开始实施,这显然是在敷衍或者拖延时间。对于这种无理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妥协。动员大家必须团结一心,坚定的主张从此刻起便实行减租政策,如若不然,我们索性就全面拒绝交租。
刘世玉看到儿子汉章这些天来,一直东奔西走,抛家舍业,人也疲惫不堪了,减租效果却很难实现。于是,劝汉章罢手吧,如果再这样斗下去,唯恐遭人暗算,别跟王占永似的遭坏人陷害。
汉章并不这样想,他深深地意识到,如今的地主阶级已经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转变。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悄无声息中慢慢发生着。汉章坚信,只要我们能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将广大贫苦百姓紧密团结在一起,那么就一定能够汇聚起一股强大的斗争力量。这股力量将会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抵御一切反动势力的进攻。胜利或许不会立刻到来,但它必然会降临,而且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
刘世玉那一辈人和下一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所接触到的观念都大相径庭。这种时间跨度和思想代沟是前所未见的,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重大变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两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方面都可能产生冲突和碰撞。这不仅给个人带来了挑战,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需要更多地理解、包容和沟通,以促进不同代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地主强行收租与佃户抗租之间的剧烈矛盾终于爆发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然而,对于北区的老庄家来说,却是个令人忧心忡忡的日子。原来,大地主李润身家的大总管带着几个狗腿子气势汹汹地来到这里催租。
老庄作为一家之主,赶忙出来迎接。他满脸堆笑地对大总管说道:“实在不好意思啊,大总管,今年新打的粮食还没完全晾干呢,能不能宽限几天,等晾好了一定马上交租。”
大总管却丝毫不为所动,冷漠地回应道:“不行!今天必须交租,而且按照规矩,还要扣除百分之十的水分。”老庄听后心里一惊,这可不是小数目啊!他连忙解释道:“大总管,这扣除的水分也太多了吧?我们都是实诚人,绝不会故意拖延或者少交租的,请您再通融通融。”
然而,大总管根本不听老庄的辩解,态度越发强硬起来。老庄也不甘示弱,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发生了口角。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庄家的大儿子庄福林恰好回到家中。他得知事情经过后,毫不畏惧地站出来说道:“大总管,您也看到了,今年的收成确实不好。如果按照正常租子来交,我们家恐怕连饭都吃不上了。所以,我提议今年的租子减半,这样大家都能过得去。”
大总管瞪了庄福林一眼,冷笑道:“哼!你以为你说了算吗?今年绝对不可能减租,要减也是明年的事!”说完,他转身带着那几个狗腿子扬长而去。
老庄和庄福林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无奈与愤怒。这些可憎的地主们,眼中只有自身的利益,对于老百姓的生死漠不关心。老庄和庄福林咬牙切齿地暗自发誓,他们迟早有一天会挣脱这悲惨的命运枷锁……
他们深知,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奋斗。老庄握紧拳头,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在向那遥不可及的未来宣战;庄福林则默默地凝视远方,心中燃烧起一团不屈的火焰。他们明白,这条路崎岖不平,但只要心中怀揣希望,勇往直前,终有一日能够实现自由和平等的理想。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老庄和庄福林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挑战权贵,为广大受压迫的百姓谋福祉。他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驱散黑暗。虽然此刻的他们还显得渺小无力,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必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刘汉章得知消息后,心情沉重地意识到,地主收租的行动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他深知这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沉重的负担和生活的艰难。然而,令他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庄福林竟然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与地主收租的管家展开了首次激烈冲突。
这场冲突仿佛成为了一个信号,一个胜利即将到来的前奏。庄福林以他的勇气和决心,挑战着地主的权威,展现出了农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他的行为激励着周围的人们,让他们看到了反抗的可能性。
刘汉章不禁对庄福林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明白,这种敢于直面权势、捍卫自身利益的勇气并非轻易可得。庄福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平民树立起了榜样,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汉章相信,这样的冲突将会越来越多,而每一次的抗争都将为最终的胜利积累力量。他坚信,只要农民们团结一心,坚持不懈地斗争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压迫,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光明未来。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觉醒过来,他们才能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地主阶级展开激烈的抗争。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实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力量将会不断壮大,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而那些曾经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地主们,也将在这股洪流面前瑟瑟发抖,最终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刘汉章深知仅凭一己之力很难与地主阶级抗衡,于是他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比如佃户庄福林这样的进步分子。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和活力,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有着强烈的不满。
刘汉章积极组织他们,让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他明白,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实现对抗租斗争的胜利。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刘汉章带领着这些新青年,不断深入到各个佃户家中进行串联。他们与佃户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诉求,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抗租的认识。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佃户开始觉醒,他们意识到抗租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争取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思想的传播犹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趋势。
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抗租运动如燎原之势展开。佃户们纷纷加入其中,他们的声音变得愈发响亮,他们的行动也变得愈发坚定。一场轰轰烈烈的抗争就此拉开序幕……
北区以庄福林为首脑核心,影响力辐射至周围北水泉、红梅寺、土城头、平安堡和北营房等地;南区则以张立国为核心领袖,势力范围涵盖了南土门、红石垃、杨树湾以及南双洞一带。这种形势犹如一张大网,将整个区域紧密包围,呈现出南北夹击之势。在这紧张激烈的氛围下,一场有组织、有明确目标且井然有序的抗租运动正悄然展开。
就在这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抗争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之际,大地主李润身仿佛也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他那双狡黠而锐利的眼睛,开始紧盯着风起云涌的局势,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
于是,李润身紧急召集了各个片区的地主们,秘密地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农民们日益高涨的抗租浪潮。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地主们,此刻却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他们深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恐怕自己的利益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个充满紧张气氛的聚会上,地主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的主张用强硬手段镇压农民,有的则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然而,李润身却始终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更深远的计划。
终于,在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之后,李润身缓缓开口说道:“诸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要保住我们的土地和财富,又不能让农民们得逞。”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接着,李润身详细地阐述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想法。他目光锐利,语气坚定地说道:“单纯依靠武力去镇压那些农民,绝不会是一个长久的办法。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很有可能会激起农民们更强烈的反抗情绪。到那时,局面恐怕就会变得难以控制了!”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下去:“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更具策略性的手段才行。比如说,可以巧妙地利用家族的势力,与官府相互勾结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从内部去瓦解农民们的团结,让他们彼此产生矛盾和分歧……”
李润身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地主们都不禁连连点头,表示十分赞同。他们心里清楚,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局势,那么他们自身的利益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于是,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这些地主们最终决定按照李润身所提出的计划来行事。他们准备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与那些敢于反抗地租的农民们一决高下……
斗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如果选择逃避或者屈服,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被宰割的命运,最终走向绝路。然而,刘汉章和庄福林等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他们深知一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雨即将席卷而来。于是,他们相互告诫,提醒彼此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并且也要讲究策略,讲究斗争的方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