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开禁(7)
北平“天丰益”镇基局在兴龙山下设置的中央后苗圃木材交易站里热闹非凡,车水马龙。自打“后龙风水禁地”开禁后,各地商贾来到这里买卖木材的几乎天天络绎不绝。他们的生意红火,非常兴隆,财源滚滚,日进斗金,令人羡慕不已。
李占山在收购站里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热火朝天,仿佛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一样。他的脚步几乎没有一刻停歇,仿佛与地面黏在一起一般,忙碌得甚至无暇顾及其他事情。而他之所以如此繁忙,是因为他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作为&34;天丰益&34;镇基局派遣到兴龙山木材交易站的总督,他需要全权负责这里的木材购销和运输工作。在这个行业中,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份责任及其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和闪失。
在兴龙山脚下最为热闹喧嚣、车水马龙的黄金地段,首屈一指的热门生意当属当地原始森林里那些木材的交易活动了。
这里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木材商人和买家,他们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频繁忙碌地互相讨价还价,像一个大集市,使得整个市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些原始森林中的木材种类繁多,盛产有针叶林、阔叶林;著名品种有落叶松、柏木、老檀、蒙古栎、云杉、白桦、紫椴、水曲柳等等,木材品质上乘。有的木材笔直挺拔,纹理美观;有的则呈现出独特的形状和色彩,令人赞叹不已。它们被运往全国各地,用于建设建筑、家具制造以及艺术创作等领域。
在这个繁忙的木材交易市场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商业大战。买卖双方都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争取在交易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同时,这里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中心,各种关于木材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行情都会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
兴龙山下的木材交易不仅繁荣了当地经济,也为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和致富途径。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努力,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从禁地开禁以来,原本荒芜一片、无人问津的土地,突然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伴随着这一变化,一个全新的行业应运而生,并迅速火爆——那便是开垦荒地和耕种、租赁业务。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人们纷纷涌入这片曾经被视为禁忌之地的领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开拓出一片片肥沃的良田。他们或独自一人,或组成团队,带着工具和种子,深入广阔的荒野,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开垦、开荒、农耕之旅。
这些勇敢的开拓者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各种未知的危险和困难。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
与此同时,一些有眼光的商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涉足开垦、耕种与租赁业务。他们将开垦好的土地租给那些想要尝试农业种植但又缺乏经验和资金的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自己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
这种模式既满足了那些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人的需求,又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使得整个行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天丰益在这里的生意主要依赖于两大板块。起初,给他们划定了三大区域——北区、东区和中央区,并获得了 900 顷土地的开垦权。令人惊讶的是,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些土地就全部被租赁出去,获得丰厚的租金或租粮。尝到甜头后,紧接着,他们又成功地增加了西区和南区共计 800 顷土地,这一举动使得天丰益一跃成为这个地方的开发巨头。
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里,天丰益镇基局这家企业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闪耀在北平一带,而其副总办杨曙江和刘象舟更是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两位商业精英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成功地将天丰益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如今,杨曙江和刘象舟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他们的财富在短短几年内如滚雪球般增长。他们腰缠万贯,声名远扬,成为了业界的传奇人物。
然而,这一切并非偶然。多年来,他们默默耕耘,不断努力,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和对商机的精准把握。正是这种执着与专注,使得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
现在,他们站在巅峰之上,回首往昔,心中充满感慨。但他们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去征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商业神话。
俗话说得好:“树大必招风。”那个一直对天丰益繁荣昌盛虎视眈眈的“协记局”老板钱老训以及大地主李润身、张振岭等人,早就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垂涎三尺了。他们设立在兴龙山东北部的土城头收租站,同样不容忽视,几年光景,他们不仅成功开发了五百顷肥沃的土地,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此外,他们的木材生意也是异常红火,这让他们不再满足于扮演配角的角色,而是渴望战胜对方,成为真正的老大。
所以,北平段祺瑞手下的钱老训、李润身、张振岭他们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强行挤进兴龙山下的中央区域,与天丰益一决高下。回想起上次在雾灵山脚下苗榆桶,试图拦截向天丰益输送木材的马车却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自己精心培养的“黑衣队”也遭受重创,这让他们一直以来都心怀不满、耿耿于怀。
初夏的夜晚,月色被乌云遮挡得严严实实,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天空中的乌云在不断翻滚着,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在天丰益兴龙山木材储料场里,堆积如山的各种木材,宛如一座巨大的黑山,给人一种阴森森、冷嗖嗖的一种感觉。
这些木材种类繁多,有粗壮的原木以及各种规格的木板等等。它们无序地堆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小山丘”。在这片黑暗中,这些木材显得格外突出,它们黢黑黢黑的外表,让人不禁感受到一丝恐惧和不安。
站在远处望去,这座“木材山”就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它那庞大的身躯透露出一股威严和神秘,让人不敢轻易靠近。而走近一看,每一根木材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那是来自大自然的清香味道。然而,就在这样的夜晚,这种气息却带着几分诡异,使得整个储料场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神秘气氛。
后半夜三点,正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也是人们沉浸在梦乡之中最香甜的时候。此刻,整个世界仿佛都被一层宁静的薄纱所笼罩,只有微弱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照亮着周围的一切。然而,即使是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两个负责值夜看守储木场的护卫雇员,也无法抵挡困意的侵袭。他们像往常一样,忍不住回到了板棚里,找个舒适的角落躺下,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而与此同时,在储木场外的黑暗角落里,有两个鬼鬼祟祟的黑影正悄然隐隐约约出现。他们身穿着黑色的夜行衣,脚步轻盈,动作敏捷,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没有发出任何声响,这两个黑影如同幽灵一般,悄悄地潜入了储木场。他们的行动如此谨慎,显然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没过多久,储木场的北边和东边各自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它们犹如两颗流星一般,以极快的速度冲进了木料场之中。刹那间,整个木料场被熊熊烈火所笼罩,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形成了一片十分壮观的火海。那炽热的火焰不断升腾,仿佛要将天空都点燃一般。伴随着火势的加剧,“噼噼啪啪”的燃烧爆裂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仿佛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交响乐演奏。那声音震耳欲聋,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黎明前夕,本应该是一夜之中最为黑暗的时候,但今晚,那片漆黑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火光,直冲云霄,照亮了半空中的每一个角落。这炽热的火焰,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点燃一般,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伴随着火光而来的,还有一股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热浪,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无情地炙烤着兴龙山及其周边地区。人们在睡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浪惊醒,茫然无措地望着眼前的突发景象,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这样的烈火实在是太过庞大和猛烈了!仿佛是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人们匆匆赶来,却只能远远地望着那火苗窜得老高的火势,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任凭他们如何努力,也无法靠近这熊熊燃烧的火焰,更无从下手去扑灭它。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大火逐渐蔓延开来,将一切打着旋都卷入其中。
天丰益镇基局驻兴龙山的总办李占山,此时正满脸泪水的坐在距离大火最近的地方。熊熊燃烧的火焰将他的脸庞映照成紫红色,滚滚热浪无情地烘烤着他,但他却像雕塑一般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知觉和感觉。
热烘烘的汗水如泉涌般顺着他的额头滑落,然后汇聚成大颗大颗的汗珠,沿着下巴颏一滴滴地跌落下来,砸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然而,他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只是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那片被熊熊烈火吞噬的景象,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茫然和无助的状态之中。
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眼前的大火让他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可他却无法挪动脚步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他只能默默地坐在那里,任由泪水与汗水交织并相融在一起,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熊熊烈火在不断地燃烧着,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掉一般。那火势极其凶猛,犹如一头愤怒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天空咆哮着。火焰的高温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扭曲起来,热浪滚滚袭来,让人窒息,令其喘不过气来。
就这样,这场大火已经持续了一整天,但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它像是一个无法被扑灭的恶魔,无情地肆虐着一切。火苗不断地跳跃着,舔舐着周围的物体,将它们烧成灰烬。附近的树木、房屋……所有的东西都在这片火海中毁于一旦。
人们望着这片肆虐的火海,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们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扑灭大火,但都无济于事。
夜晚又来临了,大火继续燃烧着,似乎永远不会停歇。它照亮了整个夜空,让原本黑暗的夜晚,变得如同白昼一般。那火光冲天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了末日的场景。在这片火海中,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无力抵抗自然的力量。
大火惊动了天丰益副总办杨曙江、刘象舟二人,他们都赶来现场,面对眼前这种失控局面,他们也是束手无策。眼瞅着继续燃烧,却无从下手施救。
一场大火,几家悲伤几家欢笑。
与此同时,在兴龙山下的另一个角落里,几个人正在兴高采烈的欢呼雀跃着,手中的酒杯碰得脆响。他们在一起饮酒,庆祝这场胜利,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和兴奋。
他们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