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民心
大周八皇子封王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秦寻雪亲自选定了钦天监送上来的良辰吉日,无视了所有反对的声音,强硬要求礼部按照亲王礼制去准备此次封王的礼仪,时辰不长,只要周泽年上朝朝拜小皇帝便算礼成。
偏偏秦寻雪要大办周泽年的及冠礼,要礼部准备宴席,虽说只在宫内准备,本不是礼部的事,但秦太后已经发了话,谁敢不从?故而,小王尚书顶着一脸的绝望和悲壮领了命,感觉自己做完这些事后怕不是就要辞官了。
这件事不仅在朝野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传到民间时亦然激起了百姓的质疑和讨论。虽然近些年秦太后颁布的政令改善了不少民生,秦太后在百姓之中的名望也日益增加,不少人也渐渐忘却了秦寻雪上位之初在京中散布的为爱弑君的谣言。但为了引起世家的骚乱,秦寻雪对大周质子如今是秦太后的脔宠一事推波助澜,这种香艳之事总是传得很快,纵然背后没有齐雅韵的助推,也会让百姓们知晓此事。偏偏就是这件事勾起了久远的谣言,秦寻雪洗白一些的形象急转直下,如今封王的旨意一下,虽然是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达的圣旨,但稍微被有心人一煽动,再无知的百姓也会知晓此事与秦太后脱不了干系。
封王的旨意不但让朝野震惊,百姓也是议论纷纷,就算是个无名小卒封王也不至于引起那么大的反对情绪,只是因着周泽年是大周送来的质子,代表的是当初两国交战,大齐的胜利。战败的国家的质子本就是一种战利品,一种胜利的炫耀,只是挂着质子的名号,身份上还是他国的皇子,但两国交恶已久,大齐的百姓自然不能接受大周的皇子在大齐封王,虽说旨意上写得清清楚楚,大周八皇子只是有了封号,食邑、封地和府邸等物皆不赐,相当于只赏赐了虚名和地位,实际上什么也没有。
但百姓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大周的皇子在大齐封了王,经儒生解释还知道给的封号“荣”是个顶顶好的封号,自然要闹一闹的。
秦寻雪不欲解释,或者说她就是故意的。虽然为周泽年封王一事她有着自己的私心,不单单是因为同周明帝的交易。她想要周泽年无需顶着质子的名号在大齐再生活这么些年,同样也是为了给世家兴风作浪的机会。
但秦静芷可不管这些。在她眼中激起百姓的怒火这件事是不必要的。无论秦寻雪是否想要世家进一步有所行动,都不该把好不容易洗白的形象再次抹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静芷深知百姓的喜恶的重要。既然秦寻雪不管,那她来管便是。只要她和齐雅韵在京中,世家便不会有借着百姓的由头兴风作浪的机会。
两人倒是一拍即合,悄悄散布出去秦寻雪这么做是为了两国和平,装模作样给大周使臣看的谣言。她们着重说明了周泽年除了封号一无所有的事,模糊了重点,假装这不过是秦寻雪一时兴起做的事,待到大周使臣离京,大抵是要褫夺周泽年的封号和身份的。
至于秦寻雪会不会这么做,齐雅韵和秦静芷是不管的。左右日后不这么做她们再替秦寻雪想个理由便是了。
这件事秦静芷做起来并没有掩饰踪迹,谢逸投靠了世家,但她还没有,秦寻雪只要她贪图享乐,想要留在京都,并未要求秦静芷同她断绝关系。齐雅韵倒是隐了身,半点痕迹都没有沾染。
事情的走向没有随着秦寻雪的计划发展,负责此事的人自然是要告知秦寻雪的。黑骑卫的人动作很快,不过四五日查到是秦静芷出的手时便直接上报了秦寻雪。
向秦寻雪禀告时正是一个阴雨天。秦寻雪坐在书案后,眉眼倦怠地翻看着递上来的奏折,不少奏折散落在地,可见今日大齐主人的心情不佳。
今日汇报此事的是黑骑卫第五队的小队长,性情冷硬刚直,汇报时也是一板一眼的,没注意上首的秦太后今日心情如何。
秦寻雪并不在意地应了一声:“秦静芷插手了?那便难办了。这件事还不值得我多派人手去做。那便算了,左右不过是件小事。”
五队的小队长诺了一声,便打算老老实实退下。秦寻雪却冷声唤住了他。
“把这些奏折带出去烧了,是些不重要的内容,无所谓要不要回复。”
这些奏折的内容无外乎是弹劾周泽年封王一事于礼不合的,即使当朝没有人敢说什么,但郑奕上了一道请秦太后降低周泽年封王的规格的奏折。因着郑奕是标准的太后党,郑奕上了这道奏折,言官便蜂拥而至,明里暗里指责秦太后此事做得不对。
五队的小队长名唤云墨,名字很温柔,但实际上是个冷硬的高大男子。
此刻,听到秦太后的话,云墨有些吃惊地抬起头,即使面上覆着漆黑的面具,亦然能看出其惊讶。
“娘娘,此事交由黑骑卫处理,是否有些……”于礼不合这几个字被云墨吞了下去,他并非全无脑子,知晓秦太后此时大抵是不想听见这几个字的。
按理来说,这件事是不该由黑骑卫处理的。奏折是很重要的,即使是秦太后,寻常碰上不合己意的奏折,不想随意处置言官时,也不会随意销毁,只会选择扣留相关奏折,留中不发,日子久了便由司礼监销毁。
秦太后不遵礼教,但这种事上还是不会含糊,留着丢给司礼监,眼不见为净是常见的态度。
但封王一事秦太后太过坚持,容不得他人多言,做出这种举动亦然是在替周泽年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