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全家福
凌知星正提着水桶往水缸中倒水,水泻入水缸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正心中默默计算着还需要多少桶水才能填满时,一声呼喊打断了他的思绪。
凌知星闻声抬起头,知道,一定是儿子回来了。他放下手中的水桶,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
前些日子,凌知星因为一些事情在湘潭城耽搁了好几天。等他回到乡衙时,却听到凌青云不知为何陷入了昏迷状态。他来不及多想,连忙向刘乡丞说明家中有急事,匆匆忙忙赶回了家。
当他踏进家门的时候,却发现家里并没有凌青云的身影。一打听,得知凌青云已经醒来几日,今日和凌青稹一起出门玩耍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凌知星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说起凌青云能在乡衙当差,其实这都是罗湘云的主意。当初,也是罗湘云想方设法,才为凌知星争取到了这份差事。
这在乡衙当差虽说可以抵扣凌家的徭役,但既然已经抵了徭役,那么乡衙当差的人,除了刘乡丞以外,其他人均被县衙登记造册,但实际上却是没有俸禄的。尽管乡衙当差没有工资,但仅仅是在建宁乡镇内,就有数十家商铺,还有淦田码头,每天都会有船只来往,因此,份子钱和常例钱绝不会少。凌知星除了留下自己所需的开销外,所积攒下来的银子全部交给母亲罗湘云保管,即使是他的妻子张二妹也看不到一文钱。凌知星今年三十岁,在农村里算是正值壮年的劳动力,由于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还识文断字,这罗湘云对他也是最为疼爱。罗湘云期盼着她的三个儿子中有人能够出人头地,便想着法子让凌知星出去做事。
母亲的这些心思凌知星自然是知道的,可自己在乡衙当差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这乡衙当差连一个正式的胥吏也不能算,还只是个“编外用工人员”。
在来到这乡衙当差之前,这凌青云原本只是个淳朴的不能在淳朴的乡村青年,虽然每日间多是在田间劳作,可相对其他村民来说,自己却是家境优渥,又娶到这村中之人人人羡慕的票联媳妇张二妹,儿子凌青云打小就聪明懂事,若是放在这村中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话说这罗湘云可不同于一般农村妇人。想当年她还在江西的时候,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户人家的闺女。如今虽然跟着丈夫搬到了湘潭这个小地方,但她心里头可不甘愿让自己的儿女们一辈子都窝在这么个小小的村庄里。
罗湘云从富家嫁进了凌家,这丈夫就对其宠爱有加。且在从江西迁居到此地的路上,丈夫又不幸染上了风寒。等他们到了湘潭没过几年,这老爷子就抛下家人驾鹤西去了。好在那个时候,凌知义、凌知礼和凌知星这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再加上罗湘云本身出身优渥,自己带来了不少的金银财宝,所以家里的日子过得倒也不算太紧张。
不过呢,在这三个儿子的眼里,罗湘云真的是太不容易啦!她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不说,还费心费力地给凌知礼和凌知星两个人都找到了媳妇。正因如此,这凌家的三个儿子对他们的母亲那可是孝顺至极,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啊!
凌知星来到这乡衙,才发觉这当差并不轻松,就像这核实田亩税赋,如果真的严格按照要求全部统计清楚,本来税赋就已经很重了,那岂不是要把这些农户逼入绝境?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肯定会对自己心怀怨恨。而且到时候如果收不上来税,挨板子的人肯定是自己;但要是稍微放松一些标准呢,这些大户之间又会互相攀比,总觉得对自己还是太苛刻了。更糟糕的是,如果县衙下来核查,自己还是免不了要挨这一顿板子。再说这码头收税,都是根据货物交易量来核定的。假如如实登记,就算是替官府多收了税,但也难免会被人扣上克扣盘压的帽子。万一这些船商闹事,影响了货物的进出,那就别说挨板子了,自然会有人给自己罗织罪名,到时候自己恐怕得进班房。然而在建宁乡这个地方,除了刘乡丞之外,自己根本没有其他可以依靠的人。所以无奈之下,只好狠下心来,紧紧跟随刘乡丞。在刘乡丞身边久了,听说这刘乡丞在这朝中有着旧交,且在和县衙衙役打交道中,发觉这些衙役可比自己滋润的多,便只能希望在刘乡丞退下来之前,能帮着自己寻些门路,让自己到县衙正式当差,这样起码在这林溪村中也算是出人头地,亦是没有辜负自己母亲罗湘云对自己的期待。
这凌知星心中的苦处,除了有时会和罗湘云倾述一二,这罗湘云却只是笑着回应:若是在这小乡村中,便不易学得这为人处世之道,这大丈夫行事,当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需,做事且留三分、说事且留五分、说人且留七分。富贵本就如火中取栗,但不可久立危墙之下等等,遇到具体问题时,凌知星有时也会问问母亲的意见。
这乡衙当的并不轻松,可这在旁人眼中,却是是否轻松惬意,起码免去了日晒雨淋,且旁人见着差役,也多是恭敬有加。加之这凌知星在乡衙当差,虽然离家并不多远,可除了特别的日子,却也不能经常回家,这家中的农活却帮不上多少。自然而然,可家中的农活大部分落在这兄嫂身上。或许有人说,这凌知星也是拿了钱回家的,实际上,这凌知星不仅带回了钱,而且在乡衙工作期间,还给家里带来了诸多实际利益。然而,由于三兄弟尚未分家,所有的钱财都交由罗湘云掌管。这些兄长们心里清楚,弟弟同样对家庭有所贡献,但尽管兄嫂从未明确表示过,他们心中还是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想法甚至不满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在明代,按照家礼规定,丈夫死后妻子应服从长子。原本,凌家的大家长理应是大哥凌知义。但如前所述,罗湘云迁居至此,带来了丰厚的财产,并且三个儿子都非常孝顺,罗湘云也将整个家庭管理得井然有序。因此,罗湘云一直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这种情况在任何时代都并非罕见。
对于嫂子有些意见,这一点凌知星其实早就有所察觉了。毕竟自己的丈夫每天都要在外头风吹日晒雨淋地干活,而自己呢,却对家里的农活几乎一窍不通,啥忙也帮不上。所以嫂子有点儿意见和想法,那也是人之常情!正因如此,每次回家的时候,凌知星只要看到有什么活儿可以干的,总是会赶紧抢着去做。
言归正传,咱们再把话题拉回到前面。凌知星回过头来,看到儿子好好地站在自己面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尽管凌知星早就知道儿子已经平安无事,但还是忍不住喜形于色。连忙放下水桶,然后一把将凌青云紧紧地搂进怀里,仔细地端详起他来。凌知星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对他的喜爱程度那是不言而喻!被凌知星这样抱着,凌青云虽然对这种亲密的拥抱方式有些抵触情绪,但他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父亲那种纯粹的爱。于是乎,他的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之情,也就任由凌知星这样抱着自己了。
免不了又接受了凌知星的好一番盘问,凌知星见儿子无异,又再次询问凌青云是否是受到其他孩童的欺负,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便伸手摸了摸凌青云的头,拍了拍凌青云身体,这才心满意足的将凌青云放下。
父子见过,自然是好一番欢喜,这张奶奶也放下手中的活,从厨房探出头来和大家一一打过招呼。
凌知星见过儿子,也就完全放心下来,便又提着水桶打水去了,这凌青云、凌青稹两人也未跟着去,反而是跟着这张奶奶来到厨房之中。
在这林溪村中,这凌家虽然算是富裕人家,可这厨房也是十分简陋,厨房只有五六平米的样子,除了一个柴火灶之外,就是一个菜厨子,一个简易的案板桌。,且这厨子十分简易,只是由几块木板拼接而成,外表刷了一层明漆,露出木板原有的木纹,虽是在厨房之中,却光亮的很。
张奶奶随着罗湘云来到凌家几十年,岁月如梭,当初那个年轻的少女已步入知命之年。自从踏入湘潭这块土地,她始终孤身一人,未曾婚嫁,一心陪伴在罗湘云身旁,情同姐妹。这几十年来,她亲自照看过凌家两代子孙,凌家众人早已将她视为亲人。张奶奶聪慧伶俐,尽管无人视她为仆人,但她在凌家勤勤恳恳,尤其擅长操持家务。家中大大小小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由她一手包办。凌青云和凌青稹毕竟年幼,对于烹饪之事并不精通,于是只能在旁协助。恰巧炉灶前有一块青石,经过长时间的磨砺,表面光滑如镜。他们俩便坐在这石凳上,负责往灶膛里添柴加薪。在忙碌之余,几人闲聊起来,欢声笑语不断。不多久,这凌晚晚不知如何知道了凌青云二人正在此处,也追到了这厨房之中,这厨房本就不大,这凌晚晚便和这凌青云、凌青稹三人挤在这石凳之上。
这林晚晚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她的模样与奶奶罗湘云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按照古代的说法,十四岁的女子已然算得上是半个大姑娘啦!然而,这凌晚晚却丝毫不懂得避嫌,大大咧咧地与两个弟弟紧挨着坐在一起。那张奶奶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并没有责备之意。凌青云暗自思忖着:也许在这个僻静的乡村里,男女之间交往的礼仪规范并没有那么严格吧?又或者因为他们是亲姐弟关系,而且自己和凌青稹还只是小孩子,所以这种行为并不违背礼法。
午餐虽说是一天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顿饭,但凌家的午餐也是相当朴素简单。没过多久,张奶奶便迅速地准备好了五六道菜肴,其中有一道青叶菜、还有一道不知名的野菜搭配了几片肉片、另外还有韭菜炒鸭蛋以及鱼干炒笋干等。
见饭菜已经准备妥当,张奶奶再次前去查看饭桶里的米饭情况。只见那方形饭桶上方冒出的白色热气开始打着旋儿上升,她便自言自语道:“这饭快要煮熟了。晚晚,你赶紧去把奶奶、伯伯、婶婶叫来吃饭吧。”凌晚晚脆生生地应了一句,然后像只小鹿似的飞快地跑了出去。
凌晚晚刚刚离开,张奶奶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事情,她转头对凌青稹说:“你去奶奶房间把火笼拿来,给奶奶加点火屎。如果你自己的手炉也需要加一些,那就一起拿过来吧。”凌青稹得到张奶奶的指示后,紧紧拉住凌青云的手,也跟着飞奔而去。凌青云无奈之下,只好站起身来,与凌青稹一同前往。
一到厅堂,凌青稹就兴奋地高声呼喊:“开饭啦!开饭啦!”对于孩子们来说,吃饭的确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呢。
凌青稹口中呼喊着,脚步却未曾停下,一溜烟跑到奶奶房中,拿起火笼又飞快的跑向厨房,这凌青云跟在身后,若是快步走,也是跟不上的,便只能跟着跑起来,心中不觉自己如小孩觉得有些滑稽。
在这厨房边,便是这凌家的饭堂所在。不一会儿,这凌家出门干活的人也陆陆续续回到家中,桌上饭菜早已经摆放整齐,除先前那几个菜外,还装了一叠咸豆子。
这还是凌知星第一次看到这全家这么多人。
第一代:奶奶罗湘云、张奶奶
第二代:三兄弟:凌知义、凌知礼、凌知星(凌知星有个姐姐,已经出嫁,故此不算凌家人)三兄弟配偶:王氏、丁氏、自己母亲张二妹
带三代:大伯之子:凌青岭(征为军户,不在户贴之中所列)、凌青峰(媳妇:易氏)、凌青河(未婚)。二伯依一子一女:凌青稹、凌晚晚,连上自己就满满当当有十四人之多。
这桌子若是按位置来算,只坐得八人。只是凌家这桌子要比这寻常的八仙桌要大了不少,除了凌青稹、凌青云、凌晚晚挂挂桌角,倒也不如何拥挤。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除了这罗湘云坐在上位之外,其他人座位到是随意而坐的,也没有出现女眷要站这吃饭的现象。
众人围着这大桌子,在吃饭间也舞太多言语,看来在这凌家,这食不语的习俗却是被保留了下来。看大家均不多话,凌青云也只是闷头吃饭,除了这菜的口味淡了一些,其他凌青云到吃的很是习惯,虽然在区委办这各种美味这凌青云也吃的不少,但他毕竟也是农村家庭中长大,就这餐饭菜来说,可要比自己小时候吃的好的多了。
待大家吃完,张奶奶又忙着将桌凳收拾干净,凌知礼看了眼凌晚晚,这小妮子做了个鬼脸,便起身和张奶奶一起去刷洗碗筷,凌青云见凌青稹跟上去帮忙,自己也便跟了上去。让自己融入这个家庭,平平常常的生活这个想法是凌青云醒来后就已经决定的,而且在凌青云洗刷中,看见了磨溪(丝瓜瓤晒干作为抹布使用)、葫芦瓢等物件,都让凌青云有许多亲切之感。
这边三个孩子跟着张奶奶收拾厨房、饭堂不说,这饭桌收拾干净后,几个女眷及下一辈的孩子都起身回到各自的房中,这桌上只剩下罗湘云及儿子四人。
凌知义首先说道:“这前几日司农卿少卿和县令来到我们村中,仔细查看了我们村的田地、水渠和山地,还向我询问了很多关于农户耕种的事情。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少卿到底是多大的官,但听说今年要在我们村推广轮种,而且新开的土地不准再实行休耕。今天我去催促村里的人醸土、窖粪,可很多人好像还没有过完年一样,懒得很呢!”
凌知礼紧接着说:“那天少卿在村里视察的时候,就责备说道路两旁的杂草没有清理干净,进村的那些官田也不够整齐。今天我就带着甲组的农户去清理,其他人家都还好,就是桥边的凌大路,他居然说自己病了。早几天我还看到他好好的呢,这个人最是刁钻难缠。我得找个机会好好收拾他一下才行。”
罗湘云听闻之后,微微颔首轻笑,表示对两个儿子行为的认可和赞赏。随后,她将目光转向凌知星。
凌知星开口道:“近日我前往县衙正是为了少卿一事,却也是因为这事耽搁了几日。在县衙我虽未见着这少卿大人,这少卿可是个大官,和这知府老爷平起平坐,听说此次来湘潭是为着推行新农事,这乃是天子之意,万万不可懈怠疏忽。而且我还得知一则喜讯,今年县衙决定争取不再派遣我们村庄的劳役,这样一来,村民们便能全心全意地应对新农事。此外,还有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推行新农事并非仅限于我们这里。因此,我们可以提前多准备一些竹扒篱、竹篓、簸箕、耱子等工具,到时候我自会想办法卖个好价钱。”
罗湘云听完凌知星所言,并未发表任何评论意见。却她转头询问凌知义:“家中的豆种和禾种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继续追问:“凌大路去年娶妻成家,但官田的田租仍由我们垫付,好像这还没还上来吧?这等到春种的时候,可能会借一些禾种,届时再看看如何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