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但说无妨
这易满梁和凌知星早就相识,他乃是易家老三易忠之子。说起这易家,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建宁,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当地人。能在历经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的大屠杀后存活下来,想必自有其独到之处。
按照大明律法规定,如果某户人家没有子嗣,那么当家之人离世之后,其名下财产将会划归那些有儿有女的亲戚所有,比如叔叔、伯伯或者侄子等等。在经过多年战争以及明初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后,这建宁乡无数家庭中没有男丁,如此一来,“吃绝户”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这易家之所以能够发达,也是托了这条律法的福。原来,易忠的好几个叔叔和伯伯都命丧黄泉于战乱之中,并且这些人家里都没能留下儿子,于是乎,他们那几房的家业和田产统统落入了易家手中。这易家才成为这建宁乡最大的家族。就是这易家的傩庙也是这建宁乡的第一家。
这易老爷子自己亲身经历的吃绝户,自然对于自家血脉能否得以延续一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易忠上头还有两位兄长,大哥尽管早逝,但好歹留下了一儿半女;二哥则生育了多名子女。然而,唯独易忠在连生数个女儿后,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得到了易满梁这个儿子,因此全家人自然将其视作珍宝般疼爱有加。
自小起,易满梁就展现出聪明伶俐的一面,能说会道,深得易家人欢心,家里从上到下无不对他百般宠溺。虽说众人如此纵容呵护,但生长于乡间田野的孩子本性仍旧纯朴善良,除了有点懒散贪玩外,并无其他太多不良习气。由于生性好玩且厌恶读书学习,再加上父母对其疏于管教,易满梁整日无所事事地游荡于街头巷尾。眼见如此,家人只得早早替他娶了一房媳妇,并赠予一间售卖大米的店铺,他这才稍稍收敛心性,安稳度日。做粮食生意,货物运输自然离不开码头,于是乎,易满梁与凌知星早已相识许久,平日里没少邀请凌知星一同用餐喝酒。
对于易满梁的邀约,见此时天色已晚,也正是吃饭的时候,有人来请,凌知星自然笑着答应了。对于易满梁今天请自己喝酒的原因,凌知星心中也有自己的计较:多半是因为今天易家和周家两家械斗之事了。对于这易满梁毫无避嫌之意,就在这街道人多处邀请自己。这凌知星虽然有些心中不快,却并没有表露出来。
这今日两家械斗之事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处理时,这凌知星只是将械斗平息下来,已经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值守,至于这结果处理,也有其他人负责,而且自己和易满梁相熟,这街坊早已经看在眼里,只要不碍着自己的事情,没有谁又会来说三道四。
这易满梁见凌知星如此爽快地答应下来,心中不禁暗自高兴,但他哪里能猜到此刻凌知星内心的真实想法呢?易满梁在牵头带路,不停的和凌知星唠着家常,凌知星多是点头应对,不一会,凌知星便和易满梁来到一处酒楼。
如前所述,这建宁乃是四方商人云集之所,城中商铺林立,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各种酒楼茶馆应有尽有。两人一同登上二楼的一间包房,只见屋内早已坐着几位与易满梁相熟的好友。他们见到凌知星走进房间,纷纷站起身来,拱手施礼,表示欢迎。一番寒暄过后,众人主动将上座让给凌知星,而凌知星也毫不推辞,坦然入座。
待众人都落座完毕,易满梁转头对店小二喊道:“快把我托朋友从长乐带回来的那坛好酒拿上来!”接着又转身对凌知星说道:“这坛酒可是我特意托人寻来的佳酿,平日里自己都舍不得开封品尝,就等着今日与大哥共饮呢!自去年一别,咱们兄弟俩还未曾好好喝过一顿酒。今日定要不醉不归!来来来,大家一起先敬大哥一杯!”
说话间,已经有侍者将每个人面前的碗都斟满了。这米酒看似平平无奇,但在明朝初期,它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和背景。
明初时期,天下刚刚经历战乱,各行各业都处于萧条状态,四处仍有动乱未得到彻底平息。因此,政府对于粮食的管控异常严格。据历史资料《续文献通考》记载:“洪武初年,由于民间大量酿造酒水,耗费了大量的米麦资源,故而颁布了禁酒令。不仅如此,还明令禁止农民种植糯米,以此来截断酿酒的源头,并确保五谷丰登、物价平稳。这样既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符合国家禁酒的政策方针,朱元璋甚至要求这种做法在明代一直得以延续。”
另一部史书《明史》同样有所记载:“因为民间制造酒醴,浪费了太多的米麦,所以实行了禁酒令。这可以让春天米麦价格稍微稳定下来,这对民众还是有益处的。然而,如果不堵住酿酒的源头,而仅仅试图阻止酒的流通,那是无法实现目标的。于是下令农民不得种植糯稻,从而阻断酿酒的原料来源。”朱元璋下达这个命令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因为粮食短缺而面临的温饱问题。他决定禁酒,并严禁百姓种植用于酿酒的糯稻。
在洪武初年的时候,民间私自酿酒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有人胆敢公开喝酒,那肯定会遭受严厉的惩罚。然而,有一个道理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即市场的走向终究是受到需求影响的。既然有人有喝酒的欲望,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有人产生酿酒的念头。更何况如今已经到了洪武十六年,尽管战争尚未彻底结束,但也可以说是天下太平多时了。至于用来酿造美酒的糯米,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栽种。虽然朱元璋颁布的禁酒令并未被废止,但此时饮酒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罕见。不过,如果想要弄到一坛上等佳酿,还是需要花费一些心思的。
这古代的酒席,也和今日之酒席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借着这行酒拉进些感情,谈论些活处理些平时不好处理的问题。这凌知星对喝酒并无反感之意,且这长乐米酒带着些甜味,入口极好。酒虽然事好酒,面对众人的不停劝酒,凌知星也只是笑着一一对应,在接连饮下三大碗之后,凌知星果然毅然决然地放下酒杯,表示自己真的已经喝不下了。众人眼见他虽然面带微笑,但态度异常坚定,心知再劝也是徒劳无益,于是纷纷改变话题,开始借机大谈特谈彼此之间多么情深意重,并交口称赞起凌知星处事公平、一心一意替父老乡亲排忧解难等等美德来。
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后,众人才发现自己早已吃得酒酣耳热、心满意足。这时,易满梁向身旁负责陪酒的两个友人使了个眼色,那两人立刻心领神会,站起身来对着凌知星又是一顿阿谀奉承,然后声称家里还有急事需要处理,便匆匆告辞离去。此时房间里就只剩下凌知星与易满梁两人独处,凌知星心里清楚易满梁此番设宴款待必定另有所图,于是主动开口道:“老弟啊,我明白你今天请我这个兄长过来喝酒,肯定是有事情要跟我商量的,你有什么难处尽管直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