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70之美酒飘香 > 第183章 中介

第183章 中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所长带着闻晴去了两条街外,指着一个铺子,上面写着“房屋中介”,“小闻,我听你的话,开了一家房屋中介,现在是我老婆在看着。”

    闻晴不禁笑道:“李叔真是有魄力,生意好不好?”

    “还不错,现在买房的人多,卖房的人少,一个月成交不了几套,不过总比在家里糊纸盒子强。”

    他老婆见他带来的是闻晴,客气地请她坐下,又泡了茶,李所长拿出几大本登记册,“这些都是铺面,我们是按照街道登记的,你自己看。”

    闻晴先翻看火车站旁边的,又看了其他册子,“李叔,您看这两套怎么样?”

    指着火车站附近莲花池的一间300平方米的铺面和五棵松一间160平方米的铺面。

    老李说:“这两间都是单位的,现在卖了要去京郊修大点的办公楼,可不便宜。”

    翻出客户登记的价格,“莲花池的那间要38万元,五棵松的要20万元。”

    普通住房的价格才1多万元一套,这几个铺面每平方米要价1200元以上,确实贵了不少。

    闻晴跟着李所长到实地看了两个地方,位置都在大马路边,交通方便,位置也显眼,特别是莲花池是一栋独立平房,以后大有改造余地。

    五棵松的虽然小一点,但房屋比较新,简单装修一下就能用。

    闻晴有钱,决定两套都买下来。

    闻晴问:“单位的房子以我个人的名义买行吗?”

    “可以,如果你要买,我通知业主过来办过户手续。”

    “行,明天上午来吧。”

    下午,她去银行取了现金出来,加上放在空间的现钞,一共58万元,她用两个手提包装好。

    交易谈下来,她给了李所长5800元辛苦费,这一笔就超过李所长三年的工资,李婶子也很高兴。

    待闻晴离开,兴奋地对李所长说:“老李,咱们这一下子就赚了将近6000元,咱们得多找些房源,以后买房的人更多。”

    老李点头,“让小四别去上班了,当个学徒工一个月才20多元,不如去找房源。”

    李婶子点头:“对啊,我们挨个街道去打听,再让街道的老娘们儿提供些消息。”

    李所长说:“他们如果能够提供真实的消息,咱们可以给些报酬,这个叫‘登记有礼’。”

    李婶子崇拜地看着李所长,觉得老伴真是太厉害了,自从开了这个房屋中介,家里经济状态大为改善。

    李婶子是个家庭妇女,上过高中,只是嫁给李所长后一直在家里带孩子,等孩子长大,自己年纪也大了,找工作更不容易,现在自己给自己干,赚的钱比上班强多了。

    李婶子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算是她的一个爱好,她找出红纸,调好墨,端端正正地用楷书写好“登记有礼”活动海报。

    老李找来浆糊贴在墙上。

    老李家五个孩子,前四个都是男孩,老五是女孩,现在老大、老二都结婚搬出去住,老李在房管所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找房子比别人方便,所以孩子们结了婚都搬出去住。

    老三在火车站上班,老四刚进厂当学徒,老五还在上高中,三个孩子都住家里。

    晚上回家给老三老四说了,老四听说今后不用上班,跟着他妈卖房子,心里高兴,工厂当学徒,又累又脏,工资才20多元,早不想干了。

    老三也说:“妈,我也不想上班了,在火车站上班夏天热冬天冷,工资也才40多元,我回来跟你干吧。”

    小五妹拉着李母撒娇道:“妈,我不想上学了,我来帮你。”

    三个孩子听说今天卖了两套屋子,赚了5000多元,觉得上班太没意思,连读书都不香了。

    老李说:“咱们家店还小,你妈加上小四就够了,老三,小五你该干嘛干嘛,特别是小五,你高中都没有毕业,别想些有的没有的,先好好读书。”

    又接着说:“老三,你先在火车站干着,有时间你也可以到处寻摸一下房源,现在缺房子的人多,就差房源。”

    老三见爸妈都决定了,也不说话,只是点头。

    第二天,闻晴去了房管所,两个卖房的单位都已派了人来办手续,很快就签了合同,李所长带着他们办理了过户手续,闻晴付了钱,拿着新出炉的房管证,高兴得差点笑出声。

    这两间房子她准备维修好后租给酒厂做专卖店。

    闻晴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去二夏村,她先去了斜阳卖技术,回来后又去了沈家园收家具、瓷器,又买了二间门面,这个月办了这么事,也有些累,回到二夏村,没有去酒坊和饲料厂,先回小院歇了一天。

    清晨,闻晴照常翻山去了饲料厂工地,厂房已经建好一半,闻晴检查了房屋的质量,砌墙的青砖、水泥质量都是按照标准买的,钢筋也是新的。

    徐胜利见闻晴来了,过来见她,对闻晴说:“马书记让我给你说,今年的高粱已经种下,你上次说可以签收购合同,你看是否要与公社先把合同签了?”

    “好的,下午咱们就去公社签合同。”

    徐胜利:“按照公社的栽种面积,我估计能收15万公斤高粱、15万公斤玉米,这才30万公斤,也就是300吨,咱们饲料厂一年产量3000吨,原材料还差得远。”

    看着他发愁的样子,闻晴说:“徐会计,要不你调到饲料厂来,我看你挺合适的。”

    徐胜利沉默了,他听说要撤销公社,搞什么政社分离,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安排?

    闻晴与山西粮食局签了800吨粮食合同,酒厂每年产量1000吨,差不多要1500吨粮食,加上酒曲需要的粮食,共2000吨;饲料厂年产3000吨饲料,百分之7、80是粮食,其他还要一些豆粕、酒糟、麦麸,所以两个厂加起来需要的粮食5000吨,现在外购1100吨,还差3900吨。

    闻晴空间耕地面积达到1000多亩,每季度出产各种粮食900多吨,基本够用。

    两人去公社签了粮食收购协议,马书记也放下心来,要不然村民种这么多高粱、玉米,如果卖不出去,大家吃饭都成问题了。

    闻晴回到二夏村,关起门来进入空间收割粮食,看着金灿灿的小麦、水稻,心里非常满足。这次她种的新品种玉米、小麦,产量比以前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达到亩产1100斤和900斤,矮杆高粱的生产期缩短了2周。

    闻晴开着大型联合收割机,快速地在田野上开过,一排排稻子、小麦就进入了仓库,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2倍以上。

    闻晴花了五天时间把粮食收割入库,又开始播种育苗,忙了半个月,才把新一季的粮食种下,剩下的粉碎秸秆、渥肥的事情做起来比较快,闻晴抽空闲时间就办完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