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族哥食言
对别人的谣言和中伤,高小秒可以置之不理。但对于他最亲近的人的不理解和阻挠,使他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寒露节气已经过去了四五天。
秋季作物收获完毕,土地也已经翻耕完,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大多数村民正在自家地里热火朝天地播种冬小麦。
高方朴在翻耕好的地头着急,现在离小麦的最佳播种期还只有五天时间了,如果晚了,肯定影响明年的收成。
高小秒在买来荷兰土豆种的当天晚上,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讲了种荷兰土豆的好处,说动了一家人,用这五亩地试种土豆。
前两天,镇上的领导又亲自视察了这块地,还在这里开了会,明显是把这里当作了试种田。
这几天村里传言外国土豆和中国土豆品种不同,谁种谁倒霉。
高方朴和母亲被这些传言搞得心神不宁,不知道是种土豆好,还是种小麦好。
如果全部种上外国的土豆,真像外面传言说的不仅不高产,还不好卖,怎么办?
这五亩地可是全家吃饭的根本,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全靠这些地了。
明年没有了小麦收成,全家人就得挨饿,不能天天顿顿吃土豆啊。
这几天高小秒又不着家,高方朴没法和他商量。
看着别人的麦子即将种完,高方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思来想去,高方朴主意已定,种什么外国土豆,还是种小麦。
在他的意识里,这么多年来,农民种地都是随大溜,人家种什么咱就种什么,不能别出心裁,净玩洋的。
他经历过,有人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种上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想发大财,结果不仅没挣上钱,还赔了不少。
田三家就是一个例子,前年小米的价格是小麦价格的近三倍,田三认为种谷子挣钱。去年就拿出自家一半的地种上了谷子。
别人家都是种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他家只种了一季的谷子,这样既不忙,还能比别人家种两茬庄稼挣钱。
在大片的玉米地当中就他家一片谷子地,结果在谷子成熟的时候,成了小鸟的乐园,成群结队的鸟在他家谷子地里尽情的享受。
田三天天在地里赶鸟,赶了这边赶那边,自己累的半死,也没保住谷子。到收割的时候,只割回来一捆捆的谷杆。
高方朴急匆匆回家,把母亲留下的麦种晾晒一下,准备明天就把小麦种上。然后拿着大镢头和长线绳就去地里整治田垄。
下午,高小秒回来,看到大娘家晾晒的麦种,心中便有了一些疑虑。在院中把自行车掉转车头,又出了门。
到地里一看,果然高方朴把田垄整的差不多了。
高小秒走近高方朴问道:“哥,你这是干什么?咱说好的在这里种土豆,怎么变卦了。”
“你回来的正好,这几天我就想给你商量,这土豆咱不种了,在这里种小麦。”高方朴一手扶着镢把,一手抹着额头上的汗,对高小秒说道。
“怎么又不种土豆了呢?我买来的土豆种子怎么办,种到哪里?”高小秒虽然心里有气,但在族哥面前还是忍着,仍然心平气地跟他说话。
“你没听到大家都说外国的土豆不行,谁种谁倒霉吗。”说着又开始用大镢头往田垄上培土。
高小秒慢悠悠跟着,说道:“那些人的话,你也信?”
“怎么不信,如果种上外国的土豆不高产,还不能卖,这五亩就白浪费了一个麦季。明年就没粮食吃,咱一家人喝西北风去?”高方朴头也不抬,继续干他的活。
“你别信那些人的鬼话,你信我的,种荷兰土豆肯定行。”
“你怎么肯定就一定能行,你又没种过,如果不行呢?那不就晚了。只有你种出来,让我看到了行,我才信你的。”
“你把这块地种上小麦,我到哪里种去。”
“我不管,那是你的事。别在这里耽误我干活,我晚黑前得把田垄整完,明天就把麦子种上。”高方朴被族弟缠的心里烦,怼了他一句。
看族哥铁了心要种小麦,高小秒肚里一团火气无处发泄,又不能跟他争吵,憋着气走了。
他骑车到了村南小河边的树林,找到一块石头依靠着树干坐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望着哗哗流淌的河水,在那里呆呆的出神,树上的小鸟叫声,丝毫没给他增添乐趣。
高小秒的心情沉闷到了极点。外面人的冷嘲热讽和流言蜚语他可以不理不睬。
可连自己最亲近的族哥对自己都不相信,对他要做的事不仅不理解,而且还加以阻挠,这让他不免有些伤心。
我要做的事,不光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咱们两家啊。你这个当哥的就认命一辈子在这个村里受人欺负,抬不起头来?
我想让你们全家以后不再为生计发愁,让你和嫂子在村里风光起来,让孩子们出人头地。你怎么不理解我的苦衷呢?
唉,想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
高小秒回到大娘家,族哥在地里还没回来。
在院子玩的孩子看到他,立马跑了过来,甜甜地喊了声“叔叔。”高小秒从兜里掏出糖放到他的手中。
大娘在厨房听到声音,探出头来,“秒,回来啦。”
“大娘,我回来了。”高小秒向厨房走去。
“这几天你都忙什么?”
“我去看看种土豆用的钢管和薄膜。”
“我正想跟你说呢,你哥不想种土豆了,想种小麦。”正在烧火的大娘说道。
“大娘,咱不是说好了吗,那块地种土豆。”
“还不是外面的闲话闹的,你哥怕种土豆不行,耽误了种麦,明年没吃的。”
娘俩正说着,谷大芬推着车子回来了,她今天回娘家去了。
谷大芬听婆婆说丈夫要把种土豆的地改种小麦,感到不可思议,便埋怨道:“他这人怎么这样,说好的事说变就变。”
她在娘家对哥哥嫂子还说起了小秒买了荷兰土豆种,还有镇上的大领导去开会的事。哥嫂听说后也觉得种土豆好,想着明年买土豆种自家种。
她恨不得把丈夫的嘴呼歪。
说话不算数,还要这嘴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