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沈冬素凌墨萧 > 第375章 太皇太后要来幽州

第375章 太皇太后要来幽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冬素收到谢清芷的密信后,也未跟凌墨萧提起这件事,因为她也觉得无足轻重,同时她也想看看陈星耀这次会怎么做?

    就像谢清芷说的,你不能每次都圆滑地处理问题,有时候你不得不做出选择,而这一次,是选讨好太皇太后,还是忠诚于皇后,必须选一个。

    冬素还在坐月子,三宝的满月宴不用她操办,她每天只需要抽一个时辰,听陈落雪等女官汇报宴会安排。

    各方名单,官员、权贵、士族、富商还有隶属她的墨门、医护等新机构的学者。

    她想象一下从长安来的老权贵们,发现以前他们看不起的墨门和医师等人,也出现在三皇子的满月宴上,会是什么表情?

    一定会摇头叹道,世风日下,礼乐崩坏。

    哈哈,想想就挺搞笑的,冬素抱着小三宝,越发期待满月宴了。

    另外一件她要操心的事就是,大哥的婚礼,按照这个时代成亲的年纪来说,大哥完全算得上是老光棍了。

    陈落雪也不是扭捏的姑娘,两人应该早就约定好了,大哥这次回朝,封爵之后立即就办婚礼。

    冬素特地让礼部挑了几个好日子,其中五月、六月和九月都有,她让陈落雪自己选一个,她以为会选九月,没想到陈落雪选了五月。

    很明显,陈落雪也想尽快办婚礼,虽然她已经自立女户,可跟陈家的亲情不是说割断就能割断的,应该是陈家人又给了她压力。

    不如赶紧成亲,婚礼陈家再难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

    除了家事,国事还有一件大事等着皇后操办,那就是皇上将造新币的事,全权给了皇后。

    户部派了一些官吏辅助,但对于新钱币的打造和国家银行的开办等等具体事项,都由皇后做主。

    凌墨萧开玩笑道,听说普通百姓之家,都是男人在外打拼,妇人在家管家。

    咱们皇家也一样,钱庄由皇后管着,他更放心。

    冬素很无语,那能一样吗?农家妇人能管几个钱?这国家银行可是大事,一个管理不当,金融危机啥的不说,国库出事,国家就瘫痪了。

    她觉得凌墨萧就是怕她清闲了,才把这么一个重任交给她。

    凌墨萧很真诚地道,因为他发现朝堂上的官员,对钱庄的了解都不如冬素多,就连他本人,以前也不觉得钱庄有多重要。

    也是这段时间和冬素的详谈中,再结合户部送上来的奏折,他才认识到,钱庄的重要性。

    再则海外商业越来越繁华,开办国有钱庄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

    所以他希望能由冬素开好头,最起码把国有银庄的组织架构和法规定好,然后再放给朝廷掌管。

    他笑着说,冬素都想过将墨门、医学院这些留给女儿,就没想过留给三宝什么吗?

    以后这钱庄正适合留给三宝。这句话说服了冬素,为了孩子,再繁琐复杂她也愿意干。

    同时她也觉得朝堂对银行了解太少,放任朝廷官员来开办的话,会被那些狡猾的商人骗的。

    她提议开办经济学科,专招算学人才,从基础人才开始培养,同时公职员考试也新增银行专员一栏,再向民间的钱庄人才抛出橄榄枝。

    凌墨萧立即就同意了,在万书阁附近划出一片宅子,先让工部改建,五月正式开始招聘学员和管事。

    凌墨萧坚持不放开国内私人开银行的事,银行不能像普通生意一样,谁都能开办,只有朝廷能开办。

    但放开海外银行的权限,像冬素跟姜宏合伙开的海商银行,已经有了最基础的‘储存’‘邮寄’‘兑换’等业务。

    虽然收取高额的手术费,但因其便捷、安全、高效,依旧让海商狂喜。

    冬素玩笑地对凌墨萧说,之前还有御史上折子,说后宫不得干政。

    你再这样给我加工作,我这个皇后都不是干政那么简单了,负责的事比丞相还多。

    凌墨萧毫不在乎地大笑道:“说什么干政不干政,娘子若愿意,每日和为夫一起上朝都行。”

    冬素忙摆手:“那还算了,我可不想天天听百官吵架。”

    凌墨萧玩笑道:“朝堂有六部,娘子如今管辖的墨门、医学院、万书阁、商会、农科院,再加上一个经济学院,刚好也是六部。”

    冬素把三宝往他怀里一丢:“只要你别想着亲征,我管十二部都行!”

    这话大大取悦了凌墨萧,他很自然地将三宝脖子放在自己臂弯下面,他现在抱婴儿的姿势,十分标准。

    身体往前一倾,想吻冬素的脸:“我就知道娘子舍不得我离家。”

    冬素用手护着脸:“坐月子呢,我一头的油,别挨过来。”

    就在这时大宝小宝放学归来,远远就听到两人欢快的脚步声:“父皇、娘亲,弟弟醒了吗?”

    大宝的声音洪亮,三宝好像已经认出了哥哥的声音,在父亲怀里伸着小拳头,哼哼两声。

    小宝忙提醒:“哥哥小声点,弟弟在睡觉也被你吵醒了。”

    冬素忙笑道:“弟弟没睡,快进来,点心都备好了。”

    孩子一回家,不管是家事还是政事,全部都不会再提及,夫妻俩像普通夫妻一样,问问孩子们上幼儿园的事,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就像凌墨萧一直以来期望的,皇宫不再是冰冷冷的宫殿,是皇权的象征,而是,他的家。

    三宝满月宴这天,冬素是必须出席的。

    离满月宴还有十天时,她做得最多的事,竟然是试衣裳。

    因为裳衣局送来了几十套新宫装,而她生孩子加坐月子,身材多少有点走样,衣裳要现改。

    她给自己安排了三个月来恢复身材,瑜伽练起来,有氧运动做起来。

    满月宴依旧是全家穿亲子装,凌墨萧和大宝是墨色锦衣,配大红里衬,高贵庄端,又带着一丝肃杀之气。

    大宝还是小婴儿时,庞先生就总说,大宝像凌墨萧。当时冬素看儿子就是一只小猴子,哪里像了?

    如今的大宝和凌墨萧站一起,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复制粘贴的缩小版。

    特别是皱眉的时候,才三岁多的大宝,已经有了帝王之相。因为太过害怕陛下,连同小太子皱眉时,宫人都心惊胆战。

    而小宝则越来越像冬素,不过她遗传了凌墨萧的高鼻梁,比起冬素多了一分英气,很有大夏长公主的派气。

    小宝和冬素穿一样的亮金绣大团牡丹的华裳,小三宝金色的包被,绣着龙凤呈祥。

    冬素抱着三宝,凌墨萧一手牵一双儿女,一家五口出来,任谁见了都要赞上一句,不愧是我大夏帝国的帝、后。

    如今的皇后娘娘,身上哪里还有一点农女的模样。

    咱们这皇后才是真正的一国之母,高贵端庄时,便是天底下最高贵的女子。

    而面对底层百姓时,她又温柔皎洁的如那菩萨现世。

    满月宴前唯一的动荡之事就是,太皇太后来不了了。

    这个消息似到朝堂的时候,凌墨萧当即派钦差去接人。但还是晚了一步,陈星耀上请罪折子,说是自己安排失误。

    队伍在行至保州时,遇到连绵数日的阴雨天,太皇太后因水土不服,饮食不振等问题,身体不适。

    太医当时就建议调头回长安调养,太皇太后的年纪大了,谁也不能保证这一路上还会出什么事。

    但太皇太后不愿意,坚持要到京城参加二皇子的满月宴。

    官员们无法忤逆太皇太后,只好待她身体好一点就赶路,然后就是她的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出现神智不清之症。

    陈星耀不得不做出决策,队伍返回长安,为太皇太后养病。

    接到这个消息时,沈冬素本能地觉得,这就是陈星耀做出的选择。

    他用一种谁也察觉不到错处的手段,让太皇太后来到不幽州。

    陈星耀上了请罪折子,但凌墨萧没有惩罚他,反而安慰他做好的,太皇太后年岁已高,确实不适合舟车劳顿。

    若为了小皇子满月宴这点事,让太皇太后有个三长两短,他才是真正的不孝!

    皇上这么说,把那些坚持要接太皇太后来京师的官员们,堵的哑口无言。

    他们之前以孝道压制,借二皇子满月宴,皇上下旨接太皇太后来京城,同时那些没赶上迁都的权贵、士族,趁此机会随行。

    万万没想到太皇太后年岁已高,身体不好这一点。一个水土不服,差点把老人家送在半路上。

    这等尴尬局面,还是皇后来化解,皇后即全了皇上的孝道,又不必太皇太后远行千里来幽州。

    劝皇上等二皇子满月之后,巡游长安,祭祀皇陵,再探望太皇太后。

    此消息传出,百官之中,有想说皇帝出巡太过劳民伤财的,也只能把话咽在肚子里。

    因为皇上是为孝道才去长安的,之前你们拿孝道压皇上,这次皇上以孝道回敬,谁也说不出二话来。

    即要论孝道,那皇上孝敬太皇太后,皇后也该孝敬祖父。

    所以这次巡游地,还加上了宜州,阿爷一直想回家乡看一眼,冬素可没忘记。

    皇帝出游是大事,各地行宫布置,一路怎么走,带哪些官员随行,哪些官员留守京城,都得提前安排好。

    最少也要两个月之后才能动身,也就是五月底才能出发,在长安过中秋,在宜州过年,明年二月再回幽州,这一巡游得耗上大半年。

    让冬素没想到的是,在满月宴前十天赶到幽州的谢大将军一行。

    得知皇上要出巡游,立即上折子,请求将凉州加入巡游名单。

    结果不用皇上驳回,百官就替皇上驳回了,单任凉州不安全这一点,皇上就不可能带皇后和皇子、公主去。

    并且皇上这次出游是为孝道,去长安是看望太皇太后和祭祀皇陵,去宜州是因为皇后的父母、祖父。

    去凉州是为什么?

    这话确实堵得谢大将军哑口无言,可他是真心急啊,特别是这趟来幽州,看到全新的京师,他才明白凉州有多落后!

    以前凉州也落后,但因为是边城嘛,大家对边城的要求一直不高,随时要出征,要防着外敌来攻,边城能有多好?守住不丢就行了。

    可幽州几年前也是边城啊!那时幽州还不如凉州,最起码凉州曾经是胡商必经之地,商事发达。

    但是看看现在,幽州就像甩在他们这些边关守将脸上的巴掌,不是边城不能改变,而是你们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而已!

    谢大将军永远记得,自己一家初进城时脸上的表情。

    离幽州还甚远,沿途的官道两旁安装的油灯,彻夜长明,如同一条指路的火龙指向京城。

    远处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烟囱,是炼铁炼钢的,去年送往凉州的那批新武器,全是那里面炼造出来的。

    巨大高耸的钟楼,辽阔平坦的广场,巍峨的城墙,一排排由老式投石机变成的新式炮台,瞭望塔上可旋转的望远镜……

    只是外城能见的东西,已经让人目不暇接,而一进城,看到从未见过的有轨马车道,能拉几十人的大马车,速度还极快。

    进进出出的百姓,人人脸上洋溢着精神和幸福,这是边关百姓脸上从未出现过的表情。

    宽阔的马路,如同城中城一般的学院城区,皇后还特地让女官带领谢夫人和她的女儿们,去医护学院、墨门学院、万书阁等地参观。

    陛下也派人带领谢大将军一家,和凉州大小官吏,去基地参观海军战舰。

    更不提京城那吃不尽的美食,欣赏不过来的潮流衣裳、首饰,逛不完的百货街。

    天竺的黄金和宝石,南洋群岛的香料和珊瑚,倭岛和高丽的精棉、银器,胡人的皮革,各种琉璃器、美玉、丝绸……

    好像整个天下的精美商品,都汇聚在幽州城一样。

    大广场附近的茶楼,随处可听到书生们高谈阔论,画书、话本子、戏剧写手、雕刻师、乐师等等年轻的艺术家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请人欣赏的画面随处可见。

    在阶级分明的长安城,很难看到这么鲜活的画面。

    拍卖行中发出的宛如精致工艺品一样的画册,能被其他州城贵女当收藏品保管,而在这里,是隔几天都会更新。

    彩画栩栩如生,新推出的香水、胭脂、首饰、瓷器等等。

    全新的杂志、报纸更是让人舍不得离手,凉州那边也有京城传过去的杂志和报纸,可都晚上一个多月。

    凉州人看来最新式的东西,其实在京城早就落伍了。

    最让谢家女感叹的,幽州没有男女大防,女子一样能坦荡地逛街,上茶楼。

    每天傍晚时分,医学院放学后,身着统一白衣的女学生们,成了街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但她们极受人尊重,没有男人会用淫荡的眼神去看她们,而是赞扬和骄傲。

    据说家中有医学院的女学生,那这个家会成为四方街邻最尊重的人家,因为未来他家的女儿,或许会随军征战,或许会随女官去偏远的州城行医。

    皇后娘娘对女医护极为厚待,成功考上医学院的女学生,不光包食宿和四季衣裳,还给优秀生发放高额奖学金。

    毕业之后的工作,也是有编制的。若能进军区医院,那待遇比某些官吏还要好。就算是去偏远乡镇行医,医学生跟女官一体,同样待遇极丰。

    百姓之间流传一句话,好儿郎当海军,好姑娘当医护。

    这让谢夫人很是诧异,因为以前长安的年轻女子们,都以高嫁为荣。至于权贵之女,自不用说,都以能进宫为荣。

    没想到陛下不纳妃,绝了贵女们进宫的念想,反而让女子们多了别的路,更宽阔的路。

    至于好儿郎当海军这一点,则让谢大将军感叹连连,谁能想到,几年前兵还是百姓口中的‘丘八’,百姓惧兵如惧匪。

    而自陛下登基之后,这一点已经完全扭转,百姓不再惧怕征兵,当兵不再是让人恐惧的事。

    反而是光荣,是荣耀。特别是幽州海军,征招条件极为严苛,百姓戏言,比科举还严。

    科举从没听说,老子犯了事,儿子不让科考的。而征兵就这么严,不光是老子,三代以内,有作奸犯科之事,就不能参加征兵。

    越是这么严,百姓越以儿郎能进海军为荣。可以说,谁家有一个海军,简直比家里有秀才还光荣。

    谢大将军最喜欢的是墨门学院,他已经带着儿孙来看好几趟了,皇上特旨,对别的权贵不开放的区域,特对谢大将军开放。

    谢家人算是大开眼界,不光看到新式武器,各种火药和炮台,弩弓、长枪、铠甲、改良的马蹬等等。

    还有新式的工、农具,铁犁、爬犁、独轮车、水车,甚至连还在研发的抽水机半成品,也给谢大将军看了。

    凉州缺水啊!一听跟水有关,谢家人都竖着耳朵听,再一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研发成功,因为缺少一种材料,皇后说大洋彼岸的国度才有。

    谢家人又急切起来,既然知道哪里有,赶紧去找啊!

    这抽水机真研制成功了,整个凉州,不,整个西北都不缺水了啊!

    白师父很是好心地请他们去参观成品药研究,可惜谢家人看不懂,没什么兴趣。但他们还是被医院的各式医疗工具震惊到。

    当听说,皇后娘娘曾说过,一些偏远地方的医师,治疗手段像屠夫。

    谢家人只觉惭愧,因为就凉州现在的医疗条件,跟幽州城,还是像屠夫。

    也就去年蔡女官带领医护团队过去之后,才渐渐有所改观。

    谢大将军在农科院也舍不得挪脚,莫修谨感谢当初在凉州谢大将军的招待,亲自带领他参观农科院。

    他最关注的是哪农作物适合凉州种植?听闻培育的良种不多,每年优先给发生天灾的州城。

    谢大将军不禁急切起来,听说蜀中已经再三上折子,请墨门和农科院到蜀中开分院,看来他也得经常上折子请奏了。

    这十天里,每一天都能听到谢家人发出的惊叹,他们不是没去过长安城,可与幽州城一比,长安要逊色多了。

    长安的美,像一个庄端高贵的老妇人,锦衣美饰也掩饰不住她垂垂老矣的神态。

    而幽州的美,则像一个活力四射的少年,未来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

    谢夫人已经开始考虑,让女儿留在幽州考女官。

    谢大将军一家人的经历,发生在每一个来幽州的外地官员身上,他们震惊于幽州城繁华的同时。

    也明白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对派遣官吏到幽州学习,以前支持公职员考试,和皇后娘娘的女官到地方办差等政策,是越发上心了。

    以前他们是怕朝廷的钦差到访,怕有错处被朝廷揪到,而现在则是盼着钦差到访。

    朝廷指点一句话,若再得皇后娘娘垂怜,因地制宜给当地一些农、商发展上的建议,那地方发展就是飞速,他们的政绩自不必说,提高的也是飞快。

    转眼到了满月宴当天,在凌墨萧宴请百官的正殿,冬素只抱三宝露个面,到阿爷坐的席上,让阿爷抱三宝逗玩一阵。

    大哥和李念鱼等从倭岛回来的将士,一会要接受皇帝的表璋,此时都坐同一桌。

    冬素特过带三个孩子过去,见一见许久未见的大舅舅。

    大哥魁梧了很多,也黑了一些,气质大变,一幅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大将之风。

    但大哥看着她的眼睛让她知道,只要她说想吃手擀面,大哥还是会二话不说到厨房,亲手帮她做一碗。

    开宴之后,大宝留在凌墨萧身边。

    她则带着小宝的三宝,到女客宴席上面,因为她也要表璋这次随军的女子医护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