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上工第一天
心里想着上工,第二天一大早,黎易之就早早地醒了。
才刚六点,外面的天已经大亮了。
他收拾好床褥,洗漱好后去了院子里。不知道王虎醒来会做什么早餐,先添柴热了水。
一直惦记着系统说的,他如果会功夫,就能打得过他们,也就不会轻易被害了。
黎易之决定认真锻炼身体、强身健体,还要一直把中级武术卡装备上,确认了灶台里的柴火够让水沸腾,他上山跑了半小时。
回来后又提了半锅水回屋擦拭了下身上的汗、换了身衣服。
他从屋里出来时手里提着一个暖壶,先将热水灌到暖壶里,又在锅中加冷水、放了小米、红薯和鸡蛋进去煮。
黎易之搬了凳子坐在灶台前,一边注意着火候,一边打开系统面板,看起了进度为95的修车视频。
等王虎醒来时,粥已经熬的差不多了。他赶忙洗漱,揭开锅瞧了瞧,“熬的很不错嘛,很有当大厨的潜质。早上吃加了葱花的玉米饼,怎么样?”
“我都行。”
王虎从自己屋里拿出了玉米粉和鸡蛋,先把鸡蛋递给了黎易之。黎易之也没推辞,直接放回了屋。
决定一起吃饭后,昨天晚上他们四人便把一样规格的粗粮、细粮和鸡蛋放到了王虎的屋子里。
四人吃完早饭、洗了碗,又带上水壶往知青点的前院走去,韦筝和张虹已经等在这里了。说好要彼此照应,这会儿也就一起走了。
三进村给了新知青们两天的休息时间,这两天时间足够知青们熟悉村里的每一个地方了。
刚走了一会儿,就听到代表上工的锣鼓一声声的响了起来。
到达集合点,新老知青们聚在一起。李婉拉着梁承恩站到老知青们身边,冲他们翻了个白眼。
三进村有300多人,分了4个生产小队。之前只有前两队里有知青,现在12个知青正好可以分给4个小队。
负责统筹安排的人见老知青旁边有2个陌生的面孔,顺手安排在了一队和二队,分到一队的是梁承恩,李婉被分在了二队。分到三队里的人有黎易之、张卓诚和韦筝,分到四队的是王鹤、王虎和张虹。
二队的人见到只有他们队是一男两女、其他三队分完都是两男一女,立马不服了。一人喊到:“怎么就我们队里两个女知青!”
知青们干活比不上村里人,更别说是女知青了。平时虽然女知青干不完的话,村里愿意多干的人可以问不愁吃喝的知青们要一些他们干不完的活,多赚一点工分。
但是当遇到秋收那样繁重的、恨不得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生产任务时,那时没几个人能厉害到连轴转,也就没有人愿意接手知青的干不完的农活。
小队都要因为知青们干活不麻利多拖一会儿时间,晚一会儿回去休息。
而现在马上到七月末了,玉米就该收获了。
所以,村民们也很擅长“矮子里拔高个”!能选人的话,大家肯定愿意选体格壮的男知青。
赵满粮:“那你说怎么分,怎么分不都是有一个小队要两个女知青吗?”
说话的人看到自己小队长冲他使眼色,接着说:“那……那也不能就我们二队吃亏。平常也就算了,农忙时拖累大家。”
“那要这么说,三队四队一下接手三个新知青,农忙时不是更吃亏吗?”
僵持了一会儿,知青们都听明白了村民们的嫌弃。
新知青刚来就遇到这么大阵仗,都有些面面相觑。
黎易之想了想,低声询问了下老知青们。
“要不到了农忙时候,新知青就先少领一点自己的工分任务?习惯了之后再商量着增加,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
赵满粮和村支书严德清商量了下,又看了说话的黎易之一眼:“如果没意见的话,那就这样定了。”
二队的人也说不出什么再计较的话了,只能答应下来。
“行了,都快上工去,早晨都快过去了。小心我让计分员都扣你们一工分!”
麦子已经收割了,今天分配的任务就是翻地,把地翻好后,就可以种大白菜了。
小队长给他们分好负责的地方后就走了,黎易之三人负责的地方是挨着的。
他们一个个领完锄头,回到了自己负责的土地上。黎易之拎着锄头,弓下腰使劲儿地朝地上挥去。
“砰”,锄头很轻易地陷了下去,然后……深深地陷进地里。手上用劲儿,用力地把锄头拔了出来。
黎易之又试了几次,要不力气太轻,到了地上后像是在给土地挠痒痒。要不力气太重,地是翻过去了,手却震得有点发麻,用力太大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他发现旁边有一个人锄地很快,把身边的村民远远地甩在身后。
黎易之走向那个人,走过去才发现是赵刚。
“刚子哥,你可以教教我怎么用锄头吗?”
赵刚抬头说:“黎易之,你也在三大队?”然后不等他回答,又说:“当然没问题了。”
赵刚:“你再试试。”
试了几次后,黎易之终于掌握了。
他向赵刚道谢后,回了自己的地方。身旁一直使着劲儿的张卓诚和同样很使劲儿的韦筝,只比他离开前,前进了一点。
黎易之将两人喊过来,向他们传授着自己新学的锄地技能。
“学会了吧。回去试试看,是不是能省很大劲儿。”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计分员赶来记了工分,大部分人都回去吃饭了。
三进村会有两个小时的午休,除了农忙时。
六人结伴同行,没了来时的轻松,每个人都很疲惫。
“还好你聪明。那样锄地,确实会轻松了不少。但还是好累啊。”张卓诚一手搭在黎易之肩上,懒洋洋地说。
“我也是,太累了。”王鹤苦不堪言,他的胳膊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虽然表哥也教了他们怎么锄地,但以前病弱的身体并不吃这一套。
知青们苦兮兮地回了知青点,草草地吃过午饭后,便立刻返回屋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