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求贤如渴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祝灏等一行人在汉口码头登岸。码头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操着各种口音的商人在此交汇,形成了一幅繁忙而又充满活力的画卷。
祝灏站在船头,凝望着灯火通明的岸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伤感。也许几个人的人命算不得什么,也或许他们见惯了太多洋人肆无忌惮、为非作歹的行为,总之,这次的事件都没有掀起浪任何花。
“哎!”祝灏重重叹了口气,这就是满清朝廷腐朽、愚昧百姓的悲哀。想那秦汉唐明,哪个洋夷敢在中国的国土上猖狂?
不说每次汉官出使,大军随后压阵;唐官王玄策出使印度,一人灭一国,等等这些事迹。就连崇祯皇帝快要上吊的前几年,明朝都在广东海面上把英葡联军打得丢盔弃甲,生生为了沿岸百姓被抢的四头猪赔了明廷两千八百两白银。
一个不能保护自己国民的朝廷就不是合格的政府,这也充分表明满清是一个非法的伪朝,更加坚定祝灏想要彻底推翻它的信念。
傍晚,他们下榻在了离着码头不远的蜀商会馆。得知四川按察司副使秘密出访,会馆背后的几位四川籍商人纷纷联袂前来拜见。当然,以中国人的交际方式,一顿饭局那是少不得的。
席间,当祝灏向身为在楚蜀商领头人的黄吏闵问及湖北的西学人才时,黄吏闵却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祝灏会询问关于湖北的商业发展或者当地的特产情况,却没想到他会先问西学人才的事情。
他放下酒杯,沉吟了一下,才缓缓开口:“祝宪副,您所说的西学人才,我的确有所了解。近年来,湖北一带受到新学思想的影响,确实涌现出了不少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饱读中外书籍,涉猎广泛,不仅精通传统学问,还对西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是…”
说着,黄吏闵话音一转:“但是,他们大多要么是供职于洋人公司工厂的要员,要么被署理总督卞宝第卞大人收归麾下,还有一些也是自己家就在经商做买卖,您想请动他们入川讲学,恐怕不易啊!”
听到这话,祝灏不禁皱了皱眉。确实,一般来说,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四书五经孔孟之学,能去主动学习西学并且学到一定层次的年轻人,他的目光和眼界都比较高。
以他们的能力,如果说每个月给他们十两八两的薪水让他们背井离乡去四川的大学教书,他们恐怕多半不会乐意,因为他们能就近找到可以给更高待遇的外企工作。即便他们有心走仕途,也没有比总督麾下更好的晋升前途了。
至于自己,钱和权都不会轻易给出去,因此他没有一点儿能够吸引这些人才的手段。
要问为什么上一次史密斯就能给他网罗那么多外国老师回来,其主要原因还是这些人确实算不上什么人才。除了威尔逊、布鲁斯和凯瑟琳三个,其他人顶多算是读过一点儿书的普通欧美人,拿十两一个月的工资适得其所。
但对于真正的人才,他也绝不吝啬金钱,就如威尔逊成为了他的首席化学工程师,现在每月能拿到几百两的薪水和奖金;还有布鲁斯,也成为了兵工厂首席工程师,工资一点儿不比威尔逊少。
这样看,就知道祝灏的想法,他不是钱多到没地方花的大善人,也不是吝啬小气鬼。只要你的价值得到验证,他就能把你放在适合你的地方,满足你应得的奖励。但你一上来就要吃五碗饭,不给还骂他是骗子,他可没那么傻。
所以说,按他那个先试用后买单的思路去聘请人才,在这个人才匮乏的年代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他又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逐一筛选,那能怎么办?
这一时期,广雅书院、两湖书院、自强学堂和南洋公学这四大学府都还没有建立,更别说还要更晚的北大、清华了,他又能去哪里寻找系统性学过西学的人才?为此祝灏感觉格外头疼,他端起酒杯猛灌了一杯。
或许是看出他的难处,黄吏闵接下来的话又将他从失望中拉了回来:“我听说上海租界有个格致书院,那里的学生都学西学,您可以去那里找找,说不定有你需要的人才。”
“格致学院么?”祝灏呢喃着这个名字,将它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