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 第392章 判决书

第392章 判决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前文说过, 17号晚上下了大雪,根据气象台的讯息,雪从9点左右开始下, 一直下到12点左右停。

    而18号早上, 环卫工发现尸体的时候,尸体旁边没有任何脚印。

    目前已知死者的死亡时间为晚上7点到9点, 如果抛尸时间在9点后, 那么, 凶手完全没有理由选择露天的场合焚尸。

    毕竟,焚尸是想烧毁尸体的生理信息,凶手不可能在下雪后,还心大到选择一个会积雪的地方焚尸。

    而如果在12点后抛尸, 一来,现场不可能不留有脚印, 二来,这同样也不适合焚烧尸体。

    所以凶手的抛尸时间, 必然是在9点下雪之前。

    晚上9点的大雪, 打乱了凶手的计划,但他又不可能在下雪后前往现场, 否则雪地必然会留下清晰的足印。

    乘客说, 他是在8点50上的武红林的车,9点20分到的家,那时,雪已经开始下了。

    而武红林17点被拍到出现在李小暖工作点附近, 8点50分拉客时,却是在离垃圾场不远的一条街道上。

    从路线看,他完美符合凶手的动线。

    警方扣押了嫌疑人, 进一步搜查武红林的家。

    形势极其不利。

    武红林个子矮小,穿40码的鞋,货车加的是柴油,有一辆街上随处可见的电动三轮车。

    “大街上到处都有这种黑车,走街串巷,谁都不会多看一眼,就算瞄见里面坐了个人,也只当是乘客,非常适合抛尸。”

    老警察a如此分析。

    货车里搜出了一些廉价的不和谐杂志,描写露骨直白,刺激眼球,配图也极其。

    “人不可貌相,货车司机常年跑运输,得不到纾解,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中逐渐扭曲成对女人的怨恨,所以才一直选择年轻女子作为下手对象。”

    新警察b说得头头是道。

    季理明反驳他:“武红林跑运输才三年多,02年-03年,他还不是货车司机。”

    “开出租车也一样。”

    是的,武红林没别的技能,只会开车,在买大货车前,他跑出租。车子是出租车公司的,和人搭班,两人轮换着来,这几个月你开白班,我就开夜班,过几个月再轮换过来。

    而出租车的轮胎就是最普通的一种,也是出现在第三具尸体旁的那一种。

    不夸张地说,武红林对上了嫌犯的每一个特征。

    但季理明没有贸然下结论,反而道:“凶器呢?我们没有找到关键证据。”

    法医检测认定,五具尸体胃部和呼吸道均不见炭末附着,是死后焚尸,而不是烧死。但尸体破坏严重,具体的死亡原因很难判定。

    只有李小暖的尸体较为完好,解剖后发现脑后损伤,应该是被钝器击打所致。

    武红林的家或者货车内,没有符合要求的凶器。

    “凶手不一定把凶器带在身边。”又一名警官说出看法,“说不定就是路边捡的石头棍子,完了擦干净,随手一扔,谁能找到?”

    也有道理。

    只好继续往下深挖。

    第五位死者李小暖暂且不说,武红林和其他四个死者有关系吗?

    和王子惠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出租车司机的身份,足以让他与任何人产生短暂的联系,却不会被注意到。

    不久,又被查出武红林的妻子2000年生过病,需要动手术,家里的积蓄被花得一干二净,两人还欠了外债。

    曾经参与过调查02年案子的老警官,捧起枸杞茶喝了口,沉声道:“我不懂什么犯罪画像,花里胡哨,依我的经验,钱就是谋杀最大的动机。”

    小年轻说:“是犯罪心理画像,05年新开的专业学科。”

    “别打岔。”老警官说,“反正我觉得你们说什么心理变态啊压抑啊,都不对。”

    他正色道:“为什么犯人专门挑年轻女人下手?因为容易对付。年纪轻,没有社会经验,就容易上当受骗,叫她们上车就上车了,力气也小,容易制服,但已经工作了,身上有点钱,不像学生,零花钱也才百来块,得不偿失。”

    季理明微微点头。

    他心里赞成老警察的说法,犯人选择某一类型的受害者,肯定有原因。但之前讨论会上,几个小年轻提起的什么厌恶女人、恋母情结、压抑,都太玄乎了。

    飞车抢劫猖獗的那几年,被抢的很多都是女人,难道抢劫犯们都是变态?

    不,挑女人下手,只是因为好下手。

    男人健壮,小孩没钱,老人又有子女,一旦失踪容易被发现。可年轻女子孤身在外,假如又是独居,短时间内很难被发现。

    虽然……王子惠有室友,也有工作。

    季理明想了会儿,道:“为钱的概率很大,但都是年轻女人,也保不准是图色,尸体这么一烧,什么都提取不出来了。”

    “强-奸犯很少把事情做这么绝的。”老警察说,“再说了,武红林有老婆,一次见色起意说得过去,连做几次也太夸张了。去个发廊才多少钱?”

    季理明敲敲桌子,提醒他:“咱们不能有罪推定。”

    “我看十有八-九就是他。”老警察说,“这案子我从头跟到尾,投入多少人多少力气,你也清楚,查来查去,就是他嫌疑最大。”

    参与讨论的警察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他们和武红林无冤无仇,绝对没有陷害他的意思,可案子查到现在,就他一个嫌疑人,也完全符合前几起案子得到的线索。

    因此,纵然没有直接证据,武红林仍然是第一嫌疑人。

    季理明仍有犹豫,不知为何,武红林妻子的模样忽然浮现在他眼前——如果丈夫是杀人狂魔,那个女人会有这么幸福的表情吗?

    他的心理素质就这么厉害,在枕边人面前也没有一星半点的破绽?

    倒也不是不可能。

    季理明当警察也有点年头了,不是没见过杀完人还没事儿似的家伙,有的人天生反骨,不把人命当回事。

    或许武红林就是如此。

    十日后,检察院做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

    但武红林没有等到法院审判的那一刻。

    被正式逮捕后的第二天,他就死了。

    看守所的警察送晚饭,看他一动不动倒在那里,敲了敲铁门,见没有反应,怕出事,连忙开门进去,人已经没气了。

    法医判定为猝死,推测是因为货车司机的工作太辛苦,缺乏睡眠又劳累,加上杀人带给他巨大的心理负担,一下子没缓过来。

    也有人说,他是畏罪自杀。

    这多少有点不可思议,可现实荒诞的时候多了,从来不管大家能不能接受。

    所以,无论大家心里嘀咕些什么,武红林出人预料的死亡,使得112特大连环焚尸案就此落下了帷幕。

    公开的案件消息就这么多了。

    在简静看来,此案确实疑点不少,所有证据都是间接证据,并未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但焚尸案确有特殊之处,物证在高温下难以保留,缺少血液、毛发、皮屑之类的证据很正常。武红林的履历和时间线,都具有高度嫌疑。

    检察院逮捕也没什么,人也死了……季风问起这个案子做什么?

    和他父亲的死有关系吗?

    简静在公安的官网搜索季理明的名字,跳出来一则讣告:2007年9月23日,季理明因公牺牲,时年41岁。

    时间和祝雅楠说的对得上。

    可武红林的案子是1月,季理明死在9月,相差六个月呢,能有什么关系?

    简静越看越糊涂,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季风留下的文件袋。

    虽然他什么也没说,可她心里莫名有一丝预感,这不是什么愉快的答案。

    “我看你搞什么鬼。”她还是决定打开。

    文件袋没有刻意密封,东西也不多,全用夹子整理好了。放最上面的就是一张打印的判决书。

    --

    《张某故意杀人一审刑事判决书》

    200812

    和平市人民法院

    被告人张某,1978年出生于某省某地,小学文化,2007年9月涉嫌故意杀人为和平市公安分局刑事拘留,现羁押于某看守所。

    1999年,张某与武某相识、结婚。2007年,武某以故意杀人罪被我省检察院批准逮捕,2007年3月4日,因突发心脏疾病,抢救无效身亡。

    据检察院指控,张某在获悉武某死亡后,一直对参与调查武某案件的警务人员心怀不满。2007年9月12日,张某在xx超市买了把牛排刀和一把水果刀,9月23日上午10时许,来到公安分局门口,要求见案件相关人员季某。

    季某在外工作,张某等到下午3点40分,以有事相告为由,要求与回来的季某单独说话。

    两人走到街角处,张某突然掏出牛排刀刺向季某,季某被砍伤腹部,并以右手阻挡张某砍第二下。

    张某见无法杀死季某,随即举刀自杀。季某立即阻拦,按住张某的右手,同时张某掏出水果刀,刺向季某的心脏。

    此时周围相关人员注意到异常,上前阻拦,季某被送往医院,不治身亡。

    ……

    张某交代,她认为丈夫武某的死别有隐情,且丈夫并非焚尸案的元凶,警方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逮捕,间接导致丈夫死亡,故对涉事人员充满怨恨,在上访无果后,决定亲手报复。

    张某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张某被拘留后主动配合调查,认罪态度良好……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五年。

    --

    后面几行字,简静完全没看进去。

    她怎么也想不到,事情的真相竟是如此。

    怪不得季风对父亲的死别有疑虑,却又说凶手已经逮捕归案。是的,张某确实已经被逮捕,现在可能还在坐牢,但季理明真正的死因,恐怕还在焚尸案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