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选择
柴大军家的在旁边泪流满面,又又没有错,柴大军没有错,只是这个世道太穷了,她年轻的时候嫁过来也要了很多彩礼,也是为了给家里的兄弟攒彩礼;现在自己家五个大小子,加上他们夫妻俩,还是攒不下什么东西,一遇到娶媳妇这种事情,恨不得将三代的底掏光,不过大家都这样过来的。怪只怪自己不会生,全部生了儿子。
柴又又看父母这样伤心,有点出乎意料,没想到父母对入赘的事情反应这么大,他觉得家里有女娃子的出嫁不跟自己入赘是一样的吗,嫁闺女的人都很积极,嫁儿子虽然少见但是不至于这么伤心。
他连忙爬起来,上前安慰父母,说服父母接受的事情只能缓缓再来。而且桂清嫂不一定能给他找到合适的。
柴大军有五个儿子,老大叫柴易易,老二柴又又,老三柴再再,老四叫柴还还,老五叫柴行行,名字很随意,老大生的容易,老二是又一个小子,老三是再一个小子,老四因为还是一个小子,老五生下来,柴大军说行了,不用再生小子了。他们几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结果还有人夸他名字取的好。
柴易易刚娶妻不久,和媳妇蜜里调油,已经生了一个小子。不过有了媳妇,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他觉得又又入赘挺好的,不仅家里少花一份钱,还能要点彩礼,不过他担心别人看不上柴又又。
剩下的几个弟弟,只是盼着家里办一场喜事,就能吃点好的,对于柴又又是入赘和娶媳妇他们不太关心。
柴又又安顿好父母之后,想着第二天再去一下二姑家,中午吃完饭过去,下午请一个小时左右的假时间完全来得及。
柴淑女等了一两天没看到柴又又来,不想再耽误,拖到秋天农忙的时候,谁也抽不开时间。而且看病宜早不宜迟。
这天下工她就跟王二平商量道,“不知道又又啥时候过来,要么我们去找一下文文,让文文去请一下你拜兄弟,毕竟去县里还是得有出门经验的人陪你会更好一些。 ”
猫蛋在旁边听到柴淑女的话,忙问:“妈妈,请我拜爹作甚了?”“陪你爸爸到县城看病,你们都太小了。你爸走的不快,你拜爹家有毛驴,这样你爸不会太累。”
&34;那找文文干什么,让我二妈知道怎么办。&34;猫蛋不明白父亲看病提到文文的原因是什么。“你拜爹在柴家庄,还是需要有人去请一下,看你拜爹有没有时间。”
柴家庄也不远,猫蛋小时候也跟着去过,对于路程基本熟悉,“那我和我哥哥去吧,姥娘家村怎么走,我们都知道。”柴淑女一口否决了猫蛋的建议:“你哥估计还记着点,你小的时候去的,能记住啥,而且现在有从蒙区下来的水,你们两个小孩子过河太不安全了,那个河看着清,水其实很深,你们冒冒失失的,还是大人去我们才放心。 ”
猫蛋不服气,也没啥办法,毕竟她岁数比较小,柴淑女不同意也是有原因的。文文毕竟是成家立业的人,办这样的事情更加稳重一些。
柴淑女就想着下午上工前,专门找一下文文,不想去王二顺家,张月女惯会阴阳怪气,经常气的她胸痛。反正文文也是大人,估计过段时间,张月女会将文文夫妻两口子分出去过。
下午上工前,柴淑女正准备找文文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外甥又又远远的从村口走了进来,她站在前梁出工集合的地方,今天正好是全体会,她站这正好能看到村口。
看到柴又又到了,她赶紧跟小队长请个假,又去找了桂清嫂。桂清嫂正好今天没上工,她是个会享福的女人,平常也做事,不过感觉比较累的时候,一定要歇一歇。她觉得人生很短也很长,要习惯在现有规则下给自己争取更大的福利,同时也要适当的让自己喘口气。
有人说她不会过日子,有人说她瞎作怪,她不管这些,她心中自有成算。桂清嫂本来是要出门的,看到柴淑女带着又又找来,正好也暂时打消了出门的计划。
柴又又进门大大方方地打招呼:“婶子,我过来看看您,这是给您带点小礼物。”这次柴又又带了一条鱼,他上午下了工,吃了饭立马就往柳林村走,家中没有钱给他一次次准备礼物,这次他就拿了钓鱼的工具。下山之后,他没有过河,先在大太阳底下钓鱼,万幸钓到了。桂清嫂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心里更加欣赏这个小伙子。
她也没客气,赶紧找了个盆子,把鱼放进水盆里,这个时候吃点肉不容易。这段时间她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全乡都打听了,还真打听到两家条件不错的要招赘。
一家是乡上的,那一家夫妻俩是双职工,结果生了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只留下一个闺女,从小娇宠长大,中间倒也想接了侄子过来,结果侄子都大了,有点养不熟。妻子也有工作,腰杆子比较硬,两口子一辈子的家资,就想给闺女找个上门女婿,这样也后继有人,就是名声有点不好听。他们家放出招赘的消息之后,周围好多人都想给自家儿子争取,周围儿子多的人家比较多。
不过,这夫妻俩不要女婿家离得太近了,这样的话,婆家干涉会比较多,毕竟是人家的父母,要稍微远一点的人家。而且人才太次了也不行。最起码闺女要看过眼;年岁也要相当的,岁数相差大的也不要。巧的的这些条件柴又又都符合。如果这家能看上柴又又,后半生的日子差不了。这个条件说的柴淑女和柴又又兴奋不已,就担心自己条件不够,别人看不上。
还有一件条件稍微差点,在鸡鸣梁,这家姓余,村子里就两三家姓余的,这家人子嗣不丰,想过继也过继不了,父母都是村里人,过继过去本家也会接纳,不会有阻挠之事,反而会互相帮助。
这两个地方,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乡上的条件更好一些,鸡鸣梁比柴家庄更偏一些。如果柴又又说通了父母,桂清嫂就会前去说合,肯定先去乡上。如果能看中的话,这个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