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章 族人拜访
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房屋前,看着那一砖一瓦,没有丝毫的改变。
玉芳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这里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曾经的欢笑、泪水,仿佛都还在眼前。那些与文玉共度的温馨时光,奋斗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日子,街坊邻居交流的温馨时刻……都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第一次跟随文叔来到文竹沟的时候,她那心中是忐忑的,并带着强烈的期待,第一次见到文玉时的模样,不得已的离开……都像发生在昨天一般。
这是她人生第一个意义上的的家,不是太完美,但依然美好。原本她以为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
随着文叔掏出钥匙打开院门,熟悉的场景在玉芳的眼里展露无遗。
金色的晨光洒满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如同给整个房屋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
“这里面这么宽敞啊!”
吕姨好奇又兴奋的打量着里面的布局。
在文叔的领头下,三人迈步走入了院子。
玉芳注意到院子泥地上的血迹已经彻底消失不见。没有了任何的痕迹。
文叔开始从黄牛背上卸下包裹,玉芳也是帮起忙来。吕姨则是忍不住走动参观起房屋。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玉芳熟练地去到了厨房,开始了烹饪,做起了早餐。
这次回来,她发现屋内已经没有了那股若有若无的大烟味道。那曾经弥漫在屋子里的令人厌恶的气味,如今已消散无踪,这让她的心情格外舒畅。
玉芳一边熟练地打着鸡蛋,一边暗自欣慰。她想着,终于摆脱了那股呛人的味道,家又重新变回了那个温馨、干净的港湾。锅里的油滋滋作响,她迅速将切好的葱花撒进去,瞬间香气四溢。
这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玉芳抬头看了看窗外,嘴角上扬,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此时安心也已经醒来,在院子里愉快地玩耍着。她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蹦蹦跳跳,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回荡在整个院子里。
玉芳从厨房的窗户望出去,看到安心那无忧无虑的模样,脸上不禁浮现出温柔的笑意。她心想,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纯粹,只要有一片小小的天地,就能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安心时而追逐着一只飞舞的蝴蝶,时而蹲下身子观察地上忙碌的蚂蚁,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阳光洒在她红扑扑的脸蛋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屋内的人听到安心欢快的笑声,也不禁被这份纯真的快乐所感染,心中充满了温馨与宁静。
玉芳知道,虽然过去有过不好的回忆,但此刻,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不一会儿,丰盛的早餐就准备好了。玉芳将热气腾腾的食物端上桌,呼唤着家人一起享用这充满希望的一餐。
大家一起吃过早餐之后,文叔就按照惯例,泡了一大缸茶,坐在那里悠闲的卷起了纸烟。
玉芳和吕姨洗过碗,收拾了厨房后,开始把柜子里的被子被褥拿出来晾晒。
外面一切的纷扰和战争仿佛就像不存在一样,生活如同回归到了从前,一开始的宁静安然。
吕姨对房子很是满意。这文家沟的住处比以前大了一倍都不止。对房屋的满意,冲淡她对老屋离别的惆怅。脸上时时都挂着笑意。
阳光暖暖地照着,微风轻轻拂过。玉芳和吕姨一边干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话语间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许。
文书抽着纸烟,喝着茶,目光悠然地看着院子里的景象,心中的那份宁静让他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他也似乎一下精神了不少。
屋外响起了敲门声,文叔站起身来边向院门走去,边问道:
“谁呀?”
文叔熟悉的声音响起:
“是我们,老文。”
文叔打开了门。
是文家沟的一些亲戚,听见文叔回来了,特意过来探望。
亲戚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些腊肉,装在篮子里的鸡蛋……
来的人有老,有中年,有少,有小。
“文小子啊,可回来了!”
一位年长些的亲戚说道。文叔赶忙把大家迎进堂屋里,招呼着大家坐下。
玉芳和吕姨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过来打招呼。文叔给吕姨介绍众人都介绍了一柱香的功夫。
文叔给大家介绍吕姨的时候说的文玉,安心的娘。大家也是心照不宣,热情的打着招呼。
吕姨倒是心花怒放,喜气洋洋。就像刚结婚见家长一般,兴奋,喜悦,害羞……交织在一起。脸上除了笑,已经不知道该啥表情了。
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一旁,看着吕姨和安心陌生又亲切的面孔。
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谈论着村里的变化,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琐事。欢声笑语在小院里回荡,让原本宁静的院子瞬间热闹非凡。
后面谈谈到了外面的情况,大家又是忧心忡忡,叹息不断。
年长的那位长辈说,村上也来过当兵的。
先是穿蓝衣服的住了一阵,把地主们全抓去教育了一番,然后把土地以抓阄的方式分给了大家。
但是没过多久之后,他们走了。
又来了一批穿黄衣服的军队,把地主分了的土地,又重新要回,还给了地主的手里。
众人脸上都露出愤懑和无奈的神情。一位年轻后生忍不住说道: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好不容易分来的地,又被夺走!”
另一年轻人紧握着拳头,语气坚定地说:
“这世道不会一直这样,咱们得团结起来,总有一天能真正拥有属于咱们自己的土地!”
有一个年轻的妇女说道:
“是啊,咱们不能就这样认命,得盼着能有个为咱老百姓做主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同时也怀着对未来的一丝期望,盼着能有改变命运的一天。
“折腾来折腾去,还不是一样?还不如不要折腾,日子将就着过吧。”
与文书一般大的一个中年大叔说道。
文叔皱了皱眉头,深吸一口烟没有发言。
那年轻后生激动的说道:
“这可不一样!红军来,那是真心为咱老百姓着想,给咱指了条明路。虽说现在地主又把土地夺了回去,可咱心里明白,这公道迟早会回来!”
年轻妇女也一旁附和道:
“就是,不能这么轻易灰心,总会有改变的一天。”
那位年长的长辈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
“对,咱们得盼着,也得自己争口气!”
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可眼神中却透露出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这村镇上,没有来过抓壮丁去参军的兵?”
文叔扫过在坐的年轻人。
“没有,来了倒好,我就想参军。”
“没有,就来过那两批,倒是都没有抓人。”
……
大家七嘴八舌的回道。
文叔心想,这不应该呀?要说文家沟地处偏僻了一些,但也不至于无人问津,无人到达的荒郊野岭,怎么没有其他军阀什么的来过呢?
日本人你说没看见,倒也理解,他们还没有打过来。就是来了也不一定找的对路。没办法,土地太大,岔路太多。
但地方军阀不应该不知道。
众人聊了很久,玉芳续了一次又一次茶。
直到中午时分,玉芳和吕姨都开始做中午饭了。留大家吃饭都是推辞,反倒要拉文叔等人上他们家吃。
文叔也只有说,饭都做了的理由推辞了。许诺着下次专门约个时间,大家再好好聚聚。
大家这才各回各家。
文叔把老者叫住,留了下来。众人都离开了后。文叔与老者到了房间,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话后。那老年人才是神色忧郁的离开了文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