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包粽子
至于甜粽,则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最简单纯粹的白糯米粽子,可以直接蘸取白糖食用;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单独加入蜜枣、豆沙或是花生等馅料;此外,还有红豆粽、红豆蜜枣粽、花生蜜豆粽以及八宝香粽等等,每一种都别有一番风味。
好在昨晚就已经提前将各种材料准备妥当,否则今天肯定会手忙脚乱。
只见郑婉瑜动作娴熟地捻起两片粽叶,轻轻弯曲成一个圆锥形状,然后将早已浸泡好的米粒倒入其中,接着在中间位置放入精心挑选的馅料,再覆盖上一层米粒,最后用粽叶紧紧包裹起来。
整个过程中,她始终牢牢握住粽子,另一只手则灵活地扯动丝线,环绕着粽叶缠绕绑定。
为了方便区分不同口味的粽子,咸粽和甜粽就像两个阵营一般,分别使用了不同颜色的丝线作为标记。
咸粽身披绿线,甜粽则是一袭红线,还有一种素面朝天、没有放馅料的粽子,则用白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至于具体能吃到什么口味的粽子,那就得看个人的手气喽!
郑婉瑜手法娴熟地将糯米、粽叶、馅料等材料一一摆放整齐,然后开始包起粽子来。
只见她双手灵动,转眼间一个精致的粽子就出现在眼前。
包完一个粽子后,她抬起头看向陈孝正,轻声说道:“逸尘那孩子现在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怪可怜的。不如我们邀请他一起来过端午节吧?另外,母亲那边也赶紧派人送些粽子等节日物品过去。”
陈孝正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赶忙回应道:“太好了!这样一来,逸尘也不会觉得孤单了。对了,还可以顺便给他带一些已经晾晒好的艾草和菖蒲过去,让他插在门前,可以去病驱邪呢。
毕竟他一个人生活,可能对这些传统习俗了解得不够详细。除此之外,再拿两坛雄黄酒、咸鸭蛋和粽子一起送给他吧。至于母亲那边,有你来安排,我非常放心!”
郑婉瑜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一直住在父亲生前为她购置的那个庄子里,平时很少回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团聚一次。这次若曦出嫁,一定要想办法让母亲留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
陈孝正握住郑婉瑜的手,深情地说:“婉儿,这么多年来,这个家全靠你操持,真是辛苦你了!”
包好粽子后,陈孝正当即吩咐下人备妥艾草和雄黄酒等东西,差遣专人送往林逸尘和老太太那里,并盛情邀约林逸尘端午那日前来陈家共度端午。
次日清晨,林逸尘如约而至。他身着一袭素雅长衫,身姿挺拔如松,面带微笑地步入陈家府邸。
刚进主院门,便见得陈孝正夫妇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宋逸尘赶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拜见伯父伯母,承蒙伯父伯母关怀惦念。”
陈孝正急忙扶起宋逸尘,温和笑道:“逸尘既已到来,今后便是一家人,无需如此拘谨多礼。快快请进,屋里备有好茶鲜果,咱们边吃边聊。”
林逸尘微笑着从小厮手中接过精心准备的端午礼,然后恭敬地递给陈父陈母,说道:“伯父伯母,这是一份小小的心意,请您们笑纳!”
陈婉瑜娇嗔道:“你这孩子,来探望我们就已经很开心了,怎么还带这么多礼物呢?”
林逸尘谦逊地回答:“这是应该的。我听说伯父您非常喜爱谢大家的作品,正好我这里有一份谢大家的手稿,特地带过来送给伯父。”
“这”陈孝正惊讶地接过手稿,仅仅一眼便认出这确实是谢大家的真迹,不禁激动万分,“这份手稿如此珍贵,实在不好意思收下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稿递还给林逸尘,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频频落在手稿上,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爱之情。
然而,为了不让别人察觉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只能微微转过头去。
林逸尘敏锐地捕捉到了陈孝正的表情变化,他轻轻地将盒子又推回到陈孝正面前,诚恳地说:“伯父,物品只有在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如果把它放在我这儿,恐怕也只会蒙上一层灰尘而已。”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哈哈哈哈!”陈孝正喜笑颜开地接受了这份厚礼,并对手稿爱不释手。
“听闻伯母素来喜爱摆弄花草,这玉葡萄,送给伯母。”林逸尘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如同春风般和煦温暖。
话音未落,他身后的小厮便心领神会地立刻捧着一盆鲜花走上前来。
那盆玉葡萄已然盛开,花朵的颜色宛如蓝宝石一般湛蓝,而花瓣的底部则呈现出深邃的紫色,整朵花看上去美轮美奂,仿佛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悬挂于指尖。
这种玉葡萄如今已属濒危物种,极为罕见珍贵。
“此花如此珍稀,恐怕我难以养好啊!”伯母满心欢喜地接过花盆,却又不禁担忧起来。
“伯母不必担心,这位小厮乃是专业的花匠,尤其擅长照料玉葡萄等各类珍稀花木。若伯母不弃,就让他一同留在府上吧。”林逸尘微笑着宽慰道。
“这孩子,实在是太贴心了。”伯母感动不已,眼中满是赞赏之意。
接着,林逸尘又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兄长,笑着说:“大哥,这柄玄铁剑赠予你。”
陈熙庭欣喜地接过宝剑,仔细端详一番后,赞叹道:“果然是一把好剑!”他轻轻抚摸着剑身,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质感,心中暗自欢喜。
最后,林逸尘来到若曦面前,温柔地递上一个精美的四方木盒。
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摆放着一方玉制棋盘,质地温润细腻,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而那些棋子,则是由黑曜石和上等白玉精心雕琢而成,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