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特种战神 > 第516章 有心人

第516章 有心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了解到基本信息,虽然依然不知道那位幕后老板是哪路神仙,不过他的目的已经很好猜了。

    那就是占下位置最好的村民五组,二百多万连宅基地带自留地全部买到手,然后随便搞个大棚或是养殖基地的名目。

    等占地时,两千万补偿款都是最少的。

    基本眨巴眼的功夫,就能赚到超过十倍的利润。

    如果开发冬季旅游项目,那就更好了。

    到时候路一修通,冬天饭店民宿,夏天生态采摘,简直就是摇钱树一般的地方。

    想赚快钱,随便找个接盘的,那就是远超十倍的利润。

    可以说,只要把地占下来,就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猎犬老爸那面的话头儿是,部里更偏向于开发冬季旅游项目。

    毕竟振兴地方经济是第一要务,更何况是无污染零排放,还能给周边百姓带来可观收益的好项目。

    如果没什么意外,年后就会形成正式文件。

    刘毅几个坐一起合计了一下,认为那位消息灵通的幕后老板,既然能在秋天时就得到了消息,那么也很可能有“本事”,知道部里的最后决定。

    有了这么大的利益在那,他肯定不会收手。

    而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一旦项目定下来了。一切商业占地,以及果农养殖项目就会停止批复。

    由此推断,对方只要还想赚钱,年前就一定会有所动作。

    要么提高占地费用,忽悠老百姓让出土地。要么玩横的,逼老百姓让出土地。

    刘毅几个猜的非常准。

    虽然部里对退耕还林和冬季旅游项目的计划,都被最大程度的控制了起来。

    但一个大项目从立项到执行,要牵扯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

    所以,即便是限制传播范围,但依然会或多或少的,或有意或无意的有消息透出去。

    而且,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乏消息灵通和有脑子的人。

    这里面,就有一个姓赵的老板。

    这位赵老板虽然叫“老板”,实际上就是个带着个土建工程队的大工头儿。

    他偶然在一个饭局上所听到的风声,也仅仅是可能会合村并镇这么个情况。

    作为一个工头儿,肯定不如那些搞房地产开发的大老板心野。

    土地平整,沟管网路基铺设,已经足够让他垂涎欲滴了。

    当然,如果能提前能摸着地方,挖两个鱼塘或是弄片果园什么,那就更好了。

    于是,赵老板开始挖门盗洞的托关系打听消息。

    可这两年国家对利用提前消息套补偿款的打击力度非常大。

    从市里到下面区县甚至村一级,连着两年里接连有多人倒下。

    退赃不说,还都判的不轻。

    这让从事相关规划的工作人员异常小心,虽然市里为了配合国家工作,预设了几片地方作为合村并镇的规划地点。

    但谁也不敢随便往外透消息。

    而赵老板呢,毕竟“实力”有限,不可能遍地撒网。

    虽然猜到了可能是哪几片儿地方,但摸不到准消息的情况下,根本不敢出手。

    说到“猜”,对于一个搞土建的人来说,真的是非常容易。

    合村并镇嘛,就是划片区域,把零零散散的山民村民弄到一起。

    而整个延市包括周边地区,绝大多数都是山地丘陵地貌。

    平坦些的地方,除去现在已经有了的县镇,剩余的非常有限。

    省里市里不论怎么保密,也无外乎两种选择。

    一个是扩建现阶段人口较少的镇县,再就是另寻平坦的地儿平整一下,弄个新区。

    至于哪些地方合适,搞起来成本低,他一个摆弄土建的人,那还不一眼就能看明白。

    就这样,打听不到准确消息的赵老板,就想了个笨办法。

    没事儿就开着车,到被自己列入名单的几个地方瞎转悠,再街边找本地人闲唠嗑打听一下。

    他相信,只要被政府看上的地方,一定会做前期的测量和估算。

    而且这个工作,可不是走一次记一下数据就完事儿了。

    需要反复的走,反复的看反复的确认。

    所以,他只要留意哪个地方有测量所地质院之类的人出没,或是出没过就行。

    一次,说明自己猜的地方,确实在备选名单里。

    看到两次,那这个地方的可能性就很高。

    如果看到三次,那就值得出手了。

    从炎热的秋老虎当头,一直到凉风轻起。

    有事没事儿的闲溜达之下,有一天,赵板开着就到了刘毅读中学的安民县。

    好巧不巧的,他也到了齐婶儿的那家羊汤馆喝羊汤。

    那时节中午的时候外面温度不冷不热,赵老板就没进屋,坐在羊汤馆外面的凉棚里,要了碗羊汤和两屉烧麦。

    刚喝了口汤,一辆丰田越野和一辆依维柯,便停在了羊汤馆对面的街边儿。

    而两辆车的车牌,都是来自省会的。

    安民县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收山货的季节,很少出现外乡人和外地车。

    赵老板稍微留意了一下,便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两辆车里下来了八个人,其中有两个穿的是国家队的队服。

    这情况就比较新鲜了,难道是来招人的?

    赵老板纳闷了一下,随即又否定了这个猜测。

    省队市队下地方招人还说得过去,国家队肯定直接从省市专业队里招人啊。

    带着这个疑问,等八个人坐到旁边桌开吃的时候,他便留了点儿心思。

    结果一听之下,就溜进耳朵里不少关键信息:

    “主要还是看3459四处坡地。”

    “这时节山里草应该落了吧?”

    “这面草就没有落的时候,山民捡干枝就够冬天烧的了,压根没搂草的习惯。”

    “那勘测精度怎么保证?”

    “配合高清卫星地图,我们这趟主要是测量几处落角和反斜角,误差上你们不用担心。”

    “别说,有了卫星这玩应儿,是方便哈。”

    “看你说的,花那么多钱送上去,还能当摆设啊……哎,你们那有冰有雪的项目,是不是都是咱东北人啊?”

    “差不多吧,也有一些蒙古族。室内冰面项目,全国的都有,北方的偏多。”

    “我就说嘛,南方成年到头连个雪都看不着,也就能在室内折腾了。”

    “哈哈哈……各地有各地的特点。你看帆船冲浪什么的,咱们北方人就不行了。”

    “是,要怎么说咱们地大物博呢。”

    “赶紧吃吧,一会儿找个本地人把路打听明白了。咱别钻山里出不来了。”

    “要说你们也太小心了,让当地政府配合一下多好。”

    “不行啊,我们冰雪项目的经费,可没有小球和跳水他们充裕。现在克服一些困难,守住消息可是能省大钱的。”

    “这年头,向你们这种一心为公的可不常见喽。”

    “哈哈哈……还不是穷的,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掏出三五个亿,还能抠搜这点儿。”

    “省里应该帮着分担不少吧?”

    “嗯,配套项目上我们算是把钱省了,互利嘛……”

    一番话落到赵老板耳朵里,很快就分析出了不少的“干货”。

    国家队冰雪项目的人来这儿考察坡地,最大的可能就是建滑雪场。

    省里帮着建配套设施,还互利!

    这说明什么,国家队建滑雪场,省里也能得利。

    如果滑雪场只是专门给国家队训练用的,省里能有什么利呀!

    所以,滑雪场肯定是对外的,而且规模不会小了。

    不然,一点儿小钱儿,顶天儿了也就市里能看在眼里,省里能在乎?

    赵老板心头瞬间一片火热!

    于是,故意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期间还假装打电话,作出一副等人的模样。

    熬到那伙人吃完了饭开车走人,他也开着车在后面拉开些距离跟着。

    出了县城驶上村路,远远的见前面两辆车停下,和一个开三轮农用车的老乡搭话。

    等着他和老乡顶头碰的时候,便降下车窗打听了一句。

    老乡也是实诚,老老实实的说,前面那两辆车要去集贤村北面的山里。

    赵老板大致有了数,再次降低了一些车速,等两辆车消失在视线里,才慢慢的缀了上去。

    拐上通往集贤村的土路后,往前开了没多远,便看到了那两辆车停在路边。

    发现司机位置上有人抽烟,怕对方生疑,留意了下一帮人走过后,山草被倒伏的方向,又继续往前开了一段。

    然后,找地方停下车,顺着那帮人进山的大致方向,冒懵的找了过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山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远处几个人,在用光学水准仪测量标高和高程。

    赵老板没敢靠过去,远远的躲在林子看着他们操作。

    一直等到快天黑,那帮人收工离开,才返回了停车的地方回家。

    第二天换了套衣服,还特意带了副墨镜,又再次过来。

    远远地看着那帮人,东测测西量量的忙活到半下午才收工。

    心里对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终于大致有数了。

    回到安民县城,稍微一转悠,就在一家骨头馆外面看到了那两辆车。

    进去后果然八个人,正围坐着啃酱骨头呢。

    赵老板怕对方认出自己,隔了一张桌背对着坐下,随便要了两个菜,接茬偷听。

    很快就听到了“非常好”“只需要稍微平整填充就行”之类的话。

    再次回家后,赵老板对着地图研究了起来。

    先用标记出了那几个山坡,然后根据山势走向和现有的道路进行分析。

    最终,用红笔在集贤村村民五组的位置上,画下了一个圆圈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