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往事如梦(中)
“老板一条红领巾”芸闲抬头望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小卖部窗口喊道。
这家小卖部正好开在芸闲上学的必经之路上。
芸闲每次忘带红领巾,都会临时在这里买一条。
想起玄关鞋柜上满满一盒红领巾,芸闲知道今天回去又要挨骂了。
小卖部开在老小区楼下的小棚子内,面积也就五六平的样子。
老板每次都是从侧边的防盗门进入店内。
店内最多只能容纳老板一人就坐。
通常情况下老板都是通过正面临街的小窗口,把需要的东西递给芸闲。
可是今天芸闲在小卖部窗前来回踱步,却迟迟不见老板开门。
芸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都快哭了:“怎么办!要赶不上今天的升旗了”。
由于芸闲个子矮小,看不清店内的情况。
她努力踮起脚尖,手勉强能碰到小窗口。
“砰砰砰”。
用力敲敲那块已经有些松动的玻璃,希望能引起里面老板的注意。
“别敲了!爷爷今早摔了一跤,姑姑陪他去医院了”。
芸闲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居然是琳雅。
芸闲提了提松下来的书包背带,有些惊讶的问道:“爷爷小卖部的老板是你爷爷”。
“是的”琳雅点点头。
“可芸闲我从来没有在小卖部看见过你?”芸闲一脸的难以置信。
琳雅指着小卖部对边的小区楼说道:“因为我回家了呀!我还要做饭、收拾家务、做作业没时间来小卖部”。
“你还会做饭!”芸闲用崇拜的眼神看向琳雅。
琳雅低下脑袋:“所以你是来买什么?”。
“嘿嘿嘿!我忘带红领巾了”芸闲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琳雅背着手,在书包旁边的放水杯用带网袋里,摸索出一条全新的红领巾,往芸闲手里一塞。
“你用这个吧”。
说完,便不再多言,低着头往学校走去。
芸闲赶紧跟上去:“谢谢琳雅!”。
自那次升旗过后,芸闲便把琳雅当做了自己的好朋友。
每次课间都会叫上琳雅,一起去五楼找她的好朋友嘉琪聊天(芸闲的班级在三楼)。
嘉琪是芸闲的发小,比她大三岁,今年上五年级(芸闲上学早,六岁上的学)。
个头和琳雅差不多,扎着单马尾,校服上衣里面喜欢穿着一件黑色背心,下身穿着一条硕大的黑色休闲裤。
每次嘉琪脱下校服上衣,露出她这一身装扮,加上已经开始发育的胸部。
妥妥的三人组大姐头,安全感十足。
至于下课地点选在五楼。是因为五楼楼梯口处,有铁栅栏门防止学生上天台,路不通自然来的学生也少。
这里便成了她们的根据地。
铁三角成立后,那两位女生也很少再来找琳雅的麻烦。就算过来,还不用等芸闲说话,嘉琪就先站了出来替琳雅打抱不平。
虽说三人天天黏在一起,但终归还是有落单的时候。
芸闲是数学课代表,有时把收好的作业送给老师后。
从办公室出来,便会撞见正从三楼一路小跑,正打算去学校小卖部买东西的琳雅。
芸闲都不需要多想一定又是要去跑腿了。
便陪着琳雅一起。
回来的时候,她们有时还会碰到,开完班长会往五楼走的嘉琪。
嘉琪是个直性子,好几次一看见琳雅手上的东西,便抢过来要往窗外扔。
好在芸闲反应快,都拦了下来。
嘉琪高举着买来的东西气愤的说道:“太欺负人,她们是没长手嘛!不会自己过去买”。
“琳雅也是!哎!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要是换做我,早就……”。
“好啦!好啦!马上要上课了,嘉琪姐消消气把东西给我,我来解决”芸闲边安慰边跳起来试图抢过嘉琪手里的东西。
嘉琪看着跳起来才摸到她头的芸闲,那急切而又呆萌的样子:“哎!好啦!给你就是了,先说好这是最后一次”。
芸闲也认同嘉琪的想法,一开始她也是和嘉琪一样的做法。
可是她也一直记得妈妈在牛排店说过的话,要尊重琳雅的选择。
而且我们可以帮她一时可是帮不了一世,用强硬手段只会激起更强烈的报复。
芸闲能做的也只是尽量避免问题加重,要想改变这一切,最终的选择权在琳雅手中。
记得有一次假期,芸闲的妈妈领着她们三个一起去附近的公园玩。
玩累了的琳雅坐在滑梯下,看着对面正在学习骑单车的小孩,前后都有父母保护着。
琳雅紧紧抱住膝盖,看着自己膝盖贴着的创可贴:“要是爸爸妈妈也在就好了”。
芸闲刚想追问,滑梯上面不合时宜的嘉琪,直接从上面滑了下来。
三人直接撞倒在地。
临近过年,期末考试结束芸闲被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布置接下来的寒假作业。
走在回教室的路上,想着妈妈答应过她今年寒假去外地过年,芸闲上楼梯都是一蹦一跳的。
“来呀!看这里!哈哈哈哈哈,真笨!”。
兴许是考完试,学生们一下子没了压力。
芸闲站在教室门口愣住了。
教室里乱作一团,除了那两名女生外,还有三名不嫌事大的男生。
围着教室传着琳雅的这学期的课本。
琳雅这次也是真的急了,抓住那名正在抢课本的女生头发不放。
“疼疼疼!大高个快停手,你弄疼我了!”。
另一名女生见状抢过被琳雅抓头发女生手里的课本。
把书伸向窗外说道:“你再不停下我就扔下去了!”。
琳雅松开手里的头发,向着窗前的女生伸出手:“给我”。
那女生见琳雅这次语气如此坚决,便将手里的课本从窗户边收回。
递向琳雅。
琳雅喘着粗气,眼神直直的盯着那名女生,接过自己的课本。
可谁知琳雅身后的女生直接起身,撞开琳雅,抢过她手里的课本。
嘲笑的看着琳雅,将手里的课本从窗外扔出:“反正这学期都结束了,还留着课本做什么!”。
芸闲恰恰看到的就是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