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 > 386|故国神游(47)三合一

386|故国神游(47)三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故国神游(47)

    富察明亮尚且在愣神之中,那边弘晨就叫弘晖了, “端爷过来瞧瞧, 那是刚才说话的丫头不?”

    为了不惹人注意,在外面弘晖从不叫人喊他贝勒。于是, 端爷端爷就这么给吆喝起来了。他就在窗口坐着呢, 能看见楼下。扫了一眼就看见从楼梯上下去的小姑娘。年岁不大,仿佛跟自己这身体年岁相当的样子。只瞟了一眼他就收回视线,大脚的姑娘, 多是满人家的女儿。

    不知道是谁家的格格出来听戏来了, 不过小姑娘能那么断句, 也算是有几分见识。

    出了戏楼的小丫头怯怯的, 怕被姑娘责罚。这姑娘额前的留海半遮住眼睛,语气却沉稳的很:“以后断不可莽撞。”

    小丫头赶紧应是,低声道:“姑娘,得赶紧走了。再不走,夫人该责罚了。”

    这姑娘嘲讽的笑笑, “夫人要留妹妹在京里念书,送我去城外,我需要的采买的自然多, 多耽搁些时辰也是有的。她不会这个当口拿我怎么样的。”说着, 便灿然一笑, 回身看了一眼戏园子:“况且,愚孝是要不得的。”

    孝经里,卧冰求鲤的故事被自己的继母每每拿出来说教。但凡有错, 不是罚跪叫嬷嬷念这个故事给自己听,更甚者便是罚抄这个故事,没一百遍不能吃饭。

    想起这个,她不知道怎的,突的就快意的笑了起来。假如埋子养母的故事能这么解释,那卧冰求鲤的故事呢?是不是也有另一番的解释呢?

    小丫头跟上马车,低声问说:“姑娘,你当真愿意去上学?不回老家了?”

    回福建吗?

    不回了!自己一出生便丧母,是被祖母养大的。祖母年轻守寡,养活伯父和父亲。祖母需自己种田,养活儿子读书。因此,祖母不给自己缠小脚。她老人家觉得,缠了小脚,有一天你连自己也养不活。因此,她是一直长在乡下的。去年,不知道为何,好端端的继母打发人接了她来,她也没想多住。自己的同胞哥哥也一直在老家,奉养祖母,在书院里教书顺便打理家事。哥哥已经娶了嫂嫂,嫂嫂是一举人家的姑娘,知书达理,人很厚道。在老家不知道过的有多逍遥自在。她原本是想着,过了年就回去。谁知道继母要送自己去上学。还送去城外的书院,要住在那里。

    她的亲生母亲是父亲中举之前娶的,就是农家女。如今舅舅家也在老家,有那么几十亩地,可也过的安泰平和。后来母亲没了,父亲娶的是翰林邓大人家的女儿。老邓大人在过年来自家的时候,数次说城外的书院有伤风化云云,被自己的父亲岔开了。

    她原本真信了这话。可看了两出戏之后,她不信了。

    什么有伤风化?祖母若只如继母这般,伯父和父亲早饿死了。

    回到家,便被父亲叫了过去。父亲的表情和缓,叫她坐:“去书院……都准备妥当了?”

    “是!”

    “去城外的书院,虽说有你母……有夫人的算计,但为父也是赞成你去的,因此不曾阻止。”

    姑娘抬头来,露出黑白分明的眼睛。

    蔡新没有避开,想抬手跟孩子亲近亲近,但……到底是从生下就被母亲抱回老家养了,养的好像跟他这个父亲并不亲近。他嘴角翕动,然后露出笑意,“京城的书院,养的是娇花。城外的书院,养的是翠竹。”他转过身来,面色严肃了几许,“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笔下的竹子不知凡几,为父只爱二人笔下竹。一为现今在皇家书院做先生的板桥先生的竹,一位一无名氏所做之竹……”说着,将书桌上早已写好的两幅字递过去,“拿回去好好看看。”说着,又取了一个荷包亲手挂在女儿的腰上,“去吧,明儿叫管事送你进学。”

    姑娘低头看看荷包,又看了手里两幅卷轴,这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荷包里是什么,她还没看。但两幅字她摆在书案上,打开了。

    其中一幅写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另一幅写着: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对着这两幅字她看了半晌,突的眼圈红了。然后慢慢的抬起头,把眼里的泪意逼了下去。

    丫头关了门,“外面没人看着,姑娘快看荷包里什么?”

    这姑娘解开荷包,从里面掏出一卷子小额的银票来,三五两的有,三五十两一百两的也有。就这么卷起来放在荷包里。

    丫头惊喜了,“这么多?够姑娘几年的花销了。”

    这姑娘笑了笑,把荷包递过去,“跟祖母给的收在一起,用油纸包裹好。把东西都收拾起来,就带从老家带来的行李和咱们买的……还有这两幅字,别的原封不动的放着吧。”

    丫头问说:“那明儿几时去给夫人辞别?”

    “等晚上了再去告诉管事,要早些出门。”她就吩咐,“那时候夫人已经歇下了,叫管事不用打搅夫人,老爷知道这事。明儿早上,起的早,夫人未必能起,咱们就更不好去打搅夫人了。”

    那就是都不用看见夫人了呗。

    小丫头偷笑:“是!姑娘。”说着又忧心,“书院那边不叫带小厮的,女子书院是让带的吧?”

    是!只让带一个。

    第二天一早,城门还没开,排队出城的马车都排成队了。蔡家这辆马车夹在其中,一点也不显眼。

    报名的事林雨桐没管,叫和婉去安排便是了。

    而端柔和淑慎两位长公主都来了。淑慎四十多了,形容枯槁,一身素服穿着,手上挂着佛珠子,身上是久久不能散去的藏香。端柔却鲜活多了,三十大几的人了,一身大红旗装,外面披着白狐皮的大氅,一进来就笑语嫣嫣,“皇额娘,可算是见到您了。之前还怕过了病气给您呢。说起来,还多亏了皇额娘的药,您瞧瞧,女儿可是大好了?”

    林雨桐的面色不变,一样笑吟吟的,“过来我瞧瞧。”等走近了她才摇头,“必是不曾按时服药,你觉得是好了,却不知道身子却埋下了祸根了。如今不显,十年二十年之后,怕是要发作的。”

    端柔一愣,心里有点虚。之前只听说皇额娘如今医术了得,却从来不知道这么了得。她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给人药的事皇额娘知道了。

    她扭捏了一下,“那是药嘛,到底是苦的。”说着,赶紧过去给淑慎见礼,“姐姐,有些年不曾见了。”

    淑慎侧身受了半礼,“是啊!好些年不见妹妹了。”

    “如今,我们姐妹便能常在一处了。”端柔欢喜无限,“皇额娘,我们要住这里。”

    想走暂时也不会放你走,四爷已经给十六写了条子过去,估计这会子十六都气炸了。以后住在这里就能为所欲为了?当这里是哪里?

    林雨桐点头,“和婉给你们把院子收拾好了,你先去吧。我留你姐姐说几句话。”

    端柔愣了一下,马上点头,“那女儿告退了。”

    淑慎看向端柔出去,此时便有些坐立难安,侧身看向林雨桐,“皇额娘,可有什么话交代?”

    面对这样的淑慎,林雨桐还真不知道话从哪里说起。只得道:“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你这身体我看了,少说寿数也在八十岁。按这个岁数算,你的一生还有一半要过。前半生把该受的不该受的都受了,后半生,要让自己过的好点。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一切有我跟你皇阿玛做主。若是还有想要一起过日子的人,那是幸事……”

    淑慎像是受到了惊吓,连连摇头,“皇额娘……儿臣不敢……”

    “没有什么不敢的。”林雨桐就道,“自来大清的皇室也不忌讳这个。”皇太极的宸妃是寡妇,顺治的董鄂妃不也是寡妇。男人能娶寡妇,怎么皇家的女儿守寡就不能再嫁了?

    淑慎的脸红的能滴血,头埋的低低的,不敢说话。想说一句,‘儿臣都老了’,可想想这话在皇额娘面前说也不合适,因而,只不敢说话。

    林雨桐便笑了笑,“没逼着你再找,就是告诉你,有一天真遇上合适的了,来告诉我。若是没合适的,或是压根就不想再成亲,那就在京城好好过你的。没人敢苛待。”

    淑慎这才红了眼圈,低低的应了一声是,这才起身告退。

    林雨桐叹了一身,起身换了一身衣裳,带着芳嬷嬷往女子书院那边去了。今儿报名,她过去瞧几眼。

    外面这会子正喧闹呢,各家的马车不能进书院这条路,因此都得在路口下车。可这些娇小姐们,来的时候都是大箱笼小箱笼的,专门跟着一辆车拉行李。这会子人进去容易,东西怎么弄呀。男仆从又不能进书院,那这东西怎么进去?

    有些站在路口发脾气,有些拉着脸,有些都快哭了。

    林雨桐从里往外走去,就站在路边看着。

    她瞧见一小姑娘,轻盈的从车上跳下来。前面马上有两个少年追过来,“怎么下来了,等把东西归置好你再下来,多冷呀?”

    姑娘不耐烦的摆手,“哥哥真啰嗦,阿玛都说了,书院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用带,额娘偏要给带。我不要了,正好都给带回去,我就带着小雀进去。”说着,真什么都不要了,抓了个十一二岁的丫头就走,“小雀姐姐,走吧。”

    “姑娘,衣裳都没带……”

    “有的!有的!书院都备着呢。”

    林雨桐就问芳嬷嬷,“那是谁家的孩子?”

    芳嬷嬷不认识人,但认识马车上的徽记,“那是阿桂将军府上的马车,想来,这位是将军府的姑娘。”

    阿桂两子一女,皆为嫡出。这姑娘应该便是了。

    林雨桐才想说问问这姑娘叫什么,结果就听那乱糟糟的人群里,有个姑娘大喊一声:“阿蜜!”

    然后阿桂家的闺女就站住了,回过身来应该是看见好姐妹了,高兴的原地蹦了起来,“迎男!”

    一喊名字,一看这相交的架势,林雨桐就问芳嬷嬷,“这个叫迎男的小姑娘,是兆惠将军府上的?”

    芳嬷嬷点头微笑,兆惠将军今年四十有四,生了八个闺女,迄今为止也没生下一男丁来。

    两个女孩约莫十岁上下的年纪,这会子手拉着手蹦蹦哒哒的往前走,伸手送的人怎么喊都叫不住,就奔着里面报名去了。

    有了这两个例子,慢慢的就有好几个穿的不怎么起眼的姑娘带着丫头拎着简单的行礼往里面走。林雨桐慢慢的扫过去,被一个小姑娘吸引了注意力。那姑娘穿着汉家的衣裙,这在一水的旗装群里,尤其显眼。而且,这个姑娘特别就特别在,她生了一双大脚,走路昂首阔步的,半点要隐藏的意思也没有。

    便是汉军旗出身的姑娘,那也穿的是旗装。像是这姑娘这样的,那就证明是汉官家的女儿。

    谁的女儿有这样的殊荣?

    可能家世不显,并没有看见他们家的马车。估计是停在挺远的地方,然后穿过那么多马车一路走过来的。她自己背个包裹,丫头背个包裹,哪个轻哪个重不好分,不过她的手里比身边的丫头手里多了一个木匣子,匣子三尺长的样子,也不像是是放乐器的。不知道放了什么,被小心的捧在手里。

    可能察觉到了林雨桐的视线,她朝林雨桐福了福身,继续朝前走。

    那边竹心跑来了,风风火火的,“四伯娘,我也来上课。”

    这些女学生十岁上下的居多,大的也就十三四岁。竹心过了年都十九了!

    林雨桐就带着她往回走,“怎么想起来上课了?你额娘愿意呀?”

    “我额娘不愿意,总想着叫我过来讨您的喜欢,好叫您给我指个好人家。”竹心叹气,“好人家哪里那么好找?过年的时候额娘带我去了不少人家拜年,人家面上不说,心里还是一样嫌弃我成过亲。我都想好了,大不了我就不嫁了,反正我们府里现在就我这一个小辈……”活着的还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她说着就嘟囔了一声,“我额娘整日里都盼着生个小子,连我那些小娘生的也行。现在府里好的不得了,小娘都怕额娘逼着他们生孩子。我阿妈倒是认命了。可我额娘更愁了,怕我连个兄弟都没有,要是再不嫁人谁将来养我。”说着,她就抱着林雨桐的胳膊,“四伯娘,沙俄人家都是女皇的。咱们就没有女王爷?”

    这话很是大胆。也就是在蒙古寨桑纵着她,养的天不怕地不怕的。

    二十一胤禧最后是过继了弘历的儿子永瑢做的嗣孙。

    林雨桐看了竹心一眼,“你若能做的不比男子差,叫你袭了你阿玛的爵位又如何?”

    竹心本是说笑的,却不想得了这个回答,她顿时站住脚,“四伯娘,您说什么?”

    林雨桐拍了拍她,却没给重复,只是道:“不是要念书吗?去报名去吧。”

    竹心直接找了和婉,说要上学,然后就跑了。堵在书院外面堵她四伯呢。饭点一到,四爷往回走,一出来就看见探头探脑的竹心,“怎么跑这儿来了?”

    四爷对小姑娘特别有耐心。

    以前的四爷是什么样的,竹心也不知道。反正就觉得现在见到的四伯,是特别好的长辈。上回还给自己做了一个木头小狗呢。她马上屁颠屁颠的跟过去,“四伯——四伯——”

    “说吧,想要什么?跟寨桑去恰克图这事不行……”

    “不是这个……”

    “那是哪个?”

    “四伯,我也来念书啦。我要念的好,能办差事了,那我……我……”话真不好说呀,实在是太荒诞了。

    四爷就笑,“想要什么?给你选个小女婿?”

    “才不是!”竹心小心的问,“您说我们家也没有个兄弟……”

    四爷抬头,看了这侄女一眼,缓缓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竹心心里一喜,“那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两年之后,我一准能当差了。”然后,蹭的一下跑远了。

    四爷回头还跟桐桐说,“二十一想生儿子,叫他福晋来求你便是。怎么还叫一孩子出头?”

    “不是那事!”林雨桐低声道,“那孩子问我,沙俄有女皇,咱们怎么就不能有个女王爷。”

    “咳咳咳……”这个不是不行,是步子太大容易扯着。

    正说话了,钱盛过来禀报,说是皇上来了。

    乾隆过来是给嫡母做面子的。女子书院开学第一天,他直接来了这边。至于什么韶华书院,根本就没搭理。

    那两场戏他也都看了,昨晚是气的一晚上都没睡着。往常,若是太后不舒服,他是早晚都得过去陪着的,今儿压根就没过去。额娘那是生生要往他脸上扇巴掌了。幸而皇额娘把事给兜回来了。

    他笑吟吟的,“皇额娘,今儿瞧着外面可是真热闹。儿子是给您送学生来了。”说着,就朝外喊:“进来吧。”

    林雨桐就见苏培盛带着三个小姑娘进来。

    走在最面前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见了林雨桐就喊皇祖父皇祖母。

    这是宫里的四公主吧?

    苏氏生的,永璋的胞妹。

    后面两孩子年纪大些,只怕是带来的陪读。林雨桐没兴趣管。只看向这孩子,她看人的眼神有些躲闪,林雨桐的视线就落在她不由的往袖子里藏的手上,然后狠狠的瞪了一眼弘历,“孩子的手是这个样子,你怎么不早说。”

    七事八事的,忘了还有一位手指生下来便粘连在一起的公主,后来人称‘佛手公主’。这么大的孩子,手指成了那样也不能读书写字,吃饭做什么都要人伺候。这哪里行呢?再说的好听,什么佛手公主,还不是双手残疾吗?

    林雨桐蹲下来哄她:“好孩子……过来,到皇祖母这里来,叫皇祖母看看你的手。”

    四公主一听能治,反倒是不害怕了,赶紧走了过来,眼睛亮亮的,“母妃告诉我说,皇祖母比太医厉害。去年,母妃想求皇阿玛,叫皇阿玛带孙女来求求皇祖母……太后娘娘说,佛手是天降的恩赐,不能把福气往外推。皇祖母,我这手真是福气吗?”

    五根手指像是长在蹼里一般,这是狗屁的福气。

    乾隆显然是不知道这个事的,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皇额娘,这个……能分开?”可太医并不敢操作。关键是怕孩子受不住这个疼。反正生下来便是公主,也不缺人伺候。不影响什么就这么着吧。再加上,那样儿确实也像是佛手,宫里的人不敢说不吉祥的话,也就这么着了。他事儿多,也没想起来给问问。没想到苏氏倒是有心,又被额娘给拦了。

    林雨桐把这孩子的手翻来复去的看了几遍,“能分开,不影响什么。”指头也没畸形,长的很匀称,就是并指而已,“学先不急着上,留下来把手养好了再上学也不迟。”

    乾隆看看那手,“得养多久?儿子这就打发伺候的人来……”

    “孩子小,长的快,最多也就一个月,看着就跟正常人的手没差别了。”林雨桐起身看他,“但要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灵活的用手,这得慢慢来。得有个一年左右的适应。之后写字吃饭甚至刺绣,都行的。不妨碍什么。”

    那就是彻底能好!

    对!能好,“但就是肯定得受点疼。”说着林雨桐问四公主,“能忍一点吗?尽量不叫你疼,但十指连心,肯定还是会不舒服。”

    “我不怕疼。”只要不这么丑下去就好。

    于是,当天下午,王锡琛就见识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手术。麻醉,分割,缝合,一道道手续看下来,再看看那满是缝合线的手指,他差点都晕过去。直到敷上药,手指都单独的给包扎好,这一出来一屁股就给坐地上了。

    针灸人还能下的去手,知道不管好歹,这是死不了人的。可那手术,是真拿刀在人身上走啊!

    乾隆再见到孩子,就是手包的跟一根根小萝卜似的手,但至少孩子的手指确实是给分开了。孩子是醒着的,侧着脸不停的看她自己的手,看见他进去露出大大的笑脸,“皇阿玛,我的手好了……”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乾隆叮嘱她好好的,这才回去。回去之后又送了几车的药材来,苏氏这才得了信儿。恨不能飞出去看孩子,被乾隆拦了,准许她第二天过去看看这才罢了。

    林雨桐没一直盯着四公主,晚上得去书院看看。这是这么多女孩子离开父母的头一个晚上,不去看看不能放心。

    她原本想着,孩子这么小出来,不定怎么闹呢。可一个寝舍一个寝舍的看过去,并没有闹的。也是!都是高门大户出来的,这些孩子自小跟着奶嬷嬷和丫头长的。这次又允许跟着下人,因此,很多年岁小的带来的都是奶嬷嬷,孩子有嬷嬷陪着,并不觉得害怕和惶恐。

    十三四,十四五的姑娘也有,林雨桐还见了三个十六的姑娘,巧了,还都是出自原主那个乌拉那拉家的。和婉低声道,“是承恩侯府的,年岁相当,也还都是嫡女。”

    林雨桐就明白了,这是奔着皇家来的。至少弘曕和永璋都还没有娶福晋,这三个的年纪正好配的上。

    弘曕今年都十九了,永璋也十八了。还有弘昼的几个儿子一个挨着一个也都大了。

    林雨桐没说话,但和婉却察觉出来了,皇祖母是不高兴了。

    连着看了几个,确实没事,她就准备回了。谁知道才要走,就听到前排传来喧哗之声。和婉要打发人过去悄悄,林雨桐拦了,亲自过去。远远的就看见有两个寝舍的门开着呢。一个穿的是蒙古袍子,一头的小辫子,十四五的姑娘手里拿着鞭子不停的拍打着手心,带着人站在门口,“……让你让出来就让出来,这么多废话做什么?本格格就是看上你这间了,还就要你这间。怎么着了?”

    拦在门口的是个小丫头,那丫头梗着脖子,“说了我们姑娘在沐浴,等我们姑娘出来再商议。您便是贵人,也不能这么欺负人!”

    “沐浴?多金贵的人呀,这得沐浴多久。本格格在这里说了半天了,你主子怎么不出来……”

    和婉要上前,林雨桐伸手拦下了,“那格格是谁家的?”宗室里的孩子没这样嚣张的。

    和婉还没说话呢,就听这格格身边的丫头说话了,“知道我们格格是谁吗?我们格格的母亲是淑慎长公主,老圣人和老娘娘是我们格格的外祖和外祖母……”

    林雨桐就挑眉,淑慎并没有生育过。那么这姑娘就是淑慎那个额驸的孩子。

    和婉嘲讽的笑了笑,“这是姑姑膝下的庶女,这次被他们部族的人给送来的。这孩子还是遗腹子……”

    林雨桐才带着和婉往前走,就听那拦在门口的小丫头屋里有人说话:“喜儿进来吧,收拾东西,我们跟这位格格换了。”

    叫喜儿的丫头跺脚,“姑娘!这是分给咱们的。”

    就见这姑娘从内室走了出来,福了福身,脸上还带了几分笑意:“不知道是贵人驾临,失礼了。”

    “啊?”这格格愣了一下,她的脸上有些不自在,问了一句:“你……你多大了?”

    林雨桐心里的那点火气稍微下去一点,还知道不欺负比她小的人,不算是无药可救。

    那姑娘却没回话,只笑了笑,“贵人稍等。或是进来也行,外面冷。要不然叫下面的人现在就把东西往过挪吧,我的东西少,大都没拆开,马上就好。”再不给人说话的机会,她直接进了内室。再出来的时候主仆俩一人一个包裹,抱着个木匣子,“里面有几件我用过的洗漱之物,稍后叫丫头来搬。您也早些歇着吧。”然后抬脚就走,直接进了隔壁的房间。特别有耐心的等着对方收拾完了,丫头把东西给再搬回来。

    林雨桐走到门口,听到那个叫喜儿的丫头抱怨,“姑娘,您也太好说话了。这回她这么着咱们让了,那下回她更得欺负咱们。”

    就听这姑娘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让她一让又何妨?”说着又说丫头,“以后见了人家不可横眉竖目!你得客气些,比之前要更客气些。”

    “姑娘!”喜儿都快哭了!

    这姑娘却道:“她要强,你便叫她强。她要横,你便叫她横。争一时意气做什么呢?祖母之前的教导都给忘了?”

    丫头再嘟囔了什么外面听不清楚,外面的和婉却咋舌,这是谁家的姑娘,有这般沉稳的气度。这才多大点子年纪?跟着的丫头倒是年岁大些,却不及她懂事多了。

    这么想着,就从后面的婆子手里要了名册,低声道:“这个孩子叫蔡宝仪。”

    谁家姓蔡?朝中的大臣在林雨桐脑子里过了一遍,暂时还真想不起这个人来。

    和婉就低声道:“蔡新,乾隆元年进士,寒门出身。因精通勾股弦原理,被皇阿玛指给皇子做师傅。如今已入值尚书房……”还不算是大臣,只能说是近臣。想来是皇阿玛给的恩典。

    这么一说,林雨桐想起来了,这个人物很了不得,把六部的尚书做了一大半,间或还兼职两部尚书,最后得了个太子太师,在乾隆这样的皇帝手底下,善始善终,一辈子平平稳稳,殊为难得。

    可见此人不仅会当官,而且善于当官。早前好似四爷还提过一个蔡姓官员,说此人上书陈情禁止通商的弊端,很切时弊。对了,当时说那个官员是福建人。她马上问和婉,“这个蔡新是否是祖籍福建?”

    是!

    那就错不了。

    林雨桐过去,敲了敲门。然后门砰的被打开了,看来这小丫头的气还没消,以为是隔壁的人。结果门一打开,看到一位面善貌美的夫人,后悔不迭,忙道:“你们找的人搬到隔壁去了。”

    和婉才开口,“我们不去隔壁,只进去瞧瞧。”

    喜儿是认识和婉的,今儿报道的时候远远看见了,人家说是那是公主。她忙退到一边,里面的蔡宝仪已经迎过来了,抬眼一眼,忙往下跪。林雨桐一把扶住了,“我瞧瞧你们住的可习惯?”

    蔡宝仪在人都进来之后到底坚持把礼行完了,能叫公主跟在身后的人能是谁?她一板一眼的见礼,然后才道:“谢娘娘记挂,住的很好。”

    “你打南边来,怕是不适应北边干冷的气候。”林雨桐左右看看,“屋里放盆水,能稍微好些。或是养些水仙,碗莲……”

    蔡宝仪应着是,却也不多嘴再说什么。

    林雨桐笑了笑,“刚才你们争执我瞧见了,可觉得委屈?”

    蔡宝仪摇摇头:“回娘娘的话,臣女不委屈。”

    “当真不委屈?”

    这姑娘默了一下才道:“娘娘,这世上谁人不委屈?臣女觉得委屈,那位格格只怕也觉得住在这样的地方一样是委屈。人只要活着,就没有不受委屈的。臣女的祖母告诉臣女,心胸大了,就什么委屈都没有了。黄连再苦,划破了嗓子也要直接咽下去。咽下去就过去了,就怕放在嘴里反复的嚼,那是越嚼越苦的。因而,过去的在臣女心里那便是过去了,不觉的委屈。”

    和婉微微一怔,所以,世间的苦不外乎拿不起又放不下,委屈是自己找来背身上的。放下了便万般皆过客。

    突然觉得智慧其实与人读了多少书无关。

    那个蔡家在家种地的老太太,便是顶顶有智慧的老人。

    林雨桐拍了拍这孩子的肩膀,“你早点歇着吧。能放的下,那是你的心胸大。但这世间也总还有公正,有真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只管去找舍管。舍管要管不了,你找我便是。能受委屈是你的好,不叫学生受委屈,是书院的规矩。”她说着便往出走,都要跨出房门了,就听这姑娘在后面问了一声:“娘娘,臣女想问问,女子书院开医科吗?”

    嗯?

    林雨桐回身看她:“怎么这么问?”

    这姑娘走过来,“臣女想学医。”

    “会教你们一些调养之法。”

    “娘娘,臣女想学一些治病救人的医术!臣女知道,学医不易,想学精学通更不易。臣女就想学一些瞧妇人病的法子。”说着,她缓缓的跪下去,“臣女的母亲生臣女之时,难产没了。祖母说,当时祖母和父亲都说要保大人,是母亲坚持要保臣女这条命。臣女的生,换来了母亲的死。臣女希望世间少一些像臣女这样的人,希望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有亲娘疼……”说着,她抬起头来,面庞不白皙,小麦色的。五官只能算是秀美,但一双眼睛黑白分明,有神极了,此刻眼睛里含了几分雾气,不见可怜之色,反倒显得越发熠熠生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